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翼奇 字羽之,原名萧佛寿,祖籍福建省南安县,1942年生于厦门市,现居杭州。中国当代古典文学家,骈文、诗词家,楹联家,书法家。《诗刊》2016年度陈子昂诗歌奖获得者,2014年中国楹联十杰之一,曾参与《汉语大词典》编纂工作,任浙江古籍出版社副总编辑兼《作文报》总编辑等,受聘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客座教授。现为中国辞赋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辞赋学会、浙江省楹联研究会名誉会长,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顾问,西泠印社社员。著有《绿痕庐诗话·绿痕庐吟稿》等。  临海杨叔威先生有《伊人》七绝:“当年车铎记丁东,只惜蓬山路未通。此际重逢疑梦寐,伊人成媪我成翁。”白居易亦有《逢旧》七绝:“我梳白发添新恨,君扫蛾眉减旧容。应被旁人怪惆怅,少年离别老相逢。”古今同一感慨。然二诗比较,觉杨叔威先生一首更蕴藉。先生丁丑夏赐寄其《湖海楼吟稿》,集中佳作甚夥,洵老于斫轮者。沈念驹兄诵其岳父江白山先生(中学老教师)“文化大革命”中诗,有“茫茫心事群山外,独倚羊栏看楚骚”之句,前人安得有此境!别林斯基谓“当代性”为诗之一大要素,江翁之句有焉。《汉语大词典》释黄滔《遇罗员外衮》七律颈联“绮园难贮林栖意,班马须持笔削权”之“绮园”为“美丽的花园”,恐非是。“绮园”与“班马”(班固、司马迁)对文,似为“商山四皓”中绮里季与东园公之合称。此二人合称常作“园绮”,如“聊附邹枚客,敢希园绮贤”(司马光《又和六日四老会》)、“尚留园绮迹,终古重山阿”(顾炎武《关中杂诗》)。黄诗作“绮园”,盖以就律。或者《汉语大词典》之释是,而借义乎“绮(绮里季)”“园(东园公)”以与“班马”活对,亦是一说。姑录此以质高明。予从事于古籍整理出版,事属文化积累,为人作嫁,与古为徒。戊辰、己巳间,出书业推行承包,予供职之古籍出版社亦作此议。自惟一介书痴,实非其选,诚惶诚恐,竟形诸梦寐。有纪梦诗云:“梦中我非我,惶恐试承包。忽地腰缠富,居然手段高。合资邀美日,决策聘萧曹。不是妻摇醒,东瀛走一遭。”末联盖写梦中方欲赴日本洽谈出版业务,喜动行旌,呓语咿唔,被内子推呼而醒也。诗成,为友人诵之,友人怂予续作一律。予谓梦不可续,诗则姑续之,如下:“断梦今宵续,云车落羽田(东京机场名)。栗原迎上客,松坂款华筵。银座金为地,樱花锦作天。归来三大件,夸示镜台前。”读者无不失笑。友生何钟嘉独谓:“先生续作之诗虽一时游戏笔墨,然摹写一种国人心态,甚为传神,实亦讽世之作也。”壬申秋,永嘉王逊庵敬身先生谢世,予挽以联曰:“高会昔登堂,玉屑亲聆,春风坐我红泥寺;遗编犹在案,金针从度,秋雨思公黄叶村。”徂冬,被邀参与纪念徐映璞先生百龄诞辰,又撰一长联申孺慕之意曰:“经史闳通,医易亦臻能事,更说佛谈玄筹河论艺多方,人借少陵言,先生有才过屈宋;诗文沈博,志记尤擅胜场,读烂柯玲珑法华云居诸稿,我思大苏语,故乡无此好湖山。”张炎《琐窗寒》,为悼碧山而赋者,起句“断碧分山”,许昂霄《词综偶评》谓:“隐藏‘碧山’二字,偶然弄巧,诗家亦有此例。”予咏前苏政局《减字木兰花》首句“回戈飘叶”,隐变局前后二政首译名(戈尔巴乔夫、叶利钦)首字,即用此法。张炎号玉田,其《祝英台近·与周草窗话旧》有“玉老田荒”之句,自伤迟暮,亦隐“玉田”二字。其《解连环·拜陈西麓墓》云:“日冷湖阴。”亦与“断碧分山”一法,盖陈允平(西麓)词集名《日湖渔唱》。又,《声声慢·题吴梦窗遗笔》,中云:“浑疑夜窗梦蝶,到如今、犹宿花阴。”《清平乐·题(陆)处梅家藏所南翁画兰》云:“要与闲梅相处,孤山山下人家”,皆属此类。东坡大手笔,亦尝于此“偶然弄巧”,其为妓名鲁生者题扇云:“鱼吹细浪歌摇日。”以“鱼”“日”合为“鲁”字;所作《秋阳赋》云:“宅于不土之里,而咏无言之诗。”则隐赵令畤之“畤”字。(“不土之里”为“田”,“无言之诗”为“寺”。)其自钱塘被召还过京口与郡宴时戏作之《减字木兰花》:“郑庄好客,容我樽前先堕帻。落笔生风,籍籍声名不负公。 高山白早,莹骨球肌那能老。从此南徐,良夜清风月满湖。”似写郡宴,实寓座中二营妓郑容、高莹一求落籍、一求从良之事。(句首隐“郑容落籍,高莹从良”八字。)读台湾张晓风女士散文集,其序文用后主词句“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家国”作“家园”,不知手民之误,抑作者故改?又用清人句“柳絮飞来片片红”,前四字亦乙为“飞来柳絮”,想手民当不至误排,作者亦非有意乙转,盖于平仄不曾留意而误。《地气》一文,篇末云:“想出‘地气’那两字的人,是一个诗人。”似未知张九龄即有“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句。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称陈陶《陇西行》“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云:“用意工妙至此,可谓绝唱矣。”然又云:“惜为前二句所累,筋骨毕露,令人厌憎。”按七绝之法,往往三 四见意,因亦为佳句警语之所从出,一二句多用常语、浅语,虽平淡无奇,要亦不可或缺。王氏此论殊未公,犹笑话所云早知第三碗饭吃饱可不吃第一碗第二碗者也。王昌龄“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固妙,然必先有“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云云始有起处。苟如弇州所言,则此二句之平浅,较“正是桃红柳绿天,老夫人移步出堂前”亦仅稍胜而已,何足道之?绝句一二句但平平出之,三四方见作意。如《小说旧闻》记隋薛道衡使陈时,为《人日诗》,一二句云:“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南人嗤之,曰:“是底言也!谁谓此虏解作诗?”及三四句出,云:“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乃喜曰:“名下固无虚士!”又如《春渚纪闻》记东坡一事,亦颇类薛。东坡在黄州日,每有燕集,醉墨淋漓,不惜与人,甚至营妓、侍者,亦为题扇书带,独有李琪者未尝获东坡赐书。至东坡将移官,祖饯酒酣时,琪始奉觞再拜,取领巾乞书。东坡一二句云:“东坡七载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琪。”坐客见之皆相谓语似凡易。及继书三四句:“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留诗。”一座始为之击节。明边贡《常娥》云:“月宫秋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自攀。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三四曲折有味,且亦是一种对仗。明人陈颢题《枇杷山鸟图》诗云:“卢橘垂黄雨满枝,山禽饱啄已多时。那知岁晏空林里,竹实萧疏凤亦饥。”曩曾戏作《卖书歌》赠毛谷风兄,中有句云:“曼倩长身恒苦饥,无数侏儒饱欲死。”与陈所题意同,渠以鸟喻人,予以史感时,皆见于不言之表。多情岁月,曾遇人如玉。无端误了三生约,于今双鬓飘雪。江干依旧清秋,栏杆倚遍西楼。几度斜阳人散,绿波无语东流。“说”平读如今音。某专题节目评述温州改革开放成就,有“二十年沧海横流”之语,殆撰稿者不知“沧海横流”为贬义成语,而播音者仍慷慨诵之。漫讶天堂成地狱,某专题节目采访西湖之境外游客,有“地域宽广”之语,荧屏字幕竟误“域”为“狱”。细思包拯是阎罗。某节目介绍合肥包公祠,有“包公原名包拯”一语。“原”字多余,因包公并无别的“现名”。旧说包公在阴间为阎君,或可为“现名”乎?某电视台播放湖州新诗人柯平访谈节目。柯平慨叹新诗得不到支持,诗人们“只好作鸟兽散了”,荧屏字幕误为“作鸟兽算了”。读东遨兄选评百家诗词及与夫人周燕婷(唐婉清)合集《画眉深浅》漫成四截句小楼周刊投稿格式,例: 重游盖竹山 章雪芳(浙江) 山盖青青竹,风描水墨图。 孤身随细雨,踩痛落花无。 声明:部分图片仅为欣赏、交流、分享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在《小楼听雨诗刊》公众号发布的作品,同时会在【百度】【今日头条】【华人号】【都市头条】【搜狐网】【凤凰新闻网】【UC浏览器】【天天快报】【腾讯新闻】【QQ浏览器】【QQ看点】【360图书馆】【都市头条】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作者自行关注并查收!!! 检索更多作者请点击下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