分享

4/19日谷雨:长夏将至,养生重在健脾除湿

 Cindyyeping 2020-04-19

今日谷雨:播谷降雨、雨生百谷的意思。长夏将至,此时养生重在健脾除湿,这几种食物最佳

4月19日22时45分,太阳达黄经30°时,迎来“谷雨”节气。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过后,春天结束,将迎来炎热的夏季。
这时气温回升,雨量开始增多,雨水使初青的秧苗、新种的作物得以灌溉,谷物得以很好地生长。

在南方,开始有炎热之感,常伴有夜雨昼停的天气,出现“谷雨阴沉沉”的梅雨气候。

在古代,人们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戴胜降于桑。

三候的意思是谷雨后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声声鸣叫,在田野里提醒人们要开始播种,进而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是蚕宝宝将要生长的信号。

潮湿多雨是此时的气候特点,中医认为湿为阴邪,易损阳气,易伤脾胃。如人们的起居饮食稍有不慎,则容易感受湿邪,出现食欲不佳、便溏腹泻、身体困重、关节肌肉酸痛不适等脾虚湿困症状。

因此,健脾除湿、助脾运化是谷雨时期养生调理的重点。
古人在祛除湿气的时候,总结了一句话:千寒易除,一湿难去。可以肯定的是,当湿气慢慢消退,舌苔变薄时,整个人会感觉松快多了,精神也会好很多。但这个是个慢功夫。可以适当慢运动,排汗,适当出汗可以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包括泡脚时候也是,泡到身体微微发汗是最好的。

当身体微微发热,出一点汗后,整个人会觉得很轻松,这就是湿气外排后的表现。 
谷雨时节雨水较多,湿度较大,加上潮湿地滑,活动不便,普通人易为这种天气感到烦闷。而在南方地区,气候渐热,湿热交加,常常让人一整天感觉很不舒适。

谷雨时期气温虽有升高,但早晚时候尤其是雨天期间仍会时凉时热,早出晚归者要注意增减衣服,避免受凉感冒,特别是平时有风湿骨病的朋友更应注意,稍受风寒则容易引发关节疼痛。

中医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痹者,为气血不通之意。

预防减轻骨关节病发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避免久处湿地,如经常涉水触水者,应加强防湿措施,如穿水鞋、戴胶手套。

2.凡有关节疼痛或关节曾受创伤或扭伤的朋友,要注意小心护理患处,注意保暖,避免着凉,以防病症加重或复发。

3.保持筋骨活动能力,不要久坐不动,尤其是伏案工作者每小时要起身活动5分钟,以利血脉畅通。

4.如疼痛发作,可进行热敷、按摩或及时就诊治疗。

谷雨时期,气温上升,人体阳气向外透达,气血走于肌表,濡养四肢关节肌肉,以适应活动量的增加。但谷雨潮湿,湿气太重,湿性粘滞、重着,阻遏气血运行,反而不利于肌肉关节的活动。

中医认为动则升阳,阳动则气血随之运行,有利于水湿运化,且运动出汗能排出一定的湿气,减轻体内水湿困阻,从而减轻肢酸身重症状,故湿困之人运动出汗后身体不显疲劳,反而感觉轻松。

此时运动首选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跳舞、做操、打拳或其他球类活动,但不建议进行强度较大的器械力量型锻炼。因重体力的器械运动会在短时间内消耗人体大量血氧,然后葡萄糖开始无氧分解,引起体内乳酸蓄积,加重肢体、肌肉、关节的酸痛症状。

另外,谷雨时期雨水较多,路面湿滑,户外锻炼时要注意安全,特别是雨天时期应以室内运动为主,避免外出运动淋雨感冒、滑倒损伤。

谷雨期间雨水较多,湿气偏重,人们除感到困乏外,消化功能也容易受到影响,出现口粘口淡,食欲欠佳,甚至腹鸣腹胀,大便溏泄等症状,这些都与湿气困脾有关。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喜燥而恶湿,湿邪侵袭,最易伤脾,脾伤运化水湿的能力下降,又再加重体内湿困,造成恶性循环。

因此,谷雨时节饮食应以健脾化湿为基本原则,可吃淮山、芡实、薏仁、扁豆、赤小豆等食物以健脾利湿,或食陈皮、青皮、草果等食材以理气化湿,或饮藿香、佩兰等茶水以芳香化浊,但忌吃生冷肥腻之物,以免进一步损伤脾胃,加重体内湿气困留。

肋间神经痛,即中医上说的“胁痛” , 《灵枢·五邪》说:“邪在肝,则两胁中痛。” 《素问·藏气法时论》又说:“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我们知道,肝位于胁部,其脉分布于两胁,故肝脏受病,往往出现胁痛的症状。加之肝为风木之脏,其性喜条达,恶抑郁。如遇情志郁结,肝气失于疏泄,络脉受阻,经气运行不畅,均可发为胁痛。若肝气郁结日久,气滞产生血瘀或因跌仆闪挫,引起络脉停瘀,也可导致血瘀胁痛。所以,我们很容易就知道这种肋间神经痛,其大都与肝气不舒有关,按下来我们就知道该怎么办了。所以,针对这种疼痛的养生方向就明确了,即疏肝行气,活血通络。 

另外,有部分学者认为谷雨时节是春夏季节交替时期,肝气渐弱,脾胃功能渐旺,消化能力增强,应抓住这个时机进补以增强体质。但这一做法在南方地区并不可取,因谷雨时期南方地区潮湿多雨,湿气太重,脾胃运化功能减弱,此时进补必然加重肠胃负担,引发胃肠功能紊乱,无论温补、滋补均不适宜。

谷雨前后是采茶的高潮时期,明代《茶疏》中谈到采茶的时节:“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正所谓“茶煎谷雨春”,谷雨茶是指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其茶叶细嫩清香,味道上佳,香气怡人。春季温度适宜,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过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适时饮用对人体有益,能清利头目,提神醒脑。

谷雨期间天气转热,雨水较多,南方地区易现湿热交蒸之象,人们常感头目昏朦,困倦欲睡。此时适当饮用谷雨茶(特别是绿茶),能清热利湿,化浊醒神,畅通人体气机,一扫疲乏困倦症状。但要注意的是绿茶性凉,空腹多饮易伤胃损阳,故宜饭后饮用。另外,茶叶中含茶碱和咖啡碱成分,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兴奋作用,晚上饮用会影响睡眠,故失眠、多梦的朋友晚上不宜喝茶。
莲子小米粥

材料:小米100克,莲子50克。

制法:小米淘洗干净,莲子去芯洗净捣烂后与小米一同放入煲内,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慢煲至粥成,加糖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除湿止泻。适合脾虚湿重、大便稀溏之人食用。

芡实薏米排骨汤

材料:芡实50克,薏米50克,陈皮10克,生姜3片,猪排骨500克。

制法:薏米用锅炒至微黄,芡实、陈皮、猪排骨洗净,然后将全部材料放进煲内,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煲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利湿醒胃。对脾虚湿困,身重困倦,胃纳欠佳者尤宜。

土茯苓扁豆脊骨汤

材料:鲜土茯苓400克,扁豆60克,生姜3片,猪脊骨500克。

制法:扁豆用锅炒至微黄,土茯苓刮皮洗净,猪脊骨洗净,然后将全部材料放进煲内,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煲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祛湿解毒。对脾虚湿盛,皮肤湿毒疮痒者尤宜。
祛湿补气鸽子汤
早逍遥丸晚归脾丸吃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