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我们遇到胃糜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

 亲阳曾子 2020-04-21
当我们遇到胃糜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疾病引起的“胃酸上泛”,“胃脘灼痛”,“胃中空虚”,“时作时止”等中医称为“反酸、嘈杂”的症状时。
有时,我们受到西医的影响,会用到一些中医的制酸剂,例如,瓦楞子,海蛤壳,海螵蛸,牡蛎等等,将这一类中药,取其一两种,打成细末,倒入中药汤液中,有收敛固涩,制酸止痛的作用,有助于伤口的恢复。
这类中药若用得及时,和铝碳酸镁这类中和胃酸的药物,或泮托拉唑等抑制胃酸分泌的质子泵抑制剂一样,能迅速地抑酸止痛。
但若指望用它们就能把胃病治好,则会失望而归。
长期使用抑制胃酸的药物,有可能导致胃酸的分泌失去平衡,胃黏膜萎缩,患者胃脘反酸,灼痛等症状或许会减轻,可胃脘胀满不适,消化不良,大便干燥难解等症状会随之而来。
所以,使用制酸剂应中病即止,待患者反酸,灼热减轻后,最好逐渐将海螵蛸,瓦楞子等药物减量,后期主要通过用半夏泻心汤等方药,加上白芨进行调理。
白芨虽非制酸药物,亦能促进伤口的恢复,它的功效是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它是通过推陈致新的方式来帮助胃脘恢复正常,具有类似作用的药物还有熟大黄粉,当然,熟大黄粉更适用于湿热较重,舌苔黄腻的患者。
总之,我们调理脾胃的目的,不是见酸止酸,而是要恢复脾胃气机的升降,恢复脾胃的正常功能,这是我们需要铭记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