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导孩子们茁壮成长,家庭、学校、社会一个都不能少

 育邻人 2020-04-20

教导孩子们茁壮成长,家庭、学校、社会一个都不能少

育邻梦

家庭、学校、社会合力才能教导出好孩子,在立德树人上,家庭、学校、社会一个都不能少。

歌唱:“国是千万家,家是最小国......”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每个社会中的人们都生活在特定的家庭之中,以家庭为基础投身到社会建设分工中去;学校是承担孩子童年成长教导的社会性场所,是社会生产分工协作进化的必然结果;社会是家庭、学校、企业等所有人类生活动集合的统称,人类的生活是社会性的,社会性的人又是从家庭、学校中走出来的。因此,家庭、学校、社会必定是分工协作的有机统一体。

教学不是家庭、学校或者社会任何单方面的事情,它是家庭、学校、社会必须协调合作完成的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家庭是教学活动的第一站,是引导孩子习得成长习惯、养成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关键场所,是人生成长生根发芽的地方;学校是社会进化出来专注传授人类文明的集中场所,学校的使命就是传承、传播人类文明,以同等的方式赋予每个孩子成长进步的智慧知识,是支撑起人生成长躯干的地方;社会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基础环境,每个人学习的智慧知识都来自于社会生产、生活,并最终运用到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去,是人生成长开枝散叶、开花结果的地方。

茁壮成长

成长教导家庭、学校、社会一个也不能少

人是社会性群居的动物,家庭生产、生活的起始点和落脚点;学校是专注学习、成长的场所;社会是个人参与社会生产、生活分工的实施场所。每个人都成长在特定的家庭之中、接受一定阶段的学校教育、参与到一定范围的社会生产生活环境之中,人类社会生产、生活都是集体性的。很久以前,达尔文就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弱小的动物【包括人类】绝对不能单独存活。就人类单个个体而言,不具备单独生活的强大能力,人类的躯体相对于其他大型食肉动物是弱小的。在不利用工具的情况下,人类只能对大自然的捕食者做出躲避或无力的反抗。”因此,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从社会中获取资源、从同伴儿那里获得成长帮助,个人成长之后又以自我能力奉献回馈社会建设发展。

家庭、学校、社会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三者相辅相成一个都不能少。家庭和睦、融洽的孩子往往性格开朗、外向活泼,而缺乏家庭关怀的孩子性格内向、不善言辞,遇到事情容易自己藏在心里、不合群;学校是孩子们成长活动的重要场所,从入学开始至大学毕业,学校成为了每个人成长中的第二个家庭,学习过程中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都深深的影响个每个人的身心健康成长;社会自不必说,它每个人都不可回避而且复杂的存在,正所谓“三人行必有吾师”,生活中所遇见的每一个人都会影响个人的成长生活。因为,每个人成长的目的就是为融入社会生活,个人能力能够获得社会认同、能够从社会中获取成长资源、能够通过给人能力回馈社会建设换取个人社会价值。

家是成长之根

教育系统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教育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它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这项工程中,家庭、学校、社会都发挥着各自的职能作用。家庭、学校和社会是人生成长必经的三个重要节点,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环环相扣,但各自拥有明确不同的侧重点。按照孩子的成长过程,与接受教育的对应为家庭的、次后学校的、最后是社会的,三者之间有分工也有融合。孩子未上学之前,家庭教育是相对独立的;孩子进入学校后,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就十分紧密起来。但是,家庭教育仍然不失为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根基。

1、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特点在于:① 家庭教育在学校和社会教育之先。“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学习成长是从家庭中开始的。为此,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做好家庭教育意味着为孩子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夯实了基础。② 家庭教育教授的内容包罗万象。孩子要成长、成才,必要的条件是应该具备较强独立生活能力,具备积极、向上、坚韧不拔做人做事的成长习惯,家庭教育就是通过生活实践培养孩子懂得生活、学会生活的习惯。家庭教育的点点滴滴,汇成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溪流,集成提高孩子生活能力的江河、湖海。③ 家庭教育是贯穿人生成长的教育,自孩子受孕的那一刻就开始了,家庭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家庭教育要处理好与学校和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首先家庭教育为孩子的成长打好基础,家长要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引导孩子养成热爱学习的成长习惯;其次要通过家庭教育把孩子学到的知识融化到成长实践中去;最后要做好打家庭教育的“持久战”的准备,改变“依赖”学校和社会教育的被动状态。家庭教育需要有常时计划和灵活性安排、要结合家庭生活实际,积极主动地、经常和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搞好互动配合。要不断总结经验,根据孩子成长变化、学校教学变化和社会环境变化调整家庭教育策略。

教导孩子们茁壮成长,家庭、学校、社会一个都不能少

家庭教育生根

2、学校教育。学校是孩子们集中成长的场所,是社会集中传授智慧知识给孩子们的集中场所,是人们获取智慧知识的主要途径。学校教育要与家庭教育做好密切配合互动,及时与家长沟通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态。应解决好:① 老师与家长的“配合”流于形式的问题。家访、家长会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最好方法,但很多情况下家访也就是老师与家长聊聊天、家长会不是“总结会”、就是“批评会”。“总结”和“批评”很大程度上是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主场”看法,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与客观相脱离,而家长多被置于聆听、受教的角色,变相变成了对家长的“教育”和“批评”;② 避免将家长会变成家庭教育“专家”报告会,不能总是利用家长会请心理专家作报告。因为,“专家”报告侧重于心理学专业,对于家长来说可操作性较差,而且心理学往往忽视了生活中的“人情世故”。心理学毕竟只是一门关注个人心理成长的专业性学科,它在庞大的家庭教育内容中只占极小的比例。另外,有些学校课程与家庭教育的实际相脱离,比如德育内容好,但学校老师和社会都未做到,给孩子成长造成困惑,特别是在“碰瓷”现象频发的当下帮扶弱者已经成为一种高消费;③ 有些老师的继续教育滞后于家庭教育的需要和社会教育的发展,导致很多教师不能较好地指导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教育。 

教导孩子们茁壮成长,家庭、学校、社会一个都不能少

学校教育强干

3、社会教育。社会教育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它不存在具体的教学形式、不局限于特定的教学场所,如果把培训列入社会教育或许能够稍微清晰一点儿社会教育是什么。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视角去理解,社会教育就是除家庭和学习之外的教育,社会教育就是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学习,也就是“三人行必有吾师”。广泛的社会教育就是社会生活,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人生的成长进步与其所生活、成长的时代密不可分。没有一个人的成长活动是能够离开社会而独自存在的,人类生产、生活都是集体性的。很久以前,达尔文就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弱小的动物【包括人类】绝对不能单独存活。就人类身体而言,不具备单独生活的强大能力,人类的躯体相对于其他大型食肉动物是弱小的。在不利用工具的情况下,人类只能对大自然的捕食者做出躲避或无力的反抗。因此,人们需要做出各种努力,寻求各方帮助,才得以获得在地球上的存活优势。想象一下,一个人在原始森林中生存,赤手空拳,没有任何工具。那么,你面临的危险处境比其他任何动物都艰难。

社会教育,是与人类社会进步相适应的生存、成长模式,也就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必然选择。当今社会发展进步飞速,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每天都有大量的知识信息被创造、被发现,学习是保持时刻成长不被社会落下最好的最佳途径,个人生命力量是渺小的,刚出生的新生命几乎连基本的生存能力都没有,不能自己寻找食物、不能行走,甚至连生理活动中的排泄活动都必须依赖父母的帮助。学习活动的基本就是通过不断的模仿提升自己的生存能力,使自己能够发挥出生命的潜能。学习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生命之中每一项技能的掌握都离不开学习,从吃饭、穿衣、行走、言语,到工作、创作每一项人类的活动技能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孩子如同一粒种子,拥有无限的成长可能,而实现各种可能的必经途径就是学习,学习是获取智慧的最佳途径。譬如学习语言是为了更好的与人沟通交流;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的计量,适应社会生产分工、统计收益;学习生物学、物理学、地理学是为了更好的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和我们的“邻居”。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知识与智慧是社会生产活动中创造的,其又在社会实践中指导生产活动。所以,向社会学习、从社会生活实践中学习是获取最前沿成长智慧“站在巨人肩上成就巨人”,实现人生成长梦想的最佳通途。

那么,社会教育如何做好孩子们的成长引导呢?简单的归结就是做好社会文化娱乐导向、引领好民风,将文娱作品列为教育关注对象、让文娱产品符合历史与生活实践;让民风建设成为社会道德风尚建设的主轴,倡导和谐、奉献、公正、廉洁的分工协作生产生活方式,让每个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助力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主人翁。生活分两端,一端向外获取成长养分,另一端向外输出成长果实。家庭教育所生出的根系发达才能更好的获取成长、成才的养分,枝干强健才能支撑起健壮的身躯,最终才能实现生命成长的枝繁叶茂、瓜甜果香,更好的为上建设输送能量。

教导孩子们茁壮成长,家庭、学校、社会一个都不能少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以邻里互助,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一项公益普惠的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

教导孩子们茁壮成长,家庭、学校、社会一个都不能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