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肖文飞:刘备双耳垂肩与书法的关系 | 大米艺术

 阿胜的艺术世界 2020-04-22

文 / 肖文飞

肖老师这几年做得最为被人熟知的一件事情,要算他的杖藜书院了,他从一个文人,悠游于书法,再到书法教育,各方面均取得了很丰硕的成果。

早年他读本科时就获计算数学、汉语言文学理、文双学士学位,数学思维锻炼了他的联想力和精微事物的敏感度,汉语言文学的专研让他在文学领域游刃有余,这是其他书法家所不能比拟的。他的书法以诗人的情怀沉潜,又以智者的行藏体悟,而他的表达却是其轩昂内心的持守:工致、萧散,并有一丝孤傲,以及缘于书生意气的挥洒。
 
作为一个书者,他有着学者的姿态,不断吸纳和研究,除了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迥异的书法形式,也在书法教育上开始探求一种学理上的升华。然不管外界怎么变化,世风怎样摇荡,他都坚持自己的路,用自己的个性来体悟古人,关照当下。可以说,他是一个用一生来托付书法的人!
——主持人 施晗 

刘备双耳垂肩与书法的关系

——谈书法中的古拙

肖文飞

(根据讲课录音整理)

大家好,很高兴能有机会一起交流书法。关于书法,要讲的太多,笔法、结构、章法、审美趣味等等。今天我主要讲结构里一个小的知识点,希望能够讲深入,讲透。

一、由刘备的形象引出的书法古拙审美话题

今天这个话题由刘备这个形象展开。刘备是《三国演义》重点塑造的正面形象,出场是怎么样介绍的呢? “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

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这样一种性格,什么样的形象才能合适呢?是像水浒传里面鼓上蚤时迁那种尖嘴猴腮的,还是像现在年轻人喜欢的这种小鲜肉的形象呢?

“生得身长八尺,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咋一看,在现实当中,这不就是大猩猩么?!但在艺术作品中,却认为只有这种奇古的形象,才匹配皇室正统血脉——刘皇叔这样的一种身份,才符合宽和寡言、沉得住气、有大志这样的一种德行

阎立本《步辇图》局部

无独有偶,这样的形象也存在于中国绘画中。

这是唐代的阎立本《步辇图》里面的一个局部,记录的是吐蕃王松赞干布仰慕大唐文明,派使者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中心人物当然是唐太宗。大家发现没有,唐太宗的形象,与其他人物相比,头大身小,比例非常不协调。把皇帝画得如此失真,按理来说是要杀头的。但事实是,唐太宗欣然接受了这个形象,否则就不会有这件名画流传下来。后来,阎立本还被拔擢为右相,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画家所未曾梦见的高位。

贯休《罗汉图卷》(局部)

这是唐末五代贯休的《罗汉图》,这个耳朵画得有意思,特别长,特别大,但是离刘备的两耳垂肩还是有点距离,头凹凹凸凸,脸也古里古怪,沟壑纵横,又丑又脏,这样的人物如果出现在现实当中,多半不讨大众喜欢。

陈洪绶《隐居十六观·品梵》
陈洪绶《隐居十六观·孤往》

以上是明代大画家陈洪绶画的高士或者罗汉,也是脑袋大身子小,同样大的还有耳朵。

这样的形象,在中国文学和绘画作品中大量出现,如果按西方科学的人体比例来作为评判标准的话,可谓一塌糊涂。但是中国文学和绘画却不断出现这种不合常规的形象,深层次背后,却是寄托着中国人的一种审美理想,即对奇古、古拙风格的追求,所谓奇,即是与众不同,所谓拙,即是头大身小,重心下移,而这被认为是有古意的表现,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种非常高级的审美趣味,只赋予宽厚仁和、大巧若拙、修行高深者。外表符不符合人体的结构比例,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呈现出一种内在的精神品格气质。这涉及到中国的哲学美学,比如,庄子就塑造了许多这样的人物,以表达他的哲学思想。

前面讲的都是人物,书法中又是如何去表现这样一种奇古或古拙的审美趣味呢?这种趣味是通过怎样的一种艺术语言、通过怎样的一种造型去表现呢?

我们来做一个梳理。

散氏盘

这是《散氏盘》,它的结构造型,其实就跟我们前面描述的人物形象如出一辙,都是同样的原理,上大下小,上宽下窄,上放下收,形成成一种古拙的味道

开通褒斜道

《开通褒斜道》,既大气磅礴,又非常古拙。比如这个“蜀”,上面这个“四”,写得大, “郡”右边的“耳”偏旁,写得同样大,那一竖出来得很短,就是要把这个重心压低。

上面的这些图片,只要是接触书法时间长点的,应该都是耳熟能详,《张迁碑》、《爨宝子》、《好大王》、《泰山金刚经》、颜真卿《麻姑仙坛记》,它们总体的风格都是趋于古拙一路,而且这种审美趣味,在唐以前的比例是比较高的。像《张迁碑》,一般人可能接受不了,大脑袋、短身子,在现实生活中,这不就是残障人士么?但在中国传统审美当中,这种形象包含古拙朴厚的趣味,憨头憨脑,讷于言,却具有大智慧
 
唐以后,这样的结构方式就少了,但还是有一些天才的书法家,凭着自己的敏锐,能够捕捉到这种古拙的气息,取的前述例举名碑名帖的结构,比如王宠、黄道周、傅山、八大山人的书法,与我们所看到的娟秀流美一路的帖学风格就很不一样。

王宠

 

黄道周

傅山

八大山人

中山王铭文

曹全碑

张猛龙

欧阳询

灵飞经

秀一路的风格有没有呢,也有。战国时期,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字体系,有的拙朴,有的宽博的,有的秀美,体现出不同的审美趣味。像《中山王铭文》就非常的秀,重心比较高,上面收得比较紧,下面尽量舒展。《曹全碑》也是这样的。后来的《张猛龙》、欧阳询、《灵飞经》都这样。当然,秀也有很多种,比如雄秀、娟秀、隽秀等等,这种秀的审美唐以后慢慢成为主流,相反地,像《散氏盘》《开通褒斜道》这种大巧若拙、大朴不雕的审美,慢慢的就弱化了。

所以,我总有种感觉,唐以前,是偏重于男性的艺术,而唐以后,是偏重于女性的艺术,当然,我这里并不对两种风格趣味作高下的判断。

这里我对两组概念做一个简单阐述:古与今,拙与秀。

古与今:平画宽结与斜画紧结

我们经常说“古今之分”,这个“古”跟“今”到底是通过什么来体现的?我是这样理解的,单从造型上来看,与前代传统的关系越密切,那么就越有古意,比如你写的诗歌,与《诗经》的风格很接近,我们会说很有古风。因为与源头的关系比较密切,所以自然就有“古”的这样一个特征。相反的,如果与前代传统的关联越来越弱,那么表现出来的味道,就是一种“今”

怎样在结构上面判断这样一个古今?这里有两个字,一个是左边的“古”字,从《西狭颂》里提取出来,右边这个字是“蒸”,从欧阳询《九成宫》里提取出来的。看隶书这个“古”,我们会觉得很有古意,看这个“蒸”,就觉得比较“今”。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这就是结构上“平画宽结”和“斜画紧结”所造成的。

何谓“平画宽结”?所谓“平”,横画要写平。隶书基本上是横平竖直,即使波画有起伏,但如果在它的最低点画条线,基本上也是水平;所谓“宽”,即强调横式,左右伸展,横向开张,字形扁宽,而且没有中心聚拢点。这就是汉隶的传统,凌空欲飞,飘逸洒脱,很有“大风起兮云飞扬”的气势!相反,到了后来成熟的楷书,字形上就开始斜画紧结了,什么意思?横画开始往右上角倾斜,字形狭长,而且开始有一个明显的中心聚拢点。像这个“蒸”字,它就有一个明显的中心聚拢点,也就是说,它开始往四周伸胳膊伸腿。这个就是唐以前与唐以后结构的变化趋势之一。

前面说过,这个古意就是跟前代联系的密切性。楷书是从隶书慢慢演变过来的,这个过程有几百年的历史,从平画宽结到平画紧结、斜画宽结,最后到斜画紧结。最终,成熟的楷书完全与隶书的结构方式脱离,自成一个系统。这就是一个在结构上与前代的关联性越来越弱,古意慢慢消失的过程。

 

拙与秀:重心的低与高

“拙与秀”又是怎么样体现的呢?其实就是重心高低的问题:重心低它就拙,重心高它就秀。比如我们左边看到的,是卖炊饼武大郎的舞台形象,腿特别短,重心低,拙。相反的,右边这个模特(很想找一个潘金莲啊,但是不好找),非常高挑,因为腿特别长,重心上移,秀。

 

 “古”与“今”, “拙”与“秀”,以唐为一个分水岭,关于这个话题,大家可以看我原来写过的两篇微信文章(详看文末),作为今天讲座的补充。

这里面我也挑了一些唐以前跟唐以后的字,作一个对比,明显的发现,唐以前的字,那种古拙大气宽博的气息扑面而来,但是到了唐以后,字的重心慢慢的开始提高,而且横画也开始往右上角倾斜,巧的成分开始多起来,开始伸胳膊伸腿,古拙大气宽博的感觉慢慢就弱了。比如对比赵孟頫写的“菩萨”跟《泰山金刚经》里的“菩萨”,赵孟頫中宫收紧以及横画右上斜的特点,相对于与他同时代的人来说,还不是特别明显,他还是有一种宽博之气,但如果跟《泰山金刚经》比的话,那种宽博大气,那种古拙的意味,还是相差很多。大家比较一下,哪个更像真菩萨?

钟繇宣示表

王羲之黄庭经

王献之洛神赋

当然,“古”“今”也是相对的,比如说,孙过庭的《书谱》,就在钟繇、王羲之、王献之三者之间做了一个分别:王羲之与钟繇比,那王羲之是“今”,钟繇是“古”;而王羲之跟王献之比,王羲之又是“古”,王献之又是“今”。“古今”的差别,有时候大家可能只停留在一种概念上,怎么通过具体的作品去感知,去发现?我们可以把三件他们的作品放在一块做一个对比,就会发现,孙过庭此言不虚也!

 

钟繇、王羲之、王献之比较

右边是钟繇的《宣示表》,中间是王羲之的《黄庭经》,左边是王献之的《洛神赋》,通过比较就会发现,钟繇的字最扁,横画最平,平画宽结的特点在三人当中最明显,而且下半部分收的紧,重心低;王羲之居中,相比钟繇,重心开始提高,横画倾斜度又大一些,中宫收紧较钟繇明显,字形也开始往纵向拉长;到了王献之,那就更明显了,不管是斜度也好,字形的长度也好,还有中宫收紧的特点也好,比王羲之又更进了一步。

“古”“今”的差别就这样一点点具体的呈现出来。

二、怎么把握书法中的古拙——由几种帖的对比展开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喜欢用对比法,这样效率会非常高。

我们先从篆书开始,拿《散氏盘》与《中山铭》作对比,它们完全就是走两个极端:《散氏盘》朴拙,上面大,下面小;而《中山王铭文》比较秀,下半部分尽量的舒展。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我们平时的思维惯性太强大,都是建立在唐以后的这样一种结构认知上。当代很多人临《散氏盘》,一不留神就把古拙的大篆临成纤秀的小篆了,该压紧的地方压不紧,该松开的地方松不开。有时候就差那么一点点,比如说《散氏盘》的这个“中”,我当学生的时候,老师就给下套儿:同学们,来来来,临一下这个“中”,一不留神就把那一竖的下面就写长了,因为在我们的认知里,这个竖,就是上面短,下面长!用笔跟结构,用笔明白了,你还要不断的练习,没有几个月还真掌握不了!而结构,就是一个观念的问题,观念解决了,马上就可以在手底下呈现

  《张迁碑》VS《曹全碑》

《张迁碑》与《曹全碑》也是如此。《张迁》古拙,上面大下面小,上面放下面收,就像一个头大身小的残障者,但是别小看,就像我们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就像我们的曾翔老师,是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是有大智慧的人!而《曹全碑》,下半部分尽量的舒展,长着两条大美腿,尽量地迈开,像不像美女啊,形成一个重心上移秀的结构特征。

《爨宝子》VS 褚遂良《倪宽赞》

《麻姑仙坛记》VS《九成宫》

前面的我们做了篆书和隶书的对比,然后接下来是两种楷书的对比。把图一贴出来,大家应该就明白,不用说。我重点讲讲颜真卿的这个“华”字,这个“华”字,我在课堂上也给同学做过练习,但是十有八九啊,都会把中间那一竖写长,这一长,就把这么一个高古,这么有味道的字写砸了,痛心疾首啊!正好前段时间,一个同学也写了这个字,我也把它贴出来做一个对比。

不跟原帖做对比,我们觉得写得挺好了。但是一对比,大家就发现问题所在:第一,把字写长了,颜真卿的字相对比较扁,趋于方正;第二个,重心提高了,问题就在那一竖,明显比原来要长很多。它弱化了原帖的那种宽博古拙的味道。有时候我们不要太相信自己的眼睛,眼睛往往被我们的思维定式所蒙蔽,关键还不自知,感觉良好。

 八大山人 VS 董其昌

这样的比较还可以移植到行草书当中,比如八大的古拙与董其昌的灵秀,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结构方面同理,一个重心高,一个重心低,一个横画比较平,一个横画倾斜,一个内部空间撑得很开,一个内部空间收得较紧。

八大早年就学的地地道道的董其昌,有时候在拍卖会,或翻作品集,啊?!这怎么是八大呢?这不是董其昌吗?可是到了晚年,可能是六十几岁,整个的风格面貌完全颠了一个个。这个确实是个值得去深究的一个现象,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事件,或者到底是一中什么样的思维,触发了八大山人的巨变?!如果八大一直停留在模拟董其昌的层面,历史上也就不会有八大这么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了。

通过这几种帖的对比,我来总结一下,在临帖过程当中,怎么去把握结构特征呢?

第一,不要一上来就去关注那些细枝末节,而是要在整体上对其风格作一个把握,在这个前提之下,再来进行具体的学习,那么你就是有的放矢,结构特征才能抓得准。

第二,怎么样高效的学习?大家发现没有,在这么短短的十来分钟,通过对比,以——“拙”与“秀”为线索,从篆书到楷书到行草书,把上下几千年,书法中分别具有这两种主要结构特征的经典都清晰地串了起来!这样的学习,效率是不是非常的高?!有的人可能会较劲,我就不信邪,我就喜欢颜真卿,一辈子只盯着颜真卿写,五年不行十年,十年不行二十年,二十年不行就一辈子!我还真敢说,你就是写不出来!因为你是孤立地去看颜真卿,而不能在整个大的书法背景之下,去看这样一种结构方式在整个书法的渊源流变当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环节,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这就是“源”与“流”的问题,把这个理清楚了,思路就会非常的清晰,就知道如何从历史链条中生发,并最终也成为书法历史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这样的一个比较,我们还可以做下去。通过这样的比对,“拙”与“秀”的结构特征就会非常清晰,以后临帖就可以以这种思路去切入。在我看来, “平、宽、横“与”斜、紧、纵”,这六个字已经道尽了中国书法结构的奥秘,后世的书法,无外乎就在这六种状态的排列组合中打转转而已,当然,不同的排列组合会呈现不同的审美趣味。

第三,临帖时,不要过于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对于普通大众,从小接触的就是印刷体、美术字,结构上是唐以后中宫收紧、重心上提、比较秀美的结构形态,审美趣味基本上都是均匀、对称、漂亮,这种结构认知,潜移默化,根深蒂固,我们的书法学习,不自觉的就会受这种惯性的影响,设想一下,如果我们一睁眼,看到的就是经典作品,则断不会形成这样的惯性!

在这种惯性之下,大多数人临帖,都会做一种匀化的处理,什么叫匀化呢?也就是说,字帖本身写的长的写短一点,短的写长一点,粗的写细点,细的写粗点,不是往字帖总体结构特征提示的方向强化,而是往这个字帖提示的方向弱化,所以大多数人的字都写得非常平庸,没有什么太高的辨识度。大师们不这样,他们走两极,特点非常的鲜明,辨识度特别高。

前面讲的那些字,大家如果不信,即使提示了,再去写,还会犯同样的错误。这样的一种观念,需要在不断的强化训练,才能扭转过来。我的观点,宁可往字帖总体结构特征提示的方向强化,也不能往字帖提示的方向弱化,这样,你写得可能比原帖更像原帖,比如井上有一临的颜真卿。

一个有趣的现象,外国留学生,很多汉字不认识,也没有笔顺概念,因此,临帖时,顺着写倒着写,对他来说都一样,他就把它当成一幅画来临,该粗就粗,该细的就细,该长的就长,该短的就短,在结构把握上,反而比中国学生更准确。因为对汉字太熟悉了,中国学生有惯性,哦,这个字我认识,我会写,既不思考,也不仔细观察,咔咔咔,几下子就写完了,这样临帖,怎么能够准确地把原帖的结构特征表现出来呢?

怎样破除匀化的惯性思维?我们看一些老师,比如曾翔老师,还有张羽翔老师,会采取一种极端的训练方式,来来来,今天我们拿左手写,来来来,今天我们把字帖倒过来写,看似杂耍的背后,却有很深的道理在里面,为什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打破因熟悉而导致的熟视无睹,产生一种陌生感,惯性失效,你就会仔细观察,平时没有看到的细节,这个时候都呈现了出来。

三、丑书争论的原因

谈古论今,既然说到了古,那么我们也要谈谈今。光谈古,不论今,那这个古谈得就没有意义。那么,我今天就顺着前面的话题延伸,谈谈关于丑书争论。

前两年,有好事者排了一个当代十大丑书排行榜:

TOP10:何应辉

TOP9:程风子

TOP8:石  开

TOP7:白  砥

TOP6:王冬龄

TOP5:于明诠

TOP4:刘彦湖

TOP3:沃兴华(季军)

TOP2:王  镛(亚军)

TOP1:曾  翔(冠军)

我身边的一些朋友,看到这个名单之后,捶胸顿足,扼腕叹息,哎呀呀,怎么没把我排到这里面呢,我的字也写的很丑啊!

为什么会这样呢?十大丑书排行榜,可以说,把中国书法最具想象力、创造力一些人都排进去了,因而,能够挤进这个十大丑书排行榜,它不是一种耻辱,而成为了一种荣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些差别呢?专业领域跟普通大众的审美为什么差别会这么大?我总结了两条原因:

1,大众书法审美的单一

我一直有这样一个观点,书法在当代,对于大众,既是最熟悉的一门艺术样式,同样又是最陌生的一门艺术样式,为什么这样说?说它熟悉,因为中国人天天要跟汉字打交道,只要认识汉字的,拿起毛笔都能抡几下,都能写几个字,都可以对一件作品品头论足,发表自己的建议,都有自己的发言权。但是,为什么又要说它陌生呢?在我们这个时代,当书法远离了实用之后,大家摸毛笔的机会其实是很少,这里面,书法,包括绘画,最重要的一个东西——笔墨,能进到这个层面的人已经很少了。不说大众,即使是画画的朋友,很多也看不懂书法,看不懂什么是好的书法。

笔墨就不说了,今天单说这个结构。 书法的结构,美是多种多样的。正是一种美,奇也是一种美,娟秀是一种美,古拙同样也是一种美。这个美我觉得没有高下之分,包括前面对古拙结构特点的分析,对秀的分析,我其实也没有强加自己的一个审美判断,我只是告诉大家,取古拙的味道在结构上怎么去靠近它,取秀美的一种味道在结构方面又怎么去靠近它。

但是,普通大众的审美是非常单一的,因为从认识汉字开始,看的都是印刷体、美术字,均匀、对称、漂亮,好字!字稍微变形一点,拙一点,超出了他们可接受的范畴,丑书。比如很多人看到弘一法师的字,哎呀呀,这什么字啊,这么丑,我孙子都能写出来,普通人就是这样评价的。

2.书法系统的狭隘

普通大众对书法的认识,可能仅仅停留王羲之,颜、欧、柳、赵上,这样的一种书法系统是很狭隘的。一旦他看到字,无法纳入到他那个书法系统,他就看不懂,他就觉得是丑书。比如前面分析的唐以前的那种宽博古拙的结构形式,这样一种审美趣味,在当代可以说大多数人都不会接受。

作为一个书法人,作为一个有专业素养的书法人,需要一种开放的心态,碑的能接受、帖的也能接受,传统的能接受,现代的也能接受。只有有这样一个宏大的系统,才有包容性,才能真正理解接纳众多的书法美。

对传统认知的狭隘,也限制了大众对书法美的欣赏。排行榜的十大丑书家是不是都在胡写?不是,都是从传统中来的,只是你对这种传统比较陌生而已。十位当中,我只说我身边熟悉的五位老师,看他们是如何取法传统的。

刘彦湖书法

云峰刻石

刘彦湖老师取的是唐以前的结构,唐以后中宫收紧、斜画紧结的方式不符合他的审美趣味。刘彦湖老师并不像其他人那样,以毛涩感的线条去写碑,相反,线条很光洁,像玉一样的,他更多的是从结构上——以平画宽结的结构去表达碑意。刘彦湖老师的这件作品,落款很有意思,也可以作为他取法的解读,“魏晋六朝意致,唐宋人无能梦见也”,也就是说,他非常明确自己所取的造形,是魏晋六朝的传统。“唐宋人无能梦见也”,之后的唐宋人,因为受到成熟楷书斜画紧结的影响,做梦都梦不到这样一种宏阔的结构方式了!这样的结构方式,什么时候又被发掘出来呢?清代碑学,对传统重新梳理和认识以后。

曾翔书法

任城王刻石

曾翔老师也是被人骂的,尤其他这个吼书。当然啦,“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于我,只会关注他的笔下,他的用笔的动作到不到位,吼不吼跟我无关,但是对于不懂的人来说,他可能就只关注吼声,而看不到书写过程中本质的东西,哎呀,曾翔那就是胡搞瞎写乱写,你看这个写的,我孙子都比他强!那是他们书法的视野太狭隘,曾翔老师取法的《好大王碑》、《任城王刻石》等等传统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看不懂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沃兴华书法

西周金文

沃兴华老师被骂得最狠,去年四川展览被取消,背后可能有很多因素,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沃兴华老师这样的书法风貌格难于被常人接受。在这里我也不对沃老师的作品做先入为主的界定判断,大家自行判断。但是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沃老师的传统功夫是非常深的,他的取法是非常广泛的,碑的帖的,金文,秦汉简牍、碑刻、魏碑等等,都是他的取法范围。有时候聊天,沃老师挺委屈,“我其实是很传统的,都是从传统当中来的,都是按照古代书论的说法去做的,只不过跨的步子比别人快一点、大一点儿而已。”就是这个快了一点、大了一点,让很多人理解不了,谁的原因呢?

石开书法

秦权量诏版

石开老师的字,很多人也说看不懂,觉得有种鬼气和妖气。石开老师又是什么来路?从秦汉而来,比如说秦诏版的结构、章法布局,当然还有瓦当、镜铭之类的,等等,在此基础上雅化、文人化,很多人也看不懂。谁的原因呢?

王镛 书法

汉瓦当文字

接下来就是我的恩师王镛先生,他也是在骂声中慢慢被人接受认可的。取法的传统又在哪里?先生的取法跟石开先生差不多,比如说金文、秦权量诏版、汉瓦当镜铭、刑徒砖、六朝碑版,等等,只是因为性格的差异,王镛先生更趋向野逸奔放

对书法史进行梳理,我们可以看到,碑学兴起以来的书法大家,几乎没有不追溯到秦汉甚至早的书法传统的,这是一个比二王帖学系统更为久远、也更为宏大的书法传统,而宽博古拙、大气磅礴构成了这个传统的重要审美风格,而这已远远超越了普通大众的认知范畴。

书法审美的单一,传统认知的狭隘,构成了对所谓“丑书”鞑伐的群众基础,一定要把对书法审美的评判拉低到自身低下认知的水准,这本身就是件荒唐可笑的事情!只有在开阔的视野、宏大的格局之下,对中国书法的历史演变有一个宏观深刻的认识,从此立场出发,才能真正对当代书法作出有价值的客观判断。

总而言之,今晚对古拙的结构特点,包括在书法史中的演变,及对当代书坛的影响,做了自己的一个阐述,有不周到的地方还请多多谅解,谢谢大家!


————

肖文飞(1968—),湖南嘉禾人,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学术部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导师王镛、薛永年先生),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特聘教授,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书法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中国书法全集·沈曾植、王蘧常、朱复戡》卷主编。寸耕社社员,永和书社社员。

同时,等你来……
本周日艺术直播课



■  END ■

/

出品人 | 施晗  

主编 | 李妙染   责编 | 赵国林 王景  

投稿、合作请加微信:zouxun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