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联是:“井里蛤蟆穿绿袄”,求赐下联

 老鄧子 2020-04-21

对对联从古至今都非常受欢迎,在古代有很多风流倜傥的才子佳人。古代读书识字之人都非常喜欢用对对子,来与人比试学识。更有才子是靠对对子,赢得娇妻。如今很多人们喜欢听的段子里,也都是运用一些对联的形式表达出来。这种对联方式即搞笑又能简单明了的表达意思,很是受人们欢迎。

古代人们不仅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对,有的甚至现在都无人能对出。每一个经典的对联背后,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今天就跟大家讲两个古代经典的对联故事,与我一起走进对联的世界里吧。

第一个故事说的是,古代一个秀才,没事就爱出对子来彰显自己的才气。有些不识字的人,倒霉碰见他,便会被他出对子奚落一番,还无从反驳。一天赶集,他看见一个农民在卖花,花装在篮子里,有两蓝。于是他对对子的兴趣就来了,只见他摇头晃脑的走上前去说了一联:小篮也是篮,大篮也是篮,小蓝放在大篮里,两篮共一篮。

这次卖花的这农民可不一般,压根没瞧上秀才出这一联,张口便讽刺道:秀才也是才,棺材也是材,秀才放在棺材里,两材共一材。秀才听后,面红耳赤无言以对,偷偷的挤进人群,跑掉了。

第二个故事,讲的是明朝翰林大学士解缙。解缙自幼就很聪明,吟诗作对不在话下,为人刚正不阿。一次,李尚书连同几个权贵想要奚落一下解缙,他们不服解缙有如此高才。于是宴请解缙,之间展开了一场非常精彩的对联战,很是有意思。

解缙来到,刚入席。就有一权贵想嘲笑他的父母做豆腐,贫苦家庭,讽刺他是个穷秀才。便说:“今日不妨你以你父母的职业为题,出一对子”。解缙一听便知是嘲笑自己的,便吟道:肩挑日月上街卖;手把乾坤日夜磨。众人听罢皆拍手称绝,弄的那权贵哑口无言,坐立不安。

另一个权贵看见解缙穿着绿棉袄,便说:井里哈蟆穿绿袄。解缙一看那人穿红色棉袄,便说:锅中蛤蟆着红袍。这位权贵听后,内心暗叹这穷小子厉害:我把你比作活蛤蟆,你却把我比作死螃蟹。很是生气,却又无言以对,自认倒霉,闷声喝酒得了。由此看来,这一对联太经典了。

酒喝的差不多了,尚书还是不服气,又出一联。只见尚书手往天上一指道: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解缙听后,脚一跺说: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能弹!这口气直接压倒尚书。

酒足饭饱后,解缙挥毫舞墨写下: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大笑而去,留下众人瞠目结舌。

每一个对联都有多种对法,对联在古代作用还是很多的。对联对好了,就有可能升官。这里也想给大家出一联试试:纸上画龙龙不动。大家有什么好的下联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