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囤书囤课、囤衣服、囤卫生纸,囤了这么多年,你还没有长进吗?

 木林森说情感 2020-04-21

423阅读节临近,线上线下各平台都推出了从纸质书、电子书到各类网课的秒杀促销满减等大促活动,顺带的其他品类也借势营销,一片火热。朋友圈里的不同人群又开始晒起了各种买买买,收收收,拆拆拆的状态。囤书囤课囤衣服囤卫生纸,囤到根本停不下来,包括我自己也经常深陷其中而无法自拔。

囤书囤课、囤衣服、囤卫生纸,囤了这么多年,你还没有长进吗?

为什么有的人喜欢囤货?

很多人买的东只是一时喜欢,并不考虑产品的实用性和必要性,就是喜欢买买买,囤很多的货物。 我不禁好奇,明明有很多东西了,为什么我们还是喜欢不停的囤货?尤其是这种通过网购方式的囤货行为到底是因为什么?通过反思自己和观察朋友们的囤货行为,我发现大家囤货基本有以下几种原因。

1.表面上看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原因:

  • 商家的营销策略

表面上看基本都是受商家的营销策略刺激而产生囤货行为。比如新品上市、秒杀、限量、满减、优惠券等等各种促销方式的刺激,

  • 各种网购平台越来越精准化的产品推荐模式,

各种网购平台越来越精准化的产品推荐模式,让我们不经意间看到的似乎正好是我们需要的,于是我们便很容易就丧失了理智,对于各种产品越来越没有抵抗力了,总有各种理由下单。

  • 便捷的下单和配送模式

现在好多本地实体店也都开发或者入驻了线上购物平台,我们下单越来越简单便捷,轻轻一点,钱就出去了,配送速度超级快,尤其本地的电商,基本上都能保证当天送货上门。我们对这种花钱方式少了许多直观感受,似乎没有多少“肉疼”的感觉。再加上快捷的配送,越来越多的人钟爱网上购买各种物品。

囤书囤课、囤衣服、囤卫生纸,囤了这么多年,你还没有长进吗?

2.通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深层的心理需求:

  • 贪便宜心理

因为商家的各种打折促销满减等等各种活动,我们很容易从心理上就觉得产品确实很便宜,感觉很划算,于是产生了囤积物品的行为。

  • 从众心理

社会心理学家S·阿希(Asch·S·E)等人的研究与实验证实,群体成员的行为通常有跟从群体的倾向。当成员发现自己的意见和行为与群体不一致时,会产生紧张感,促使他与群体趋向一致。从众是在群体影响下放弃个人意见而与大家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行为。

同样,我们经常会发现办公室同事、自己的朋友圈总会有一段时间有一个产品很火,仿佛一夜之间,大家都在分享自己的使用心得。当一本新书上市之初,很多人会在朋友圈里放出新买的书,如果再加上一段历经波折的购买过程,然后我们就会看到下面很多人留言询问购买链接。这样的例子很多,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从众心理。

  • 安全感

有心理学家说,囤货主要是为了满足安全感。现实中当中很多人喜欢囤积不同的东西,囤书囤课、囤衣服、 囤卫生纸等等,当他们看到囤来的物品堆得满满当当时就会有一种安全感。这时候我们囤的不是东西,而是安全感。

囤书囤课、囤衣服、囤卫生纸,囤了这么多年,你还没有长进吗?

了解了囤货的原因,我们需要如何解决家里物品囤积如山的现状,并且避免再次盲目囤货的习惯呢?

看着堆得满满当当的囤积物,有时候连自己都头大的不知该如何收拾整理了。下面我将结合当下流行的“断舍离”理念,教大家整理和清理各种现有囤积物品,同时形成新的消费观念避免再次盲目囤积,从而解决这一问题。

1.将计划整理的空间内物品全部拿出来

在自己的计划时间内,从小单位入手,确定好可以完成的空间。将空间内的杂物全部清理出来,摆放在地面、桌子等水平位置,然后从高处对杂物总量进行俯瞰,做到心中有数。

2.扔掉“二八定律”中的那些属于“二”的物品

经济学上有个“巴莱多定律”,即公司80%销售额是由20%的员工创造的,80%的成果是在所花全部时间的%二十中产生的,等这些现象又简称28定律。

同样我们在收拾整理家务的同时也适用这一定律,我们居住空间里的东西80%是忘却物,目前在使用的东西只占了20%。因此我们需要对这些物品进行重新的思考,定位和处理。

比如我们堆开的那一堆物品里,首先就要将那些损坏的,弄脏的,不能食用的和已经被抛到脑后,将来也用不上的东西开始处理,留下那些还能用的,美味的和有吸引力的东西就好。

3. 以自我和当下以及自我与物品的“关联度”为评判标准,进行取舍

以自我·时间为判断基准的意思就是说,只需要考虑这个物品现在是不是对我有用。主要考虑两点,即现在、是否对我有用,强调的是以我为中心,以现在为时间点,对物品进行取舍。

物品与自己的关联度指的是,有的物品我们使用的频率很低,可能一年用上一次或者特殊的节日才会拿出来用,对于这些东西我们就不能只考虑使用频率,而要考虑到我们与它们之间的“关联度”来进行判断和取舍。

4.以“必要·合适·愉快”为标准进行取舍

这里主要是要遵循三个原则,及时的舍弃不需要的东西,不合适的东西和不愉快的东西。

不需要的东西,简单的说就是那些即使没有也不会发愁的东西。比如很少想起来用的手摇咖啡机,榨汁机。

不合适的东西主要指那些以前很重要,但是对现在的我不合适的东西。比如曾经热衷的收藏物、看了无数次仍难以读下去的图书等。

不愉快的东西指的是那些实用起来心情不太好的东西。比如不好吃却勉强吃的快过期零食、穿起来不舒服的鞋子等。

通过以上四点整理和分类,当我们将这些囤积物都一一摆放在眼前时,我们会有一个特别直观和真实的感受,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囤积行为。当我们了理解了整理学中同样适用的二八定律,以自我·时间为判断基准,考虑自身与物品的“关联度”,以“必要·合适·愉快”为标准进行取舍的方法后,我们就会逐渐有意识的控制自己面对诱惑的减少冲动购物,逐渐实现理性消费,较少囤积的习惯。

囤书囤课、囤衣服、囤卫生纸,囤了这么多年,你还没有长进吗?

结尾

意识到囤货的现象和本质后,当我们开始有意识用“断舍离”的方法来整理和清理那些物品时,一点点的改善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消费行为,从而精简自己的生活和环境。愿我们都能够斩断自己的过多物欲,舍弃那些无用的废物,脱离执念。真正解放自己,轻松生活。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