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见始皇,他们俩的命运就决定了(上)

 雨霁槐荫1 2020-04-21

 邢学勇 出版达人 2020-04-21

秦始皇吞六合,统一八荒,史无前例,堪称千古第一帝。有两个人见到他,感慨不同,其结果天壤有别。那此二位是何人?

其一是大力士项羽,大名项籍,字羽,是原楚国贵族后裔。幼时不爱读书,又学剑术,不成,被叔父项梁责备。项羽说:“识字,记住名字就可以了;剑术也只能敌一人,都不值得学。我要学万人敌的本领。”于是项梁教他兵法,只学皮毛,又不学。之后因项梁杀人而避祸,带着项羽跑到会稽郡的吴县,今天的苏州市。项羽身高八尺,瞳仁双孔,仪表堂堂,力能扛鼎,英武过人,也很有人缘。秦始皇在东部巡游到会稽郡。秦始皇出行场面宏大,前呼后拥,旌旗蔽日,刀枪耀眼,数百车辆前后相继,浩浩荡荡,威风不可一世,好不热闹。项羽叔侄也去观看。项羽看到仪仗如此庞大,阵势如此豪华,秦始皇威风八面,地位如此显赫,脱口而出: “彼可取而代也!”。我要取代他,多霸气,多豪横!吓得项梁赶紧捂住项羽的嘴,匆匆离去。

同样是看到秦始皇,说了不一样的话,他就是刘邦。刘邦,字季,沛郡丰邑县中阳里人(今江苏丰县),出身农民,曾为泗水亭长。据说刘邦长相奇特,高鼻梁,一脸漂亮的胡须,一副龙脸状,占相面之人说他,面相奇绝,贵不可言。刘邦为人豁达,喜欢施舍,常常周济贫困之人。一次到京城咸阳出差,看到了秦始皇,感叹道:“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看到了同一个人,但感想却不同。项羽想“取而代之”,刘邦是“当如此”,从中可以看出二人的性格特点及志向兴趣。项羽,直接是“代”之,即取代,把秦始皇杀掉,自己当皇帝,干脆直接,不能不说项羽有豪气干云、无畏天下的非凡志向,然而也暴露了他简单粗暴、刚愎自用的性格弱点。刘邦看到一统华夏的大英雄秦始皇,心中佩服,认为有志男儿“当如此”,应当向始皇学习。显示了刘邦善于学习他人,向有长处的人学习,踏实努力,虚怀若谷,日后也会成就一番事业。同时也表明刘邦有志向,不甘做平常人,要做大丈夫、大英雄的理想;同时刘邦性格不张狂,不浮躁,待人宽和,没想直接杀而代之,其行为更容易被人接受。

历史就是这么机缘巧合。秦朝灭亡,把刘邦和项羽推上了历史舞台。为争霸天下,他们开始了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开始刘邦实力弱小,势力远不如项羽。然而,历史的结局又往往出人意料,项羽败北,自刎乌江。天下归刘,汉朝开始。

 历史的发展有偶然性因素,更有必然性因素。刘邦之所以能战胜项羽,也有必然的原因。概言之,刘邦有五胜之因,项羽有五败之果。先分析如下:

第一,用人方面。刘邦自己分析取得天下的原因时就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可见刘邦作为一代英主,不仅能识人,还善于用人,用其所长,为己所用。刘邦身边不但有像“人杰”,张良、萧何、韩信、陈平这样世间大才,还有曹参、樊哙、周勃、灌婴、夏侯婴等忠心耿耿的猛将,可谓人才济济,智勇双全,刘邦焉有不胜之理?!而项羽仅仅一个智囊范增还不能用,焉有不败之理!

值得一提的是韩信、陈平原是项羽部下,反为刘邦所重用,更说明项羽不识人、不用贤。

第二,待人处世方面。尤其是对待俘虏和占领区的态度,项羽就是两点:坑杀和屠城。读《史记·项羽本纪》,“坑杀、屠城、烹”字眼,充斥满篇。项羽随叔父项梁起事时一人狂杀100多人,攻占城阳又屠城;取得巨鹿大捷,不是安抚降卒,而是全部坑杀,达20多万!本来刘邦进入咸阳,实行约法三章,安抚了秦朝遗老遗少,双方非常满意。然而,鸿门宴后项羽进入咸阳,直接屠戮全城,连已经投降的秦王子婴也杀掉;一把大火烧掉秦朝宫室,大火三月不熄;这还不算,还像强盗一样,还想劫掠了秦朝金银珠宝和妇女带回老家。 

  又一例:齐王田荣反叛项羽,项羽来平叛。当地人厌恶连年征战,杀了田荣。结果到达齐地,项羽不仅烧杀抢劫,掳掠老幼妇女;而且坑杀士卒,毁坏城池,使齐地成为一片焦土。令人发指的暴行,激起齐人的反抗,聚集起来共同抗击楚军。

当时秦朝始皇在位时,全国人口3000万左右。历经秦末农民起义和刘项争霸战,汉朝初期人口仅剩1500万了。人口锐减幅度如此之大,与项羽视人如草芥、杀人如麻不无关系!

项羽处事简单粗暴,对反叛者只有除之而后快。相比来说,刘邦则实行安抚降卒,对叛变的人只要诚意归顺,都能以礼相待。像魏王豹反复无常,多次归顺,又多次反叛刘邦,刘邦还让他与周苛等人守卫重镇荥阳。项羽死后,对项氏家族,刘邦不加杀戮,并封侯赐姓,极力维护。这样以来,拥戴刘邦的人越来越多,反叛项羽的人也越来越多,刘邦势力越来越大,战胜项羽就在旦夕之间啦。

第三,纳谏方面。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只有善于纳谏才能避免犯错误或少犯错。刘邦善于听取不同意见,能择善而从之。鸿门宴前,项羽欲打垮刘邦。刘邦就听取张良之计,结好项伯,以为内应;主动认错,打消项羽顾虑;樊哙机智救主,使刘邦脱险。就在鸿门宴上,范增妄图抓住机会使用“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杀掉刘邦,是最省力最简单的方式,但项羽被刘邦假意认错所蒙骗,认为刘邦不敢反叛他。如果项羽采纳范增建议,杀了刘邦,那历史可能会改写了。

另一个事例:一个谋士劝说项羽在关中建都,他回答:“富贵了不回归故乡,就像穿了锦绣华丽衣服在黑夜里行走(锦衣夜行),谁能看见啊?”这个人叹道,人说楚国人像是猴子带了人的帽子(沐猴而冠),果真如此啊!项羽大怒,直接把这个谋士扔到锅里煮了!项羽何岂残忍,刚愎自用,不用人谋,听不得不同意见,焉能不败?!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