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A股在多重利好护航下继续走强,收盘在3月13日后首次重上2850婴儿底,表明二次探底已经初步完成。 在未来政策刺激预期增强和宽松预期持续的推动下,A股二季度行情值得我们期待。 政治局会议:刺激政策全面加码 周末最重磅消息莫过于中央政治局会议对目前经济的定调:形势严峻前所未有,应对政策将不断加码。 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中央政治局开会频率明显增加,最新一次政治局会议重点聚焦于经济领域,此次会议透露出的信息十分值得市场关注。 一、经济当前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 随着海外疫情的大规模扩散,全球经济今年大概率将陷入衰退,中国经济压力空前巨大。在 4 月 17 日的会议中,首次出现“挑战前所未有”的表述。 由于二季度中国经济必然会受到外需大幅度萎缩的影响,再叠加本身经济存在的结构性、周期性下行压力,短期挑战十分严峻。 二、宏观政策转向全面积极 随着疫情对经济冲击的显性化,宏观政策的基调已经发生重大转变。在3月27日的政治局会议上,就已经明确“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和实施力度”,4月17日的会议再次进行确认。在这一基础上,财政、货币政策已经全面转向宽松。 三、财政政策转向更加积极有为 在此前 3 月份的政治局会议中,财政政策方面就已经提到要“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 而四月份的会议明确提出提高赤字率,发行抗疫国债,且在赤字率的表述上,删去了“适当”二字,这是财政政策全面发力的标志。 主流机构预计 2020年我国赤字率可能提升1个百分点左右,带来相应近万亿级别的增量。 四、货币政策转向更加灵活适度 在 3 月27 日的政治局会议上,已经明确提出了要“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而到了上周末的政治局会议,更是五年来首次在会议上明确提出“降准、降息”。 而政治局会议中直接出现“降息”这样的表述较为罕见,显示出政策对于运用利率工具降低实体融资成本、带动边际投资倾向的重视。 结合一季度社融与新增贷款的高增速,未来宽松格调不变,市场有望保持流动性宽裕。 五、扩大内需力度空前加大 从消费与投资端全面发力,重点明确以下几大方向:释放消费潜力,加强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基建投资,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六、继续坚持“房住不炒”定位 虽然经济下行压力空前,但这次会议依然维持“房住不炒“定位,是唯一与 2019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基调保持一致的领域。 这反映了中央对于宽松政策可能会导致的副作用(如房价大涨)已经做足预防措施,坚决不再靠地产刺激经济。 LPR降息如期而至,市场利率有望持续下行 在中央层面定调刺激加码后,执行层面以最快速度落实,今天LPR一如市场预期下降20个基点,五年期以上LPR下调10个基点,创单月最大降幅。 这次五年期以上LPR降幅只有一年期的一半,而五年期以上贷款中,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较高,非对称降息表明中央对房地产调控不放松的基调不变。 而在上周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明确提出“降准降息”,下一步包括MLF利率在内的政策利率体系还将趋势性下移,也意味着短期内LPR依然有下行空间。 市场打开进一步上涨空间,重点关注两大主线 经过近一个月的磨底,市场逐步走出3月份的大跌阴霾,重心也由2650一步步上移至目前2850点。 在这次政治局会议罕见提出降准降息的宽松论调后,叠加市场利率的下移,A股二季度上涨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而这次政治局会议明确强调的拉内需领域,就是二季度重点关注的重点,当中消费和新基建两个细分领域有望成为新的行情主线: 消费: 这次政治局会议强调要释放消费潜力,促销费被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最新发改委表示,促销费重点是积极稳定汽车、家电等居民传统大宗消费。 因此相信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领域随后陆续会有配套刺激政策出台,相关领域龙头值得关注。 新基建: 这次政治局会议再次将新基建放在拉动投资中的重要位置,在今天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官方首次明确了“新基建”的范围。 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 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等。 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国家对新基建政策重视力度空前,例如《吉林省新基建“761”工程方案》,其中涉及新基建领域计划实施项目2188个,总投资高10962亿元。 随着越来越多地方层面项目落地,新基建领域龙头业绩有望在未来2年内快速释放,值得大家高度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