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届高考作文指导系列之十九:记叙文如何抒写情感

 老刘tdrhg 2020-04-20

好的记叙文,往往不在作品中进行直接抒情,而是将深厚的情感融入真实自然的事件中,以借景抒情、借事抒情、借物抒情等表现手法,委婉含蓄地表情达意。

这样的抒情,常规状态下,可从如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精心创设情节,让情感在故事中自然流淌。

情节是情感的推动剂。好的情节,在引人入胜中逐步俘虏读者,使读者跟着情节的发展而或喜或悲。创设这样的情节时,除了需要精心设计情节波澜,设计矛盾冲突外,还需要关注事件发展的客观规律,关注人物精神与情感的理性诉求。比如,在题为《记一把蓝色的雨伞》的优秀作文中,作者就抓住“伞歪了”这个焦点,串联起小时候和长大后两个不同时期中的亲情故事。两个故事的对比中,既体现了对妈妈的感激与爱,又体现了小作者对母爱的理解和回报。

2020届高考作文指导系列之十九:记叙文如何抒写情感

下面是这篇作文中的两个片段:

片段一后来的一个下雨天,矮小的我抬头和妈妈说话,却发现妈妈的妈妈的肩膀湿了,额前的头发也湿了,而我,依旧置身于一片蓝色的无雨的天空。“妈妈,雨伞歪了,”我提醒道,“没有,雨伞没有歪啊。”妈妈轻轻回答,我的视线落在倾斜的伞柄上,“是真的,雨伞歪了。”妈妈固执地说道,“没有,真的没有……”

片段二又是一个雨天,又是那把蓝色的伞,伞下是妈妈和我,快和妈妈一样高的我撑着伞。    我的视线那么不自觉地落在了伞柄上,那一幕与小时候的情景混在了一起,妈妈笼罩于一片蓝色的无雨的天空。而我的肩膀湿了,头发也湿了。

“雨伞歪了,”妈妈提醒我,“没有,没有歪啊。”“是真的,雨伞歪了,”妈妈重复道。“妈,真的它没有歪,没有。”伞下是许久的沉默,回头却瞥见晶莹的水珠划过妈妈的脸颊。

二、努力放大细节,让情感在细节中发酵酝酿。

细节的真实与生动,是文章能够撼动心灵的基础。粗枝大叶的概述、无病呻吟的抒情,都无法唤起读者内心的情感共鸣。要想让阅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并愿意回头品读,就必须写好细节,必须努力放大细节,充分调动每一个感觉器官去感知,去描绘。具体地讲,就是要选取鲜活、典型、感人的细节去表现文章的中心。这一点,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堪称经典。下面这个片段,是我记忆中留有深刻印象的细节。将该细节呈现到文字中,一样可以打动他人——祖父便也停下脚,说:那好吧,到县城了,你从城里走,路上会有扫大街的人的。他们起得早。

2020届高考作文指导系列之十九:记叙文如何抒写情感

我便向着那硕大的月亮下继续走去,两只布底鞋依旧和沙石摩擦出沙沙的声响。不用回头,我也知道,祖父并没有往回走,而是站在那儿,静静地看着我走进风景中。我想,那会儿,月亮和烟囱一定也只成了朦胧的背景,在祖父的心中,月色中最美的风景,一定就是我奋力独行的身影。

在估计祖父的视力所不能清晰达到的距离上,我停下脚步,倏然转身,于是,我看见东方泛出鱼肚白的天空下,一个并不高大的影子,如一棵苍老的树,定位在沙石路边。我知道,在祖父站立的身影背后,一轮鲜红的太阳,正在地平线的下方酝酿着浓烈的情感,并即将喷薄而出。

三、关注生活真实,让情感因真诚而真挚动人。

所有的优秀作品,无不是建立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即使是以虚构为主的小说,其情节发展与人物性格塑造,也离不开生活真实的影响。事实上,真挚的情感,也唯有在真实细腻的情节中才能呈现。因为,只有耳闻目睹的真实,才能写好细节,才能凭借细节处的震撼,带来心灵的震撼。

2020届高考作文指导系列之十九:记叙文如何抒写情感很多同学喜欢在作文中编造故事,以为只有那种凭空编造出的故事,才能体现人物的高尚情感。于是乎,写老师,则多是老师下雨天把雨伞送给学生、放学后帮学生补课、到学生家家访;写同学,则要么是如何刻苦勤奋,如何聪明能干、如何乐于助人;写母亲,则多是自己半夜里发高烧,母亲撑着瘦弱的身体把自己背到医院,或是如何在不经意间看见母亲头上的白发,突然间便因为感动而激发出了学习的全部热情……这样的作文,无法打动读者。下面这个片段,其价值就在于真实。因为真实而情深意浓。

透过暗淡的灯光,父亲显得十分苍老,岁月染白了他的双鬓,时间也毫不留情地在他的额上刻下深深的印记。此刻,我突然发现,原来父亲一直是那么疲惫,生活的重压让他老了那么多。也不知什么原因,我像是受了什么神灵的驱使,“啪”地亲了父亲。

父亲并没有睡着。他睁开眼睛,先是用惊奇的目光看了看我,然后又十分开心地笑了。那种单纯的笑或许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会浮现吧。我看见他的眼里闪着一些晶莹的东西,那不该叫做“眼泪”,或许该叫它“幸福”。

父亲忽然变得十分兴奋,刚才的倦意似乎早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呼”地奔到了母亲那里炫耀,还不停地用手抚摸着被我亲过的半张脸。

“你看你,像个孩子一样,这以后女儿要是天天亲你,那你还撑得住吗?”老妈有点泼冷水似的说。

2020届高考作文指导系列之十九:记叙文如何抒写情感

四、抒写真实感受,让情感在体悟中自然释放。

记叙文中的情感,并不需要惊天动地。作为习作,只要能将彼时彼地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让读者感受到当时特定氛围中的特定行为,就符合写作要求。这里强调的真实感受,无需夸大,无需虚拟。

很多同学喜欢在作文中隐藏真实情感,采用高大全手法,人为拔高作文中人物的品性,这其实是一种不良文风。比如,很多同学为了突出作品中人物,往往不惜故意贬低自己。这样抒发出的情感,便透露着虚假痕迹。

下面这篇作文,就写得特别有意思。这么多年了,我一直保存着。

2020届高考作文指导系列之十九:记叙文如何抒写情感

的感觉,很好

孙庭强

上课铃响,本该安静的教室却依旧吵闹如集市,同学们都谈着笑着,我也和同桌玩闹着。

蓦然,教室里便寂然无声了,气氛有些怪异。等我反应过来时,眼睛的余光里冒出了个人影。我赶紧低下头,知道情况不妙。

我佯装作什么事也没发生,“自然”地拿出了作文本,示意我正在写作文。

“站外面去!”我听见一声低喝,“下课再进来。”

于是,我只好拿着作文本和笔走出了教室。也奇怪,我竟然没有一丝的惭愧。

这可是我第一次被罚站在教室外,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怎能不让我有些惊奇和惊喜。

我站在阳台上,整个校园一片嘈杂。同学和老师在走廊上穿行,不知道他们看见我会是什么表情,心里会是什么想法。

此时,天空还很明朗,没有一丝阴暗。可没过多久,校园里便鸦雀无声了,天空也渐渐暗了下来。

我伏在阳台上,望着整个校园。

尽管所有的教室都开了灯,但校园仍然被墨色笼罩着,隐隐约约可以看见楼底的草坪,绿中透着青,青里有着黑。微微的风轻轻拂过,小树的叶却丝毫没有动静。我想,这或许是老天爷眷顾我,只用风为我驱走初夏的热气吧。

第一次发现我的学校似乎也有些美的地方,虽然学校建筑全是钢筋水泥,但那点缀在钢筋水泥缝隙中的花草树木,竟然也能招摇出一份意想不到的灿烂。

我继续伏在阳台上,心情前所未有地好,不必闷在教室里做题目,不必享受那无数个躯体散发出的各种古怪气息。依稀听着教室里吱吱咯咯的各样细微声响,我想,同学们应该也是坐不住的,只是他们没有我这份好运气,能有机会呆在教室外放松。

我瞅了瞅阳台上的不锈钢护栏,发现自己的尊容清晰地映在上面:我动他也动。更有趣的是,只要我轻轻地拉动一下嘴角,他便会莫名其妙地笑起来。物理世界果真奇妙!

很快,我在阳台护栏上写完了作文,可接下来该做什么呢?我总不该跑进教室拿作业吧!

“拿什么作业!”一声怒喝响起:“难道你想把教室外当作教室内吗?”

2020届高考作文指导系列之十九:记叙文如何抒写情感

写这篇作文的孙同学,现在应该早已工作并有小家庭和孩子了吧。我也不记得他是被我罚站的,还是被其他老师罚站的。但我喜欢这篇作文,因为它真实而且有趣,也有比较丰厚的内涵。文章的题目就很好,将一对原本矛盾的概念“罚站”与“很好”并列在一起,这就形成了阅读之初的悬念。而在正文的叙述中,作者对罚站过程中景物的描绘和心理的刻画,又都正面回应了文题中的“很好”。于是,更大的矛盾开始出现:发现校园中的风景,本该是很正常的事儿,为什么学生只在罚站无聊时才有心情观察风景,体味生活呢?是什么让他们丧失了在学习中寻找美、发现美的敏感?如此一思考,文章表面意义之外的深刻性也就自然显现了出来。这显现,又不是作者强加给读者,而是需要读者自己去领悟。如此,表面浅显的文字,便有了相对丰富的情感和相对深刻的内涵。

总之,好的记叙文,情感必然是随着事件的发展而自然生成的。而这情感,又反过来推动着事件的进一步发展。

2020届高考作文指导系列之十九:记叙文如何抒写情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