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郁氏文化】二姐带我看戏 (文/张垣)

 百年yesuo 2020-04-22
郁氏文化

二姐带我看戏

/张垣

二姐走了,到另一个世界去陪伴父母去了,我送了一副藏头嵌名联哀悼她:翠鸟高飞入天堂;兰韵溢香留家园。挂在她的灵堂,受到亲朋好友的赞许。

二姐翠兰生于1940年,长我三岁,她头脑灵清,思路敏捷,如百灵鸟一样,能说会道,喜欢看戏,我也沾了光。记得小时候,她不但带我看草台班的戏,还领我到她的夜校里学唱戏。

上世纪50年代初,国家颁布了第一部《婚姻法》,接着越剧开篇《婚姻曲》应运而生,夜校老师与时俱进教唱此曲,我也跟着二姐鹦鹉学舌,荒腔走板学唱,在回家的路上,二姐趁热打铁一句句教我,一路上哼哼唱唱,一直唱到家门口,蛮开心的。

几个回合的教唱,“红太阳,当空照,五星红旗迎风飘,敲锣打鼓连天响,秧歌莲湘齐欢笑”的曲子,我也能独立哼唱。二姐鼓励我唱给父母听,唱给父老乡亲听,表扬我聪明,使我受到锻炼,不再扭扭捏捏怕难为情。她还告诉我这个曲子是上海的戚雅仙首唱的,说这是戚派,不知不觉使我长了知识。

那时,农村的业余剧团常常配合中心运动编演小戏,二姐一听到有演出活动,就带我到南村北埭去看戏,还为我讲剧情,话戏中人物形象,讲演员的台前幕后轶事,非常有趣。

记得一出越剧小戏《退婚风波》,二姐带我追南追北连看了好几场,一边看一边告诉我,那个穿淡士林大襟褂、摇着芭蕉最先上场的演员叫蒋莲芳,她演的老太太一开唱就是“六月天气闷得慌,村里走出我永兰娘”,这两句是交待时间和人物的。她说这个老太太有点老思想,女儿永兰的对象周庆祥是高中生,她对此婚姻表示赞成,谁知她的未来女婿响应党的号召,高中毕业后回乡建设新农村,她就看不起农民,一再劝女儿退婚,是戏里女主角永兰的对立面。

二姐告诉我演永兰的陈建英是主角,她联合虞嘉瑞扮的未婚夫周庆祥,既针锋相对举行思想交锋,又通情达理与母亲开展谈心活动,双管齐下,终于做通了老太太的思想工作,宣传了高中生务农光荣的道理,结果还是圆满的。我看了此戏,也受到了教育,从小确立了劳动光荣,热爱农村的思想,同时也学会了此戏中的几段唱。现在想来,我后来成为铁杆戏迷,与二姐的启蒙息息相关。

二姐看戏,还能以戏词说理。记得当年看了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后,她对祝英台的“男儿固须经书读,女孩儿读书也应该”特别赞赏,联想到自己只上了半年学就被父亲安排带弟弟而辍学的往事,就理直气壮地把此台词与父亲论理,一向有“父道尊严”思想的父亲,也只得以“我们要去挣工分,弟弟没人带耽误了你”赔不是,以后父亲特别支持二姐上夜校,还买了一只手电筒为她开绿灯。

已经是初中生的我,也受到感动,还与二姐结为“包教包学”对子,抽闲为她扫盲,终于在1958年夏天经过教育部门的考试,宣布二姐脱盲,她的那张识字证书上还写着扫盲老师我的姓名呢!

二姐识字也派到了用场,她看电视戏曲片,不管南腔还是北调,她都能凭借字幕听懂看懂。有时母亲到她家,她陪母亲看戏曲频道的戏,常常为母亲做讲解员,怪不得母亲口口声声夸她是张家三姐妹中的“女秀才”。

1985年,我在学校创办了补天戏曲社,主编了社刊《补天戏苑》,每当报纸出版,我就送给她阅读,她非常爱看,头头是道地讲给姐夫听,因此姐夫也成为《补天戏苑》的热心读者。现在二姐走了,我不烧纸钱,而烧了几张我亲手编辑的戏报祭奠她,以慰九泉之下的二姐英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