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案赏析 吴某 男 1947-07-18 就诊时间:2002-02-25 主诉:大便粘腻,肠癌术后3年。 现病史:患者既往健康,于3年前体检时无意中发现肠道肿瘤,及时予手术切除,2002年初复查时再次发现病灶,行二次手术治疗,并予术后化疗, 此后,患者大便始终粘腻不爽,精神日渐萎靡,丧失劳动能力,并出现恶心厌食,腹痛,乏力,为求中医治疗前来就诊。来诊症见大便粘腻,便前腹痛,便后不爽,日5-6次,周身乏力,厌食,时恶心,偶泛酸、烧心,无呕吐,口干,喜热饮,虚汗出,夜眠差,小便正常。病来无发热,便中无粘液脓血。 舌质:舌体偏瘦,色紫绛, 舌苔:舌面无苔。 脉象: 弦脉,紧脉, 既往史:1999年及2002年先后两次行肠癌切除术。 检查: 1999年经医大一院做胃镜示:肠癌 病理示:1.结肠多发中分化腺癌侵及深肌层 2.肠系膜淋巴结未见转移癌。 辨证分析:患者因术后损伤正气,脾气亦虚,水液运化不利,湿聚肠间,郁而生热,湿热内蕴故大便粘腻不爽,壅滞气机,腑气不通,故便前腹痛;湿邪困脾,脾不升清,故乏力、厌食、时恶心;胃气不降,食物积存胃内而失于传导,故时而泛酸、烧心;湿热蕴蓄体内既可耗伤津液致口干又可迫津液外泄而自汗出。患者脾气受损,更怕寒凉伤胃故喜热饮。所以即便是喜热饮也无法掩盖脾虚而湿热内蕴的本质。舌脉均为湿热内盛伤及阴津的表现。 诊断:肠痈 治则:清热消痈法治疗肠痈 方名:清肠消痈汤 组成:侧柏叶20g,槐花25g,香橼15g,皂刺15g,防风15g,白及20g,白蔹20g,茯苓20g,薏苡仁15g,苦参15g,地榆20g,白花蛇舌草20g,山药20g,黄芪25g 用法: 6剂,1日2次口服,水煎 医嘱:忌生冷辛辣腌制食品,食易消化食物,定期复查肠镜,密切注意病情变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