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放逐于天地,还是滚身于红尘?

 karlinms 2021-03-02

上卷 第三十四回 第五节:

【原文】

一句话未了,只见院外人说:“二奶奶来了。”林黛玉便知是凤姐来了,连忙立起身说道:“我从后院子去罢,回来再来。”宝玉一把拉住道:“这可奇了,好好的怎么怕起他来”林黛玉急的跺脚,悄悄的说道:“你瞧瞧我的眼睛,又该他取笑开心呢。”宝玉听说赶忙的放手.黛玉三步两步转过床后,出后院而去.凤姐从前头已进来了,问宝玉:“可好些了?想什么吃,叫人往我那里取去。”接着,薛姨妈又来了.一时贾母又打发了人来.至掌灯时分,宝玉只喝了两口汤,便昏昏沉沉的睡去.接着,周瑞媳妇,吴新登媳妇,郑好时媳妇这几个有年纪常往来的,听见宝玉捱了打,也都进来.袭人忙迎出来,悄悄的笑道:“婶婶们来迟了一步,二爷才睡着了."说着,一面带他们到那边房里坐了,倒茶与他们吃.那几个媳妇子都悄悄的坐了一回,向袭人说:“等二爷醒了,你替我们说罢。

袭人答应了,送他们出去.刚要回来,只见王夫人使个婆子来,口称"太太叫一个跟二爷的人呢。”

【端木持易见解】

话说宝玉被打以后,其他人当着贾母王夫人的面,如何“灌水的灌水,打扇的打扇”,就不去细说了。

单说宝玉进了怡红院,贾母王夫人等去后,几个人陆续出场了。

袭人,流泪脱裤子;

宝钗,心疼拿丸药;

黛玉,却是无声无响的,看着宝玉哭。

然后你看,“二奶奶”凤姐嘘寒问暖来了。

接着,薛姨妈又来了.一时贾母又打发了人来

接着,周瑞媳妇,吴新登媳妇,郑好时媳妇这几个有年纪常往来的,听见宝玉捱了打,也都进来。

最后是王夫人来唤人查问。

你们看,各个人关心宝玉的方式,都不一样。

袭人是体贴,宝钗是实惠,黛玉是实心,凤姐是虚情,薛姨妈是过场,贾母是上心,周吴郑是礼仪;王夫人是挂心。

这差不多概括完了世界上的大多数的“关心”吧!

但真正的问题是,有几个人关注的是他的“心”?这么多人里,恐怕只有黛玉一个。

绝大多数人,看起来是“关心”,他们“关”的却是自己的“心”。关在你身上的,不过是他们的心罢了。

真正看重你的心思,你的心灵,你的心愿的,你的心情的,你的心志的,少之又少,甚至是几乎渺无一人。这个情况,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恐怕未来,也好不到哪里去。

“千金易得,知心难求”,真是千古一叹啊!

想明白这点,再去看看这个世界,还有几个,是真知你心,真关你心的人呢?

真要有那么一个,半个,你会像宝玉那样: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看了又看,然后“还欲看”,看个不够呢!

你们要是真体悟到了这个,免不了被逼到“遗世独立”的境地,四顾茫然起来。真要这样了,也不要怕。因为,人何必非要别人来知自己的心呢?

人这一辈子,虽然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但既无需哀叹人生之须臾,更无需羡慕长江之无穷,能娱己者方为大成熟

若能无求于外,不责于人,和光同尘,与时消息,虽寄身于天地,亦能游神于宇宙,顺道乎自然,不为人情世俗所困,逍遥终生,岂不快哉?岂不善哉?

若是放不下那些个人,那几分情,那就从心所欲,献身于心,心有所得,求仁得仁,死得其所,虽身没岂有何悔?

是放逐于天地,还是滚身于红尘,诸位各取所需即可。

我只指望,你们明白这些,不伤己心,就好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