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真牛X不装X——钱锺书 你见过那种,说话里喜欢夹杂几句英语的“高端”人士吗? 钱锺书先生也很讨厌这样的装逼人士, 他在《围城》这样“骂”道: “他说话里嵌的英文字,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 因为金牙不仅妆点,尚可使用, 只好比牙缝里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外全无用处。” 真的是很毒了! 而最大的亮点其实是,钱锺书是牛津大学毕业的, 论英语水平,可以甩这些装逼人士100条街。 所以书单狗只想说,醒醒,装X不是牛X, 真的牛X,是不用这样装X的! 02 骂人理论十级学者——梁实秋 只要你曾经遭遇过熊孩子, 都知道那种气到七窍生烟,却又无可奈何的感觉, 在《雅舍小品》里,梁实秋就专门写了一篇文章, 但不是骂的熊孩子,而是好好把熊家长给吐槽了一遍—— “以前的‘孝子’是孝顺其父母之子, 今之所谓‘孝子’,乃是孝顺其孩子之父母。 孩子是一家之主,父母都要孝他!” 真的是骂到点上了! 而这只是梁实秋微不足道的一次“战绩”,论骂人,梁实秋是专家级别的! 他写过一篇《骂人的艺术》,给出了十条“骂人指南”。 核心观点就是,骂人最重要的是——骂什么? 骂得痛快不算赢,找到对方的软肋,骂到无话可说才算赢! 03 我不骂无名之辈——鲁迅 梁实秋骂人的理论多, 但要论实战,鲁迅才是金牌选手。 比如骂郭沫若:”远看一条狗,近看郭沫若。“ 骂徐志摩:”总有一些旷男怨女,恨不得除了自己和所爱的人,全部死干净了。“ 有次人家梅兰芳演了黛玉葬花,鲁迅还暗讽, ”我以为她(黛玉)该是一副瘦削的痨病脸,现在才知道她有些福相,也像一个麻姑……“ 看出来了没? 鲁迅舍得花力气”对战“的,都是同等级的大师,段位都很高, 要是无名之辈,他还真不愿下场骂呢! 04 温文尔雅,口吐芬芳——沈从文 骂人,还是一件很讲究“气势”的事情, 听听平时温文尔雅,一生不争不辩的沈从文,骂起人来是什么样的—— “对国家,貌作热忱;对事,马马虎虎; 对人,毫无情感;对理想,异常吓怕; 也娶妻生子,治学问教书,做官开会, 但精神上始终是个阉人。” 刀刀见血,字字诛心! 05 一直缺德一直爽——王小波 面对没完没了的开会, 头头们的官腔, 王小波在《白银时代》里,这样骂过: “这张脸又能让我想起一只水牛的臀部。 这张脸到了会场上,呷上一口茶水,清清嗓子,我就看到那只水牛扬起了尾巴,露出了屁眼,马上就要屙出老大的一摊牛屎。” 最贫的是,王小波还加一句: “这个比方里没什么坏意思,只是因为我听说美国人管废话叫做牛屎”。 王小波真的应了那句话, 缺德一时爽,一直缺德一直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