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书法史》:魏国的篆书和隶书

 三个小布丁 2023-02-28 发布于河南
接着说魏国的书法,说说魏国的篆书和隶书。
上一篇我们已经说过,在曹魏时期,正书、行书、草书的地位蒸蒸日上,在上流社会风行起来,和赋诗、围棋、弹琴等其他技艺一样,进入士大夫的精神生活,渐渐成为士大夫笔下充满意兴的表达方式,成为他们点缀生活的雅兴所在(这其实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在这个时期,书法真正成为可以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形式)。
但,在魏国,新书体还没有取得掩压篆书、隶书的位置。书家多以篆、隶显贤与能,碑刻上的书迹,还是以篆书、隶书为主。
曹魏时期,正书字仍然是隶书体,古体字是篆书体,用这两种字体写碑,才称得上“作字得体”,“体用得法”,“得体”又“得法”,才是“方正循纪”,否则,就有鄙陋不文或于事不恭的“失礼”之嫌。
这源于当时的社会风气,人们总是崇古的,特别是在碑这种需要庄重书体的书写场合。
曹魏时期,“古文”还有很高的地位。所以才有《正始石经》(即《三体石经》、《三字石经》)。石经刻于正始四年,每字用古文、小篆、隶书三种书体书写。
“古文”就不多说了,先说篆书。
《三体石经》的小篆,“是作为传统的标准字体被重视而刻出”的,字法承袭汉篆,笔画细劲,方圆兼备,结构整饬如仪,书法平稳规矩。如图:

(《三体石经》局部)
另外,又有《上尊号奏》碑额,阳文篆书“公卿将军上尊号奏”。笔画蹈方循圆,又粗壮沉厚;字内空白布置得很匀称,字形偏方;体势雄浑,气势宏壮。

(《上尊号奏》碑额篆书拓本)
《受禅表》碑额与《上尊号奏》碑额书法风格相似。
《孔羡碑》碑额,阴文篆书“鲁孔子庙之碑”。笔画圆润流丽,向背有致,体态周正而秀韵,很有婀娜的风姿,与汉代《华山庙碑》《孔庙碑》的篆额风范相近。结构异于汉字,篆法却不很规矩,比如“鲁、庙”两字。

(《孔羡碑》碑额拓本)
《范式碑》碑额,阴文篆书“故庐江太守范府君之碑”。字形方正(这是汉篆的特征),笔画圆厚,然而笔势不及《孔羡碑》篆额写得活脱潇洒。虽然书法仍是汉篆一路,但字法已见讹化。如图:

(《范式碑》碑额)
再有《苏君神道》题字,阴文题字“魏故骑督平寇将军关中侯广平曲梁苏君之神道”,写得方正稳当,布白匀称,笔画刻得光洁,横画平铺则显无力感,纵笔垂画的末端多呈锐状,少了“无垂不缩”的遒势(这似乎是用隶法在写篆书)。
总括来说,魏国碑额、神道阙上的篆书,《上尊号碑》与《受禅表》雄浑圆厚,装饰性和古意兼具,乃当时大家手笔,这是一种类型;《孔羡》《范式》两碑额笔画圆润流转,颇显姿态,大有汉碑额篆书“婉而通”的遗韵,又是一类;《苏君神道》虽然结字工稳,但布白过匀,无疏密迭宕的姿态,结构显得松懈。书写者不自觉地采用了隶法,依违篆隶而失势,可谓新意不显,古意不明,别为一类
再说隶书。
魏国的隶书,也可以说是三种类型:
1、秦隶。又称古隶,战国时期“秦国的兵器、漆器、陶器上笔画省减、直多弯少的简体字都出于工匠之手,已是隶书的雏形。”
2、汉隶。其特征是横长竖短,有波磔,呈横势。由20世纪出土的汉简隶书可知,典型的汉隶大约形成于西汉武帝后期,是汉朝的正体字,东汉碑刻隶书大多是用这种体势书刻。
3、八分。这是东汉后期出现的隶书样式。其形体方正,笔画匀称,纵向笔画引长了,波挑写得十分工整。虽然写得工整整饬,但是过于标准,千篇一律,失去了汉隶古仆的气质。八分的典型之作是《熹平石经》。
魏国的隶书,是汉末“八分”的延续。如上面图中所示,《三字石经》中的隶书,几乎是《熹平石经》上八分书的翻版。《上尊号奏》和《受禅表》中的隶书,也与《熹平石经》一脉相承。

(《受禅表》纸本局部)
这些庙堂碑刻隶书笔画几乎笔笔相似,绝无一丝松懈率意,这样才算标准正规,才能显出整肃感和庄重感。在当时,这些碑刻上的八分隶书,是公认的楷范,是公认的高水平。
曹魏时代,追仿正规风范的碑刻隶书,还有《孔羡碑》《范式碑》《王基残碑》《毋丘俭纪功残碑》《曹直残碑》《皇女残石》《上官掾残石》等等,其笔画都具有“折刀头”形态,字形方而“不扁”。如图:

(《王基残碑》拓本)
但这些隶书显然已有了正书的影子,魏国书家更关注笔画端部的修饰,笔画的中段因此显得怯弱乏力。
总之,曹魏时代的标准隶书的确丧失了汉隶雍容朴茂的气象,徒有隶书的外表。如清朝金石家们所说,曹魏的隶书“矫厉”“寒俭”。
下一篇,我们读《中州书法家》这一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