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己亥杂诗》第十一首

 毕天增 2020-04-21

祖父头衔旧颎光,祠曹我亦试为郎。

君恩彀向渔樵说,篆墓何须百字长。

自注:唐碑额有近百字者。

【笺说】

此诗紧接上一首,谈自己在京为官,与祖父同仕一部。

祖父头衔旧颎光,

首句说,自己的祖父任礼部郎中兼祠祭司事,这职衔闪耀着旧日的荣光。“颎光”,即光明之义。纪晓岚曾为龚自珍的祖父龚敬身撰墓志铭称:公任职“虽皆闲曹,其中未尝无捷径,公夷然不屑,日惟俯首案牍,不妄干人,人亦不敢妄干。公退食则恒手一卷,究订古义,不废交游,亦不轻交游,齑盐风味,宛似寒家,晏如也。”可见其为官为人之品格。

祠曹我亦试为郎。

此句说,我也尝试在祠祭司作一个郎官。

“祠曹”指礼部祠祭司的官员。明汤显祖中进士后,被派到南京太常寺作主管祭祀和礼乐的郎官,曾有《署客曹浪喜》诗自称“祠曹”:“客省经知无印开,祠曹报说添人管。”龚自珍是在道光十七年(1837)三月由宗人府主事改任礼部主事,祠祭司行走;四月补礼部主客司主事,仍兼祠祭司行走。这就和其祖父龚敬身都曾在祠祭司为官。

君恩彀向渔樵说,

第三句说,我家蒙受的皇帝的恩惠,也够了在民间中流传。

“彀”,同“够”。“彀向渔樵说”之“渔樵”,渔人和樵夫,借指民间人士。宋程公许《和谢孟彝秘丞馆中书怀》:“乞归早得隐林岩,夸与渔樵旧人说。”

篆墓何须百字长?

末句是相对第三句来说的:哪里需要墓碑上刻的头衔有一百字那么多?

“篆墓”,此指用篆字写的墓碑之额。龚自珍的诗末自注:“唐碑额有近百字者。”碑额,就是墓碑的头部,此部分要篆写墓主人的官衔。官衔越大,兼职越多,篆写的碑额文字就越长。龚自珍说,唐朝人的墓碑的碑额,有人刻写的头衔有一百多字。刘逸生注此句,就举了两个例子,其一是韩愈为董昌写的碑额是:“故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汴州刺史充宣武军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使事管内支度营田汴宋毫颖等州观察处置等使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赠太傅董公行状曾祖仁琬皇任梁州博士祖大礼皇赠右散骑常侍父伯良皇赠尚书左仆射”。数了一下,计105字,龚自珍所言不虚。

龚自珍的末二句是对比着说的,是说自己与祖父官居祠曹,也受皇恩,能够向民间打渔砍柴的平民夸说了,也不必碑额有那么多那么大的头衔!实际上这是说,自己与祖父不是注重官职的大小,而是更为注重为官的作为,是否民间有口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