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者必须修行

 一起成长一起学 2020-04-19

修行式写作是一种漫无目的的写作,没有计划,没有安排,随心所欲,没有章法。

其实要真正做到这些也很不容易,必须超越头脑,超越习惯,超越自我,放下一切方法。

头脑中出现的一切念头都可以写下来,不要管它们有没有用,好还是坏,对或者错。

只是观察和记录,不做分析判断,这就是禅的境界。

圣人用心若镜,不将不迎。要做到不压抑念头,也不故意产生念头,让一切自然发生,就是圣人真人至人的境界。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念念生灭,来无所从,去无所住,无中生有,有归于无。

灵感不是有意追求来的,而是无意的结果。思考是有意识的,但是灵感的出现是无意识,潜意识,是心灵的显现。

有法的极致就是无法。无离不开有,有离不开无。无法不是真正没有法,无定法,无死方法,有的是活方法,随机应变的方法。

有为的极致就是无为。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什么都可以做,无所不为,但是并没有一个“做者”和“我在做”的概念。

不写作时发现素材很多,真正想写却没有素材。不写时头脑很丰富,写时头脑却空空。“想”其实是一种抑制。

当你有一个目标时你会发现你永远无法到达那个目标。因为目标永远在未来,不在此时此地,而存在的唯一方式就是此时此地。

所以真正的成功是没有目标。没有目标就是所有目标的达成。没有目的地,就是当下。此岸就是彼岸。

写作是可以把头脑倒空的,每个人储存的都有限,人生经验和阅读书籍很有限,很快就会写空。

通过写作就可以知道自己究竟体验到什么,学习到什么,还需要在哪些领域补充和提高。

能够写作才说明你会读书,写不出来或者写不好,说明不爱读书,书没有读好,或者没有读到好书。

会做人就会做事,就能写好文章。文章写不好是不会为人处世。

文章就是你的精神相貌,内心的模样。文字的境界就是心灵的境界。除过基本的语言功夫,更重要的是修行。写作者必须修行,否则水平不会提高。

所有事情的道理都是相通的。会一件事情,就能会一万件事情。要真正精通一件事情,就必须懂得一万件事情。一个深刻是由一万个肤浅累积而成的,所以知识越广博越好。

读书越多,读书的品味越高,我们越能抓住书的本质,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书,什么不是书,才有可能写出好书。写不出来,是没有尝过书的味道。

经历事情越多,才能积累丰富的经验,形成深刻的洞察和领悟。缺乏智慧是因为经历的事情不够。

知识是恐惧的产物。没有智慧时,你会拼命抓取知识,因为你没有鉴别力。有了大智慧,许多知识就会成为多余。

记忆力不好时,理解力就会非常强。记忆力太好,会影响理解力。

抓住本质,就不需要细枝末节。掌握太多枝枝叶叶,就会看不到根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