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超级有效的高效学习套路

 z55j03b55 2020-04-20

文/田志刚 摘自《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

互联网让许多人误解!

在互联网上有了许多知识资源,大部分内容都唾手可得,然后许多人就认为自己听了一下、看了一眼,然后就掌握了!

其实是你想多了。

别人家的知识,跟你的知识是两码事!

你要明白:

没有一种知识是可轻而易举获得的。

只有靠自己去大量阅读,深刻思考,然后再加上实践验证,这个过程不断循环转化,你才可能获得真知。

学习能力差的背后是没有方向不聚焦、缺乏方法难坚持,而方向、方法和坚持本身是一种能力,需要经过训练才可以。

如何训练这种能力,一个超级有效的套路是在一个点上下功夫,然后将这个点弄通弄透,通过这个点掌握学习任何领域和知识点的方法,未来有需求的时候再迁移到其他领域。

只有当你曾经将一个点、一个领域搞清楚过,你才知道如何搞定一个点、一个领域。

然后才有可能性:根据需求去搞定更多的点、更多的领域,最后成为真正的高手和专家。

问题是:大部分人从来没有将那怕一点真正的弄通弄透过,根本不知道如何去弄清楚,不掌握相应的方法,只能在低水平上重复,无法长进。

点击最下端【阅读原文】可以在京东购买!

那如何将一个点、一个领域的知识搞清楚呢?需要以下三步:

但这有个前提:

你要有一个细分的领域。

如果你说你想成为管理学的专家,这个题目就太大了,因为管理学覆盖的面太广了。

你需要去细分,如果没有领域,面对浩瀚的知识大海,你会被淹死。

简单的策略是选择你工作中涉及到的、你已经有一定基础的点。

在有了领域后,要弄清楚这个领域的知识,需要以下的三步:

1
搞定核心基础知识

首先要搞定这个领域最基本的概念、这个领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最经典的模型理论案例等等。

在实践中我们见到,许多人工作时间也不短,项目也做了不少,但仍然成不了真正专家的原因是基本概念的理解上就错了,那后面再怎么努力都白扯。

怎么算真正搞清楚了,简单的测量方式是你能够做到既知道它是什么又知道他不是什么,既知道适合什么状况又知道它不适合什么状况

譬如知识管理这个领域,知道什么是知识管理不算掌握,还要知道什么不是知识管理;知道什么样的企业需要知道管理不算,也要知道什么样的企业知识管理一定做不成。

再进一步,你可以将5W1H都加一个NO去分析一下,你是否真的搞清楚一些基本的概念。

当然这个基础知识想搞清楚不是一次性的,可能需要几年时间,结合上不断的实践,你的认识才能够真正深入进而掌握。

2
解决复杂困难的问题并深刻反思

任何知识的掌握都不是一次性能完成的,起码需要两次以上的循环。

读了看了思考了,这个时候你可能觉得自己搞清楚了,这是第一次循环。

但这只是你的感觉而已!

要想真正的掌握,还需要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解决问题中去验证和评估,需要通过干活去内化,通过完成项目和任务后,你才能真正的理解和掌握,这个时候你的认识会再深入一层。

纸上读来终觉浅!

当你没有去做、去实践的时候,最容易认为自己读了就懂了,但这个远远不够。

从理论到你的大脑,经过实践加上反思,再提炼成理论放到你的脑袋里,这个时候你对事物的认知会越来越深刻,数量会越来越多、深度和广度都加深。

3
持之以恒与遍历

没有一个领域3个月就可以掌握,真正形成对一个领域的直觉和洞察一定依赖于数年的持之以恒。

当你觉得学的足够多,实践也足够多的时候,你可以去遍历一下你的领域,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

微信视频号,将事情说清楚,欢迎关注

对于一部分内容你可能看一眼就知道他要说什么,哪些观点是有价值的哪些在胡说八道,这个时候你具备了较高的水平的判断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你也会发现有的内容是你原来没有考虑到的、或者忽略掉或者理解不够深的,这些事你需要下功夫再去研究的。

具体可以包括:

  1. 快速看你这个领域出版过的大部分书籍,书是最便宜的投资。你会发现真正有价值的书越来越少。

  2. 将这个领域内的前100页的论文都扫描一遍可以是CNKI上的,也可以是google或者百度学术上的。

  3. 百度上的前100页内容,你会知道你这个领域的新闻、动态、产品和服务、牛人、机构等等。

  4. 跟踪这个领域,每天关注这个领域的动态,包括新闻、会议、活动、论文等等,坚持3年以上。

当你去做遍历的时候,会发现工作量很大。但这是有价值的,既能帮助你查漏补缺,也能让你形成对一个点上的敏感性和直觉。

譬如去看知识管理前100页的论文,是不是也应该包括知识库前100页呢,是不是也要包括知识社区呢,这样子仅仅这个就词会衍生出很大的阅读量来。进一步说,还可以包括国外的,分区域亚洲、欧洲、美国等状况。

如果你真的想将这个领域搞清楚,以上的步骤都跑不掉:需要你去一块一块的啃下来。

而哪些真正的牛人们,都有这么一个过程,都是这么做的。

100送50即将结束,速抢

钱学森曾经跟自己的得意门生,著名的人工智能专家、中科院院士戴汝为交流中提到,当年自己为了研究空气动力学这个领域的事情,是这么干的:

“我不是说大话,我在做空气动力学的时候,关于空气动力学方面英文的、法文的、德文的、意大利文的文献我全都念过。

为了要把它做好,我得这么念,而且还进行了分析。”

要确定你是真的掌握一个领域,必须有遍历这个过程!只有当你遍历过好几次以后,你才知道自己是真的掌握了,而不是认为自己掌握。

哲学家梁漱溟1928年在广州中山大学哲学系的一次演讲中曾经提到过思维的八个层次,其中第七层是“一览众山小”:

“学问里面的甘苦都尝过了,再看旁人的见解主张,其中得失长短都能够看出来。这个浅薄,那个到家,这个是什么分数,那个是什么程度,都知道得很清楚;因为自己从前也是这样,一切深浅精粗的层次都曾经过。”

大致就是这样一种状态:

当你真正的掌握了一个领域,你其实是有感觉的,因为你能看到别人的优劣短长,各种说法的对错、可借鉴和可抛弃的地方在那里。

然后,你就可以继续去扩展到其他的点上、其他的领域,这样慢慢你就成了专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