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天之才,蒯通之谋,再大的权术也救不下一个后知后觉的韩信

 天承办公室 2020-04-21

汉高祖十年,陈豨自立为代王掀起叛乱,皇帝刘邦亲自领兵出征,北方狼烟骤起的同时,长安城如同一池老塘,表面波澜不惊却暗流涌动。曾经的齐王,后来的楚王,如今的淮阴侯韩信宠宠欲动,意欲与陈豨里应外合,颠覆这座代秦而立的人间牢笼。

经天之才,蒯通之谋,再大的权术也救不下一个后知后觉的韩信

在韩信看来,长安城不仅是一座牢笼,更是他憎恨无比的地狱。八年前,他从一个四处碰壁的浪子一步登天,被主君刘邦拜为大将军,之后平定三秦,破赵伐魏,战功卓著。韩信不再是孤苦伶仃的浪子韩信,而是众人之上的大将军韩信。

大将军称号给他带来荣誉的同时,也给了他施展抱负的实力,或许感于刘邦的知遇之恩,或是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翻身机会,当刘邦战败逃亡时,韩信为其收拢残兵,当刘邦与项羽打得难解难分时,韩信在北方勤勤恳恳地攻城掠地,最终完成了对西楚的战略包围,在垓下将霸王项羽逼到自尽。

韩信之死

然而他并没有避开功高震主的铁律,从项羽自尽的那刻起,曾经“解衣衣我,推食食我”的主君变了,韩信先被剥削兵权,再被削去王位降为侯,直到被囚禁在长安城这座刘邦的都城,他的地狱。

所以他完全有理由感到不公,想再次握起放下多时的利剑开始反叛时,萧丞相来了,随之而来的是刘邦平叛成功的消息。皇帝凯旋而归,作为臣子的他理应前去祝贺,他去了,皇帝并没有凯旋,皇后吕雉却专门为他设下了埋伏,他与陈豨的合谋还是泄露了。

经天之才,蒯通之谋,再大的权术也救不下一个后知后觉的韩信

皇后吕雉一个妇道人家,可没有刘邦那种英雄间惺惺相惜的情感。韩信一代军神,楚汉相争中的最大功臣,就这样憋屈地死在了一个女人的手里,据传言韩信临死时曾说:“吾不用蒯通计,反为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当初攻取齐地后,谋士蒯通曾多次建议韩信据齐而立,遭到拒绝。在韩信自己看来,亦或者司马迁在借韩信之口说出,如果韩信听从蒯通建议,与刘项三分天下,便能避免被杀的命运。

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不可能的,且不论韩信没有三分天下的勇气,更不论就凭刘邦可以随意剥夺他的军权,韩信就一点胜算都没有。其实韩信的失败似乎冥冥中早已注定,起码对于刘邦的失败是这样的。

三岁看八十是有一定道理的

英雄自有落魄时,强如始皇嬴政也曾流落邯郸,韩信也不例外。年少的韩信空有满腔抱负,却无奈于嬴政一统九州,罢金销戈,四海升平,只得浪迹于淮阴城,受辱于纨绔子弟,乞食于漂母。

韩信对于胯下之辱的恨没有记载,但是对于漂母的报恩却流传于世,连续受食多日后,韩信对漂母说:“吾必重报母。”

经天之才,蒯通之谋,再大的权术也救不下一个后知后觉的韩信

漂母也没当回事,谁会指望一个连自己都养不活的浪子报恩呢?然而,韩信不是一个口出狂言,言而无信的人,他衣锦还乡时完成了承诺,找到当年赠饭之恩的漂母,赠之千金以为谢。

如果打开上帝视角就会发现,大概同时期的沛县也有一个差不多的浪子,他叫刘邦。刘邦身边聚集了一帮被常人看做狐朋狗友的团体,同样的囊中羞涩令他上至吕公府,下至老妪开的酒肆,一律混吃混喝,“近水楼台”的寡嫂自然也少不了遭殃,然而与韩信的重恩不同,刘邦恩情不见得会记住多少,怨倒是会斤斤计较,因为他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记住这将是伴随刘邦终身的一个标签。

寡嫂不堪骚扰,一段时间后,每当刘邦再次带着狐朋狗友回家蹭饭时,嫂子便故意将锅敲地叮叮当当,意思是已经吃完收拾了,这令刘邦极没面子。所以日后刘邦分封宗族时,故意将寡嫂的儿子搁置,最后在刘老太公的劝说下才勉强封了个“羹颉侯”,极尽挖苦之意。

在那个乱世纷争的岁月中,像韩信这样知恩图报又重守诺言的人,反倒不如刘邦的利己主义者更适应。隔空的初次对峙,韩信便输了一筹。

人生只若如初见吗?不如不见!

当命运将韩信带到刘邦面前时,刘邦已经是高高在上的汉王,而韩信依然四处碰壁。刘邦以上位者的眼光观察韩信时,自然是满满的不屑,一无战功,二无势力的韩信根本入不了刘邦的法眼。关键时刻萧何发现了韩信的才能,连夜将再次跑路的韩信追回,并力劝刘邦拜其为大将军。

经天之才,蒯通之谋,再大的权术也救不下一个后知后觉的韩信

如果单从韩信的任命来看,刘邦会被认为是知人善任的明主,但是从丰沛老乡看来,刘邦却如同最抠门的BOSS,想要奖励?可以,用战功来换。曹参、卢绾、樊哙等人虽然最早追随刘邦,却也没有一点例外,爵位官职全部一步一步根据功劳来晋升。

曹参,沛人也。秦时为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高祖为沛公也.参以中涓从。击胡陵、方与,攻秦监公军,大破之。东下薛,击泗水守军薛郭西,复攻 胡陵,取之。徙守方与。方与反为魏,击之。丰反为魏,攻之。赐爵七大夫,北击 司马欣军砀东,取狐父、祁善置。又攻下邑以西,至虞,击秦将章邯车骑。攻辕戚及亢父,先登。迁为五大夫。北救东阿,击章邯军,陷陈,追至濮阳。攻定陶,取临济。 南救雍丘,击李由军,破之,杀李由,虏秦候一人。章邯破杀项梁也,沛公与项羽引兵而东,楚怀王以沛公为砀郡长,将砀郡兵。于是乃封参执帛,号曰建成君。

而刘邦想要在韩信身上捞到多大好处,才对得起他的破例。虽然韩信被任命为大将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权力,直到刘邦彭城大败,韩信才真正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军权。

经天之才,蒯通之谋,再大的权术也救不下一个后知后觉的韩信

获得了军权的韩信获得了刘邦同样的信任了吗?不可能,刘邦对萧何都没有百分百信任,更何况这位半路出家的将军,谁知道他会不会给自己背后来一刀,所以荥阳大败后,刘邦的第一反应不是别的,而是防备韩信叛乱。刘邦跑到韩信军营,夺其军权,更换将领人选,可以看得出刘邦对韩信的不任有多么深。

四年,汉王“晨自称汉使,驰入壁。张耳、韩信未起,即其卧,夺其印符,麾召诸将矣置之。”

无独有偶,垓下之围后,项羽兵败,汉朝的建立已经不可阻挡,大敌已去,内忧已生,刘邦做的第一件事仍然是将韩信的军权夺去。

项羽死,高祖袭夺信军,徙信为楚王,都下邳。

韩信对于刘邦的感情是复杂的,他不可能不知道刘邦对他的忌惮,然而又没有办法消除这种不信任,他的军事才能成就他的同时,也给他带来了极致的危险——主君的不信任。

刘邦的忌惮也不是没有理由的,韩信的威望太高,军事能力太强,诱惑太多,蒯通、项羽之所以都曾劝韩信三分天下,皆因他完全有那个条件,刘邦不可能将汉朝基业寄托在对韩信微弱的信任上,他也不是那样的人,因为他是利己主义者。第二次的对峙,韩信军权彻底被剥夺,再次败下阵来

经天之才,蒯通之谋,再大的权术也救不下一个后知后觉的韩信

感情用事是毁灭政治前途的捷径

此时的刘邦刚刚击败项羽,在关中称帝天下,诸王却在关东虎视眈眈,敌对势力在暗处观望,此时的情形与项羽初封时何其相似,刘邦时时刻刻都在担心有人会如他当初一样反叛。

彻底敲响韩信丧钟的是一个故人,他叫钟离昧,项羽手下赫赫有名的大将。当初项羽军中的几大巨头或去或死,如今仅存的钟离昧成为西楚死灰复燃的希望,所以刘邦对钟离昧是志在必得。韩信却再次感情用事,顾念旧情,收留了钟离昧,刘邦命令韩信将钟离昧交出,韩信却派兵加以保护。

经天之才,蒯通之谋,再大的权术也救不下一个后知后觉的韩信

从本质上来说,韩信是一个感性的人,一个重感情的人,也是一个容易犯错误的人,所以他没办法处理故人与今主的关系,这又让刘邦的不信任感剧增,韩信究竟想做什么?韩信曾经投奔过项羽,如今项羽覆灭,却又收留了大将钟离昧,难道他想举起楚的大旗吗?

为了江山永固,刘邦的耐心耗尽,杀心已起,将韩信从王贬为侯带至长安。被减去羽翼的韩信彻底失去了安身立命的资本,最终被以与陈豨合谋叛乱为理由而遭族灭。

结言

有部电视剧中曾有过这样一句台词: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用这句话来形容韩信与刘邦的关系再贴切不过了,韩信因其高尚而终,刘邦因利己而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