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潍坊16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

 海曲上人 2020-04-19

潍坊,山东省下辖地级市,古称“潍州”、“潍县”,又名“鸢都”,位于山东半岛的中部,与青岛、日照、淄博、烟台、临沂等地相邻。其境内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

山东潍坊16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

1、驼山石窟:位于青州市郊外几公里的驼山上,按方位顺序编为1—5号窟,另有一处摩崖造像,开凿时间从北朝到隋唐。共计造像638尊。最大者通高约6米,最小者不足30厘米,造型神态各异,种类繁多,雕凿技艺精湛。造像题材,按其形象和铭文的记载,主要可以分作如下几类:一是西方三圣像;二是释迦牟尼像;三是千佛像;四是观世音菩萨像;五是天王、力士像;六是供养人像,是出钱造像的人为自己或为其亲人刻出的供养像。

山东潍坊16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

2、十笏园:位于潍坊市胡家牌坊街中段,是中国北方地区的古典园林袖珍式建筑,有“鲁东明珠”的美誉。始建于明代,园中的砚香楼原是明朝嘉靖年间刑部郎中胡邦佐的故宅。后于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被潍坊首富丁善宝以重金购得,在砚香楼的基础上建了整座园林。因占地较小,喻若十个板笏之大而得其名。

山东潍坊16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

3、贾柏遗址:位于汶上县苑庄镇贾柏村东南,遗址现存面积约4万平方米,遗址距今7000多年,1989—1990年对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揭露面积约1000平方米,发现房迹10余座,灰坑十几个,特别是贾柏遗址发现北辛文化墓地在山东境内发现尚属首次。

山东潍坊16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

4、崔芬墓:位于临朐县冶源镇红新村海浮山南坡。建于北齐天保二年(551年)。墓内出土随葬器物不多,但甬道及墓室内壁满绘壁画,且保存较好。壁画内容包括武土、四神、墓主人夫妇出行以及屏风式构图的“竹林七贤”题材图像。

山东潍坊16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

5、王尽美故居:位于诸城市南约25公里枳沟镇大北杏村,王尽美(1898-1925),原名瑞俊,又名烬美、烬梅,字灼斋,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山东党组织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为革命艰苦奋斗,积劳成疾,于1925年8月19日逝世,终年27岁。王尽美故居是三间土墙草房,原为地主“见山堂”柴园偏房,光线昏暗,低矮潮湿。

山东潍坊16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

6、西朱封遗址:位于临朐县,是以龙山文化遗存为主,并兼有大汶口文化、岳石文化等的新石器时代至夏代遗址。1982年文物普查时,出土有完整陶器、石器、玉器等。1987年、1989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分别发掘,清理3座墓葬,出土蛋壳陶高柄杯和磨光黑陶罍及冠形笄和人面纹笄玉器。

山东潍坊16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

7、双王城盐业遗址群:位于寿光市北部双王城水库周围,面积达30平方公里。通过考古发掘,发现商周时期的盐业古遗迹30多处,出土了商代至西周时期的两处制盐作坊遗址及数十件制盐工具盔形器物,同时还发掘出土多个卤水坑井、蒸发池、蓄水坑及两个煮盐用的大型灶台。

山东潍坊16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

8、魏家庄遗址:位于临朐县大水泊镇魏家庄村西,采集的石器有斧、砺石;陶器有鼎足、器耳、钵底等,以夹沙红陶为主。魏家庄遗址铁器的出土数量之多和密度之大为国内罕见,对研究汉代济南乃至山东地区的冶铁史、科技史、丧葬史和礼仪制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山东潍坊16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

9、丰台盐业遗址群:位于潍坊市寒亭区,是周代、汉代和金代时期的盐业遗址,面积超过5公里,发现西周早期盐业遗址2个,东周盐业遗址35个。东周盐业遗址多以群的形式出现,每处遗址群大约由三十处遗址组成,每个遗址规模都在2万平方米左右,似乎存在着某种规制。文化堆积厚0.5米左右。遗址地表和现代排水沟断面上均见成片、成堆的制盐工具――小口圜底厚胎瓮、大口圜底薄胎罐形器碎片。

山东潍坊16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

10、杞国故城遗址:位于潍坊市坊子区,是春秋至汉代时期的古城遗址,坊子区最大的文物遗址。该遗址由杞国故城城墙、皇城顶遗址、周家庄子遗址、周家庄子墓地、石佛寺遗址和九女冢组成。

山东潍坊16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

11、青州龙兴寺遗址:龙兴寺始建于北魏时期,是唐宋王朝的皇家甲等寺院,明代初被毁。共存世达800多年,是当时全国著名的寺院之一。1996年在龙兴寺遗址出土了北魏至北宋时期的各类佛教造像400余尊,该发现被列为当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是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轰动国内外,享誉世界。

山东潍坊16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

12、安丘董家庄汉画像石墓:位于安丘市博物馆院内,原址在城区西南9公里的凌河镇董家庄村北。1959年修建牟山水库时发现,是一座大型的汉画像石墓。同年12月至次年3月,山东省文物管理处对墓葬进行了清理发掘,只把画像石拆迁到县城保存。1963年在北关果园内(现市博物馆院内)复原,墓入口处增建了保护性前厅,门额题“汉墓”。

山东潍坊16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

13、衡王府石坊:坐落在青州城区玲珑山南路,为明朝衡王府遗迹。衡王,名佑楎。明宪宗(朱见深)第七子。母庄懿张德妃。成化二十三年(公元前487年)被册封为衡王。现存的衡王府石坊,俗称“午朝门”。原是衡王府正门前的大牌坊,也是文武官员叩拜衡王时出入的大门。两石坊座北面南,皆为4柱、3门式牌坊结构。每坊东西宽11.5米,南北进深2.75米,高7米有余。两坊相距43.5米,建筑风格相同,尺寸一样,皆由28块巨石组成。

山东潍坊16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

14、青州真教寺:坐落在青州市益都镇昭德街南端路西。据寺内碑铭载,该寺为元大德六年(1302)由丞相伯颜之后裔所建。后经明、清两代多次修葺、扩建,遂成今之规模。全寺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院落3进,主要建筑为大门、仪门、礼拜大殿等。

山东潍坊16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

15、程家沟古墓:位于青州市邵庄镇程家沟村南, 这座墓葬由主墓及陪葬墓组成,两座墓葬依山而建,形制相同,大小悬殊。主墓封土为方基圆坟类型,陵台有三级台阶,底边东西200米、南北175米,通高21.8米。该墓西南有一座小型封土墓,为其陪葬墓,底边东西35米、南北25米,通高4.8米。此墓为战国时代田齐开国国君田和之墓。

山东潍坊16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

16、坊子德日建筑群:坊子德日式建筑群的形成,源自德国、日本先后对坊子的殖民地占领。(主要是掠夺丰富的矿产资源),德国自 1898年至1914年占领坊子共17年; 1914年德国战败,日本取得对坊子的控制权,直至1945年日军投降,前后31年,德日帝国主义共霸占坊子长达48年,留下了用于军事占领、经济掠夺和文化渗透等各具特色的一系列建筑群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