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五】 【古风泊客一席谈】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盛唐·李白·歌行体】 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海内贤豪青云客,就中与君心莫逆。 回山转海不作难,倾情倒意无所惜。 我向淮南攀桂枝,君留洛北愁梦思。 不忍别,还相随。 相随迢迢访仙城,三十六曲水回萦。 一溪初入千花明,万壑度尽松风声。 银鞍金络倒平地,汉东太守来相迎。 紫阳之真人,邀我吹玉笙。 餐霞楼上动仙乐,嘈然宛似鸾凤鸣。 袖长管催欲轻举,汉中太守醉起舞。 手持锦袍覆我身,我醉横眠枕其股。 当筵意气凌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 分飞楚关山水遥。 余既还山寻故巢,君亦归家渡渭桥。 君家严君勇貔虎,作尹并州遏戎虏。 五月相呼度太行,摧轮不道羊肠苦。 行来北凉岁月深,感君贵义轻黄金。 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 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 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 兴来携妓恣经过,其若杨花似雪何。 红妆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写翠娥。 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 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 此时行乐难再遇,西游因献长杨赋。 北阙青云不可期,东山白首还归去。 渭桥南头一遇君,酂台之北又离群。 问余别恨知多少,落花春暮争纷纷。 言亦不可尽,情亦不可极。 呼儿长跪缄此辞,寄君千里遥相忆。 拼音版: yì xī luò yáng dǒng zāo qiū ,wéi yú tiān jīn qiáo nán zào jiǔ lóu 。 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 huáng jīn bái bì mǎi gē xiào ,yī zuì lèi yuè qīng wáng hóu 。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hǎi nèi xián háo qīng yún kè ,jiù zhōng yǔ jun1 xīn mò nì 。 海内贤豪青云客,就中与君心莫逆。 huí shān zhuǎn hǎi bú zuò nán ,qīng qíng dǎo yì wú suǒ xī 。 回山转海不作难,倾情倒意无所惜。 wǒ xiàng huái nán pān guì zhī ,jun1 liú luò běi chóu mèng sī 。 我向淮南攀桂枝,君留洛北愁梦思。 bú rěn bié ,hái xiàng suí 。不忍别,还相随。 xiàng suí tiáo tiáo fǎng xiān chéng ,sān shí liù qǔ shuǐ huí yíng 。 相随迢迢访仙城,三十六曲水回萦。 yī xī chū rù qiān huā míng ,wàn hè dù jìn sōng fēng shēng 。 一溪初入千花明,万壑度尽松风声。 yín ān jīn luò dào píng dì ,hàn dōng tài shǒu lái xiàng yíng 。 银鞍金络到平地,汉东太守来相迎。 zǐ yáng zhī zhēn rén ,yāo wǒ chuī yù shēng 。 紫阳之真人,邀我吹玉笙。 cān xiá lóu shàng dòng xiān lè ,cáo rán wǎn sì luán fèng míng 。 餐霞楼上动仙乐,嘈然宛似鸾凤鸣。 xiù cháng guǎn cuī yù qīng jǔ ,hàn dōng tài shǒu zuì qǐ wǔ 。 袖长管催欲轻举,汉东太守醉起舞。 shǒu chí jǐn páo fù wǒ shēn ,wǒ zuì héng mián zhěn qí gǔ 。 手持锦袍覆我身,我醉横眠枕其股。 dāng yàn yì qì líng jiǔ xiāo ,xīng lí yǔ sàn bú zhōng cháo ,fèn fēi chǔ guān shān shuǐ yáo 。 当筵意气凌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分飞楚关山水遥。 yú jì hái shān xún gù cháo ,jun1 yì guī jiā dù wèi qiáo 。 余既还山寻故巢,君亦归家渡渭桥。 jun1 jiā yán jun1 yǒng pí hǔ ,zuò yǐn bìng zhōu è róng lǔ 。 君家严君勇貔虎,作尹并州遏戎虏。 wǔ yuè xiàng hū dù tài háng ,cuī lún bú dào yáng cháng kǔ 。 五月相呼渡太行,摧轮不道羊肠苦。 háng lái běi liáng suì yuè shēn ,gǎn jun1 guì yì qīng huáng jīn 。 行来北凉岁月深,感君贵义轻黄金。 qióng bēi qǐ shí qīng yù àn ,shǐ wǒ zuì bǎo wú guī xīn 。 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 shí shí chū xiàng chéng xī qǔ ,jìn cí liú shuǐ rú bì yù 。 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 fú zhōu nòng shuǐ xiāo gǔ míng ,wēi bō lóng lín shā cǎo lǜ 。 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 xìng lái xié jì zì jīng guò ,qí ruò yáng huā sì xuě hé ! 兴来携妓恣经过,其若杨花似雪何! hóng zhuāng yù zuì yí xié rì ,bǎi chǐ qīng tán xiě cuì é 。 红妆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写翠娥。 cuì é chán juān chū yuè huī ,měi rén gèng chàng wǔ luó yī 。 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 qīng fēng chuī gē rù kōng qù ,gē qǔ zì rào háng yún fēi 。 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 cǐ shí háng lè nán zài yù ,xī yóu yīn xiàn 《cháng yáng fù 》。 此时行乐难再遇,西游因献《长杨赋》。 běi què qīng yún bú kě qī ,dōng shān bái shǒu hái guī qù 。 北阙青云不可期,东山白首还归去。 wèi qiáo nán tóu yī yù jun1 ,zàn tái zhī běi yòu lí qún 。 渭桥南头一遇君,酂台之北又离群。 wèn yú bié hèn jīn duō shǎo ,luò huā chūn mù zhēng fēn fēn 。 问余别恨今多少,落花春暮争纷纷。 yán yì bú kě jìn ,qíng yì bú kě jí 。 言亦不可尽,情亦不可及。 hū ér cháng guì jiān cǐ cí ,jì jun1 qiān lǐ yáo xiàng yì 。 呼儿长跪缄此辞,寄君千里遥相忆。 [作品介绍]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诗作。这首诗详细叙述了作者自己和谯郡元参军元演历次聚散的经过情况,以与元演的离合为经纬,共分四段。第一段追忆诗人在洛阳时的放诞生活及与元演的第一番聚散,第二段追忆偕元演同游汉东郡与汉东太守及道士胡紫阳游乐情事,第三段追忆诗人在并州受元演及其父亲热情款待的情况,第四段写诗人长安失意时与元又一度相逢。这是了解李白生平和思想的重要作品之一。全诗既有李诗纵横奔放的优点,又兼有深沉含蓄的特点,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写法极富变化,艺术水平较高。 [注释] ⑴谯郡:今安徽毫县。元参军:名演。 ⑵君家严君:指元参军的父亲。貔(pi)虎:猛兽。这句喻元参军的父亲是勇猛的将军。 ⑶“作尹”句:并州:泛指今山西太原一带,开元十一年(723)已改为府。尹:官名。《新唐书·百官志》:(开元)十一年,太原府亦置尹及少尹,以尹为留守,少尹为副留守,既是地方长官,同时兼管军事。遏:阻止。戎虏:强敌。 ⑷“五月”二句:这年五月李白与元参军翻越太行山到太原游玩。摧轮:曹操《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摧轮:折断车轮,喻太行山路弯曲狭窄难行。 ⑸北凉:似误,应作北京,唐代称太原为北京。 ⑹“琼杯”句:喻酒菜和食具的精美。案:有足的托盘。 ⑺“时时”句:晋祠在唐太原城之西南,故云出向城西曲。 ⑻龙鳞:形容波纹的细碎。莎(suō):河边水草。 ⑼宜:适应。在斜日的映照下,容貌更加美丽。 ⑽“百尺”句:写:画,这里作映照。翠娥:美女,这句说美人的影子照在水中。 ⑾婵娟:美好的样子。初月辉:形容脸容像新月一般皎洁。 ⑿更唱:轮流唱。 ⒀行:一作“欢”。 ⒁北阙: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此处用为宫禁或朝廷的别称。 ⒂东山:指隐居或游憩之地。据《晋书·谢安传》载,谢安早年曾辞官隐居 会稽之东山,经朝廷屡次征聘,方从东山复出,官至司徒要职,成为东晋重臣。又,临安、金陵亦有东山,也曾是谢安的游憩之地。后因以“东山”为典。 ⒃渭桥:汉唐时代长安附近渭水上的桥梁。 ⒄酂(cuó)台:酂县之台,即造律台,位于永城市酂城镇,相传萧何曾在此造律。 ⒅长跪:直身而跪。古时席地而坐,坐时两膝据地,以臀部著足跟。跪则伸直腰股,以示庄敬。 [译文] 回忆昔日洛阳酒商呈糟丘,为我在天津桥南头造酒楼。 花黄金白璧买来宴饮与欢歌笑语时光,一次酣醉使我数月轻蔑王侯将相。 天下多少贤士豪杰与立德立言高尚之人,我只与您是心心相印成莫逆之交。 这种友情在山回海转前也不会为难或改变,为此献出全部心血倾泻全部情感也在所不惜。 我到淮南去隐居待仕,您留在洛阳愁苦生梦相思不已。您我不忍相别,依旧相随而行。 相随而行迢迢万里,访问随州仙城山,那儿有三十六案溪流回环萦绕,走向每一案溪流都见千万朵鲜花盛开,千条万条山望都松树耸立轻风吹拂。 登银鞍挽金络来到平川大地,汉东太守亲来相迎。 紫阳真人,邀您我吹笙作乐。餐霞楼上仙乐鸣响,嘈然宛转如同凤凰啼鸣。 长袖善舞管乐吹奏催人轻举起舞,汉东太守乘醉手舞足蹈跳起来。 他手持锦袍披及到我身上,我酒醉枕在他的大腿上酣眠。 意气风发上凌九霄,整天饮酒之后便又如星离似的两地分别了。 您我相隔关山分手山遥水远。我回到故山寻找旧日家园,您也归家渡过了渭桥。 您家父辈勇武如狼如虎,任并州长史遏制戎虏的进犯。 您我五月间相约穿越太行山,羊肠小道上车花催人困乏却不言苦。 来到北都太原之地岁月久长,为您的贵信义轻黄金深受感动。 豪华之筵青玉盘上盛放琼杯美食,使我既醉且饱暂无归心。 时常出游来到城西弯曲之路,晋祠之旁流水长淌如同穆玉。 乘用划水鸣响箫鼓,微波荡漾如龙鳞闪闪万草碧绿。 情兴一来携歌伎带舞女来到此处,那纷纷扬扬的杨花如似雪花飘洒。 傍晚日斜之时红妆歌舞女个个欲醉,来到水边那百尺清潭映出她们姣好的容颜。 初月升起辉映翠娥与婵娟,美人们换唱新曲罗衣舞动。 清风徐来欢歌飞上空中,歌声嘹亮宛转绕云而飞。 如此时光的世间行乐难以再遇,我又西游向朝廷献上《长杨赋》。 朝堂中青云直上难以期望,于是辞归回还东山。 渭南桥头又与您相遇一面,即刻在酂台之北又相离分手。 您问我离愁别恨今有多少,请看那暮春时节落花纷纷最为相似。 说也说不尽满怀心绪难以表述。呼儿伏跪封上信函结束此书,寄给您千里之外的遥遥相思与祝福。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从25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公元742年(天宝元年)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杜甫结交。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怀着平乱的志愿,于公元756年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争夺帝位失败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今属安徽)。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壹/ 这首“忆旧游”的诗是作者写寄给好友元演的,元演时为亳州(即谯郡,州治在今安徽亳州)参军。此诗曾收入《河岳英灵集》,其中又提到长安失意之事,故当作于天宝三载(744年)至天宝十二载(753年)间。诗中历叙与元演四番聚散的经过,于入京前游踪最为详明,是了解作者生平及思想的重要作品。 文学赏析此诗详细叙述了诗人与好友元参军的交往。乍看来,此诗不过写作者青年时代裘马轻狂的生活,至涉及纵酒挟妓、与道士交游等内容,似乎并无多少积极的思想意义。其实不然。须知它是写于作者“曳裾王门不称情”政治遭遇失意,对于社会现实与世态人情均有深入的体验之后。因此,“忆旧游”便不仅有怀旧而且有非今的意味。诗人笔下那恣意行乐的生活,是作为“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污浊官场生活的对立面来写的;其笔下那脱略形迹的人物,又是作为上层社会虚伪与势利的对立面来写的,自有言外之意在。 诗篇的组织,以与元演的离合为经纬,共分四段。前三段依次给读者展现出许多美好的情事。 第一段从“忆昔洛阳董糟丘”到“君留洛北愁梦思”,追忆诗人在洛阳时的放诞生活及与元演的第一番聚散。这里最引人注目的是诗人鲜明的自我形象。从洛阳一酒家(“董糟丘”)说起,这个引子就是李白个性特征的表现。“为余天津桥(在洛阳西南之洛水上)南造酒楼”,是一个何等主观的夸张!在自称“酒中仙”的诗人面前,简直就没有一个配称能饮酒的人。少年李白生活豪纵,充满进取精神,饮酒是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解放:“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一醉”而至于“累月”,又是一个令人惊讶、令人叫绝的夸张,在这样的人面前真正是“万户侯何足道哉!”至于他的交游,尽是“海内贤豪青云客”,而其中最称“莫逆”之交的又是谁呢?以下自然带出元参军。随即只用简短两句形容其交谊:彼此“倾情倒意”到可以为对方牺牲一切(“无所惜”)的地步,以至“回山转海”也算不得什么(“不为难”)了。既叙得峻洁,又深蕴真情笃意。刚开这样一个头,以下就说分手了,那时李白旋赴淮南(“攀桂枝”指隐居访道事,语出淮南小山《招隐士》,而元“留洛北”。不过这开头已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二段之间有两个过渡句。“不忍别”承上“君留洛北愁梦思”,写二人分手的依依不舍:“还相随”又引起下文第二番相会。有此二句上下衔接极为自然。 第二段从“相随迢迢访仙城”到“君亦归家渡渭桥”,追忆偕元演同游汉东郡即随州(州治在今湖北随县),与汉东太守及道士胡紫阳游乐情事。先写二人访仙城山,泛舟赏景,后换马陆行来到汉东。“相随”六句写风光,写行程,简洁入妙,路“迢迢”、“水回萦”、“初入”、“度尽”,使人应接不暇。然后,与远道出迎的汉东太守见面了。汉东太守的形象在此段中最生动可爱,他没有半点专城而居的官架子。他与紫阳真人固然是老朋友,对李白也是倾盖如故。这几位忘形之交在随州苦竹院──“餐霞楼”饮酒作乐,道士与诗人一同伴奏,汉东太守则起舞弄影。没有尊卑,毫无拘束,本来就洒脱的诗人举措更随便了,不但喝得烂醉,甚而忘形到“我醉横眠枕其股”了。然而太守对此则不以为忤,还脱下锦袍给他盖上。这一幕“解衣衣我”的场面写来感人肺腑。此段环境氛围描写亦妙,与道院相称。“餐霞”的楼名,如“凤鸣”的仙乐,都造成一种飘飘然非人世间的感觉。欢会如此高兴(“当筵意气凌九霄”),而分手又显得多么容易啊(“星离雨散不终朝”)。诗人与元演又作劳燕分飞,“余既还山寻故巢,君亦归家渡渭桥”,真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至此,诗情出现一个跳跃,直接进入第三段从“君家严君勇貔虎”到“歌曲自绕行云飞”,追忆诗人在并州受元演及其父亲热情款待的情况。从“五月相呼”句看,诗人是应元演的盛意邀请,离开安陆,同经太行山到太原府(并州)去的。曹操诗云:“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苦寒行》)然而诗人兴致很高,时令也很好,所以“摧轮不道羊肠苦”。这一段写人,以元参军为主。先从其“严君”(父亲)写起,不仅引进一个陪衬人物,同时也在于显示元演将家子的身份。李白在元演那里真是惬意爽心极了:“行来北京(太原)岁月深,感君贵义轻黄金。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他们还时常光顾城西的名胜古迹晋祠。晋水从这儿发源,风光极美。浮舟弄水,击鼓吹箫,真是快乐。以下六句专写欣赏女伎的歌舞,“其若杨花似雪何”一句大有“行乐须及春”(《月下独酌》)之慨。玩乐直到傍晚,他们还不想归去。“斜日”的红光与歌女们的红妆醉颜相乱,特别迷人;美人的倩影倒映清清的潭水中,风光绮丽。这时新月初上,美人的面容象月色般皎洁,她们轮番歌唱、起舞;歌声悠扬,随风远去,追逐行云。这里,“黄金白璧买歌笑”已化为生动鲜明的图景,可谓尽态极妍了。 第四段从“此时行乐难再遇”到篇末。一句收束前文,然后写到长安失意时与元又一度相逢。与前三段都不同,这里没有情事的追忆,只用“渭桥南头一遇君,酂台(在谯郡)之北又离群”一笔带过,是说关中一面,元即赴谯郡,似乎是握手已违。大约那时诗人身不自由,心亦不自在吧!关于诗人在长安的境遇,也只有含蓄的两句话:“北阙青云不可期,东山白首还归去。”然而它包含多少人事感慨啊。一向旷达的诗人,竟也发出了“问余别恨今多少”的感喟,而暮春落花景象更增添了这种别恨。这种心境是“言亦不可尽,情亦不可及”,诗人只有通过怀旧(“遥相忆”)的方式来排遣了。当其“呼儿长跪缄此辞”拟以寄远时,心头该是怎样一种滋味! 此诗提到“北阙青云不可期”,是含着牢骚的。但它在写法上与《行路难》、《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等等直抒旨意、嘻笑怒骂的长篇不同。它对现实的愤懑几乎没有正面的叙写,而对往日旧梦重温却写得恣肆快畅、笔酣墨饱。通过对故人往事的理想化、浪漫化,突出了现实的缺恨。因此它既有李白歌行通常所有的纵横奔放的优点,又兼有深沉含蓄的特点。这是此诗艺术上的优长之一。 在结构上,此诗与李白七古通常那种“纵逸”的、无法而法的作风不同,而是按实有的经历如实写出,娓娓道来,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写法却又极富变化,颇多淋漓兴会之笔。通篇以七言句为主,间出三、五、九字句,且偶尔出现奇数句(如“当筵意气”以下三句成一意群),于整饬中见参差,终能“神气自畅”。这是此诗艺术上另一个优长。 名家点评《唐诗品汇》:刘云:当时人,当时语。不知太白援“糟丘”为重耶?而使千载知其人如此(“忆昔洛阳”二句下)。刘云:清景逼人,终不刻意(“相随迢迢”四句下)。刘云:起语如此,岂非人豪(“袖长管催”四句下)。刘云:清丽动人(“兴来携妓”四句下)。刘云:携妓亵景,写入天际,宛转清彻(“翠娥婵娟”四句下)。刘云:却只如此结去。读起句,便使人惊倒(“言亦不可尽”四句下)。 《唐诗解》:历叙旧游之事,凡合而离者四焉:在洛,则我就君游;适淮,则君随我往;并州,戎马之地,而携妓相过:西游,落魄之余,而不忘晤对。此篇叙事四转,语若贯珠,绝非初唐牵合之比,长篇当以此为法。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纵横华藻,如鼍宫蜃市出没变怪于其中。应是胸有日月,笔有风雨,古篇长调绝技。 《唐诗别裁》:此只作引,引入(“忆昔洛阳”二句下)。以下言元参军(“海内贤豪”句下)。此言合(“就中与君”句下)。此言欲离仍合(“不忍别”二句下)。此宾(“汉东太守”句下)。此言离(“分飞楚关”句下)。此又合(“行来北京”句下)。此又离(“此时行乐”二句下)。此两合两离,语从其略(“渭桥南头”二句下)。叙与参军情事,离离合合,结构分明,才情动荡,不止以纵逸见长也。老杜外,谁堪与敌? 《网师园唐诗笺》:此又一离一合,只以二语括之,前后叙法,详简错综(“渭桥南头”四句下)。 《唐宋诗醇》:白诗天才纵逸。至于七言长古,往往风雨争飞,鱼龙百变,又如大江无风,波浪自涌,白云从空,随风变灭,可谓怪作奇绝者矣。此篇最有纪律可循。历数旧游,纯用叙事之法。以离合为经纬,以转折为节奏,结构极严,而神气自畅。至于奇情胜致,使览者应接不暇,又其才之独擅者耳。吴昌棋曰:长篇步步奇崛苍劲,亦天然笔力也。 《历代诗法》:滔滔莽莽,浩瀚无极,才分绝人,不容追步。 《老生常谈》:《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以董糟丘陪起入题,先用“回山转海不作难”二句一顿,方能引起下文如许热闹。“一溪初入千花明”云云,东坡每能效此种句。前段入汉东太守,主中之宾也。插入紫阳真人,又宾中之宾也。又复折回汉东太守“手持锦袍”云云,不特气力横绝,而用笔回环,亦极奇幻不测。“当筵意气”五句,用单句作过脉,有峰回岭断之妙。“君家严君”云云,义起一波,引起下半首,便不更添一人,只以美人歌曲略作点缀,与前面文字虚实相生恰好。末路回映渭桥,章法完密。一首长歌,以惊艳绝世之笔,写旧游朋从之欢,乍读去令人目炫心摇,不知从何得来?细心绎之,中之离离合合,一丝不乱。 《求阙斋读书录》:“君留洛北”以上,洛阳相会,旋即相别。“我醉横眠”以上,汉阳(应作汉东)相会,旋又相别。“歌曲自绕”以上,晋州相会,旋又相别。“酂台之北”以上,关中相会,旋又相别。四会四别,统名曰“忆旧游”。 佚名 贰/ 从开头到“君留洛北愁梦思”是第一部分,追忆在洛阳时结交豪俊、纵情行乐的情景。在这里,诗人的形象极为鲜明:豪饮,诗人自称“酒中仙”。酒,是诗人一生须臾不可缺少的东西;饮酒,则是追求精神解放的一种表现。“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这是何等的夸张!在洛阳城内,除诗人以外,简直没有一个可以称得上是喝酒的人。放诞,“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黄金白璧,一掷千金;“一醉”,而至“累月”,在他面前“王侯”又何足道哉!侠义,“回山转海不作难,倾情倒意无所惜。”诗人结交的尽是“海内贤豪青云客”,而其中最称“莫逆”的自然是元演了。为了朋友,“回山转海”算不了什么,甚至到了“倾情倒意”不惜牺牲一切的地步。这是何等的侠肝义胆!多么豪迈的气概!写到这里,诗人突然煞住笔,交待二人分手后的去向,一个赴准南,一个“留洛北”。不需要再多说了,诗人的形象已深深地刻在了读者的心中。 从“不忍别”到“君亦归家渡渭桥”是第二部分,追忆同元演同游汉东的情形。“不忍别,还相随”是两个过渡句,承上启下,引出第二番相会,上下衔接极为自然。先写仙城山的迷人景色:“水回萦”、“千花明”、“松风声”,真是胜似仙境,接着写与汉东太守及道士胡紫阳饮酒作乐的情状。其中太守“乘醉起舞”、诗人“醉卧枕其股”、太守“解衣覆其身”三个细节是最为动人的一幕。好友性格相合,不分尊卑,无拘无束,倾心相交,这与上层社会的虚伪、势利形成鲜明的对照。最后写众人分手,“余既还山寻故巢,君亦归家渡渭桥”,诗人与元演也各奔东西,劳燕分飞。 从“君家严君勇貔虎”到“歌曲自绕行云飞”是第三部分,追忆在并州受到元演热情款待的情景。先从元演的父亲写起,意在介绍元演将门之子的尊贵身份,以突出元演“贵义轻黄金”的深厚情意。诗人在那里过得舒心惬意:既有“琼杯绮食”的盛情款待,又有晋祠“浮舟弄水箫鼓鸣”的游赏之乐,更可以欣赏到歌女们精彩的歌舞。其中对歌女的刻划极为细致动人:“红妆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写翠娥。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歌女们的红妆醉颜与晚霞相辉映,美人的倩影倒映在清清的潭水中,这情景十分迷人。在明月初上时,歌女的面容象月色般皎洁,她们轻舒歌喉,翩翩起舞。歌声悠扬,随风远去,追逐行云。……这是多么令人心醉的时刻呵!难怪诗人“无归心” 了。 从“此时行乐难再遇”到篇末是第四部分,写诗人长安失意后与元演的又一次相逢。并州分手后,诗人西赴长安。“西游因献《长杨赋》”,满怀建功立业的热望,可是由于朝廷昏聩,奸邪当道,诗人屡遭谗毁,终于被排挤出京,失望而归。“北阙青云不可期,东山白首还归去”,虽然说得很含蓄,然而其中所包含的强烈的悲愤感情,我们是完全可以感受到的。在长安与元演相逢,诗人没有细说,只用“渭桥南头一遇君,酂台之北又离群”一笔带过。大约是由于诗人当时心境不佳吧!因而一向旷达的诗人,竟也发出了 “问余别恨今多少,落花春暮争纷纷”的慨叹。这种心境是“言亦不可尽,情亦不可及”,只有通过“遥相忆”的方式来排遣了。所以当其“呼儿长跪缄此辞,寄君千里遥相忆”时,心里多少得到了一点宽慰吧! 《唐宋诗醇》云:“此篇最有纪律可循。历数旧游,纯用叙事之法。以离合为经纬,以转折为节奏。结构极严而神气自畅。至于奇情胜致,使览者应接不暇,又其才之独擅者耳。”就是说,这首诗采用的是叙事的方法,以诗人与元演的四次交往为线索,追忆了当时的情景,在结构上既上下衔接,又层次分明,极为严谨。但在各次交往的具体写法上却又极富于变化:极度的夸张、细节的刻划、生动的描写、概括的叙述,……信笔挥洒,恣肆畅快,颇多淋漓兴会之笔。在句法上以七言为主,杂用三、五、九字句,于整饬中见参差。因此,“结构极严而神气自畅”是这首诗的一个鲜明特色。 佚名 叁/ 此歌行据安旗、薛天纬 《李白年谱》 考证,作于天宝十年 (751年)暮春:天宝九年(750年)秋李白途经谯郡访问了元演;次年暮春作此诗。当时李白家居任城 (今济宁),有子女在身边。谯 (qiao) 郡即亳 (bo) 州,州治在今安徽亳县。元参军,即元演,生平不详,为李白之挚友。 这首诗通过对于元演五次交往畅会的回忆,讴歌了与元演至诚的、亲密无间的友谊和令人难忘的欢会情景,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人生的憧憬与追求和对长安二年官场生活的失意与缺恨。这是了解李白前期思想与经历的重要作品。按与元演的五次会面,全诗可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开头至“君留洛北愁梦思”。此写与元演的第一次畅会,即洛阳之会,开篇首先点出畅会地点:洛阳天津桥南一酒楼。诗人说这酒楼是 “黄糟丘”(可能是洛阳一酒馆老板的别号)“为余”所造。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大约是说李白常去此家酒楼饮酒吧。这次欢会的情景是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是用重金买歌妓之“歌笑”,在这里喝得烂醉如泥,“累月”不醒,这种生活最是令人欢快和惬意的了,那王侯的爵位与生活又算得了什么呢。“累月” 当然也是夸张之辞。这里不过是写了与元演欢会的尽兴(“买歌笑”)和畅怀而谈(“轻王侯”)。第三句写与元演交情之深。无论是贤者、豪杰、高官达人,在这些人中 “我”与“君”的交情可谓是“莫逆” 了。“莫逆”到什么程度,“回山转海不作难”,“回山转海”是天大的难事,但为了友谊,这也不算什么难事;“倾情倒意无所惜”、“倾情倒意”,“我” 也是愿意把一切献给友谊,没有什么值得顾惜。可是这一欢会最终也要分别:“我”去淮南“攀桂枝”,“攀桂枝”化淮南王刘安《招隐士》 句:“攀援桂枝兮聊淹留”,指隐居深山,求仙访道。而元演却滞留洛北了。全章由写欢会地点、情景、交情、分别,着意表现欢会的尽兴和对与元演友谊的珍重,为全诗定了格调,做好了铺垫。 第二部分从“不忍别”至“君亦归家渡渭桥”,写与元演的第二次欢会,即随州之会。“不忍别,还相随”,是承上启下之句,是说第一次告别不久又相见了;二人一起去访仙城(李白有诗 《冬夜于随州紫阳先生餐霞楼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此仙城山约即仙城)。“三十六曲水回萦”,是说去仙城的路迂回曲折。”一溪初入千花明,万壑度尽松风声”是写一路柳暗花明、松声过壑的山间美景。此三句写一路景观。次写与紫阳真人 (即胡紫阳,真人是对道士的敬称)、汉东太守、元参军等相聚的生动情景。“餐霞楼”(胡紫阳在随州苦竹院中建造的居所)的玉笙之音如仙乐,似凤鸣;汉中太守的“醉起舞”也是长袖飘举,冉冉欲仙的样子;醉后汉东太守以锦衣 “覆我身”,而“我”则 “横眠枕其股”。欢会的仙道氛围和朋友间的无尊卑上下的,“人相善”的融洽氛围写得极其真切而具体;这些描写实际隐含着诗人对天阙、官场“人相恶”的人际关系的反感与抱恨。最后写分别。这次欢会,尽管也十分尽兴,然而“星离雨散不终朝”(《诗经》 毛传:“自旦及食时为终朝”,“不终朝”,谓不满一个早上,喻时间短),大家就在随州(随州古为楚地,故称“楚关”)分手了,“我”亦回到东鲁家中,而您却也过长安的渭桥(长安有中渭桥、东渭桥、西渭桥,此指长安城北之中渭桥,还家了。 第三部分自 “君家严君勇貔虎”至“歌曲自绕行云飞”句。写与元演第三次欢会,即并(bing)州之会。为写第三次欢会,诗人先从元演之父写起。“君家严君勇貔虎”是说元演之父是一员勇猛的武将。“作尹并州”是指他任太原府尹(开元十一年(723年)并州已改为太原府。此处诗人仍沿用旧称)。“五月相呼渡太行,摧轮不道羊肠苦”是写诗人与元演相约一起经太行山入太原。所谓“羊肠”即羊肠坂,太行山上的羊肠山道。曹操《苦寒行》有诗云:“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诎,车轮为之摧。”这不过是说太行山路很不好走。然后写元演的盛情款待。“琼杯绮(qi)食青玉案”,是写酒器、食器、味肴之精美,“案”是一种有足的托盘。元演之盛情已使诗人 “无归心”。以下重点写晋祠之游。“晋祠”是周代晋国开国君主唐叔虞的祠庙,位太原西南。晋水从这里发源,风景优美,是当地一名胜。诗人以其生花之妙笔,为我们再现了唐代人游晋祠的美好而风雅的盛况和景观:晋水如染似碧玉;晋水之波是“微波龙鳞”;水边之莎 (suo)翠绿欲滴;所携之妓洁如杨花白似雪,红艳的时装斜阳相映生辉,相衬成趣,百尺清潭也倒映(“写”)着美人的倩影;美女之艳如初月,歌舞令人心痴神迷,那美妙的歌声竟可以 “响遏行云”,这幅美妙而明艳的唐人游晋祠风俗图,是最生动的古人游晋祠风光的历史记录,是我们研究唐代旅游的第一手资料。 余下的是第四部分,写诗人与元演的第四、五次会面,即长安之会与谯郡之会。“此时行乐”等四句写诗人对于长安“待诏翰林”时期的抱恨。“西游”指应诏入长安。《长杨赋》是指汉代诗人杨雄献给成帝的赋。此写诗人想以诗赋获得君王的青睐。可是“北阙”(指朝廷。萧何为汉高祖建未央宫,立东阙、北阙。臣子奏事及谒见皆在北阙,故以北阙指代朝廷) 不可期,为官(“青云”)亦无望,只得再回东山隐居。这里,诗人对朝廷的不满已不再是暗点,而是直陈了。“渭桥南头一遇君”是写长安之面。“酂(zan,一音cao)台之北又离群”是写谯郡(酂台在谯郡) 之面。这两次会面都是一笔带过。而从酂台一别,离恨知多少;“落花春暮争纷纷”,以暮春落花的纷纷形容离恨之多,这是以有形写无形,以具体写抽象,抒发了诗人对元演喜聚恨别之深情,极为感人。 这首诗的最明显的特点是描摹如画而尽态极妍。诗中有的场面,诗人以酣畅的笔墨,浓艳的色彩,细致而生动地再现了现实生活的场景,极尽渲染、铺排,以声色夺人之能事。餐霞楼中的如梵音之音乐,如手足之亲情,写得十分具体,有声色;晋祠之游中之歌妓的时妆与舞姿也写得如映如画,历历在目。描摹如真,渲染如画,这是此诗的艺术真髓所在。其次是它的风格豪纵而言近旨远。这首诗一方面体现了诗人诗风的主要方面:气势如江河,走笔如行云,恣肆豪迈,清峻洒脱。而在这热情奔放的文字背面,诗人又时时透露着他的政治上的无以排遣的失落感与抱恨。“轻王侯”已微露这一心音;与元演之深情,枕太守股更是他在长安时期 “使我不得开心颜”官场生活的对照;写此时的开心,正是反衬了彼时的不开心;此时的开心写得越是尽致,愈反衬了彼时不开心之浓重。这首诗章法谨严而错落有致也很值得注意。全诗以与元演的五次会面为框架,五次分手为转折,“以离合为经纬,以转折为节奏”( 《唐宋诗醇》),不是李白诗中通常使用的“纵逸”的,“无法而法”的章法。而在这四片乐章中,所重又自不同:五次会面,一会写情,二会写境,三会写兴,所写内容各有侧重,无一雷同,这是内容的错落;五次会面,二、三次会面细写,一次会面略写,四、五次会面则一笔带过,这是笔法的错落;四个段落,第一段抒情,第二、三段均为描写,这是手法的错落;在整篇七言句和偶数句的优势中间出三、五、九字句和奇数句 (如“当筵意气凌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分飞楚关山水遥”句),这是句式的错落,给读者以整饬中见参差的艺术美感。 佚名 肆/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是一首较长的叙事诗。题目本身就明白如话,是作者追忆过去与旧友交往,几番聚散的经过,并写寄给他的好友元演的。元演当时任谯郡参军。 乍一看来,“忆旧游”不过是追忆往事罢了。具体写诗人自己青年时代裘马轻狂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对纵酒,携妓,与道士交游,恣意行乐生活的顾念,似乎没有多少积极的思想意义,其实,在顾念 “忆旧”之中却反映了作者李白政治失意后的苦闷。 原诗一气贯下,没有分段。为理解方便,姑且按李白与元演的四番聚散经过分为四段。 第一段是诗人追忆在洛阳时的放诞生活及与元演的第一番聚散。李白自称“酒中仙”,从洛阳酒家 “董糟丘”说起,也符合作者的个性特征。李白少年时充满进取精神,饮酒也是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解放。他认为天下没有一个人能够配称他这样的“酒中仙”了。连洛阳的酒家也专为他造起酒楼。为求得一快,他可以“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竟至于“累月”,万户王侯当然不在他的话下。是李白孤芳自赏,目空一切吗?不是。李白是善于交游的人,且交游的对象尽是“海内豪杰”,有青云之志的贤士。而其中最称“莫逆”的就是诗人所要寄赠的元参军一人。因为他们之间的友谊已到了“回山转海不作难,倾情倒意无所惜”的地步。可是诗人要赴“淮南”,元演要“留洛北”,不得不分手,只有在梦里相见了。“愁梦思”就是第一番相会留下的结果。 下边两句诗实为过渡搭桥。“不忍别”承上依依分手之情,“还相随”又启下二番相会之境。 第二段就是追忆跟元演同游随州的情景。从“相随迢迢访仙城”句起,到“君亦归家到渭桥”止。这一段游乐新添了汉东太守和紫阳真人,又是一番情景。“访仙城”是路“迢迢”、“水回萦”; 泛舟赏景,“三十六曲” 尽是情。举目望,“一溪初入千花明”; 侧耳听,“万壑度尽松风声”。真是目不暇顾,耳不胜收。换马陆行来到汉东,太守即刻出迎。道士胡紫阳首先就邀请诗人吹笙。不是至交故友,哪会有如此举动?他们在餐霞楼上开怀畅饮,伴之以歌舞。什么太守与道士,什么尊贵与卑贱,全然没有这种概念。有的却是推杯换盏,奏乐吹笙,起舞弄影。大家无拘无束,洒脱欢快,自由之极,以至于达到忘形的地步。太守也不顾什么庄重,而是酩酊踉跄“醉起舞”,诗人自己更是“我醉横眠枕其股”,太守没有介意,像待亲兄弟一样“手持锦袍复我身”。这该是多么欢快自由的场景呀! 这里的“楼”是“餐霞楼”,鼓动的“乐”是“仙乐” ,“嘈然宛似鸾凤鸣”。他们怎能不飘飘然如入仙境呢?可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当着他们欢会“当筵”,“意气”风发“凌九霄”之时,又要作“星离雨散不终朝”之别了! 诗人“还山寻故巢”,元演亦“归家渡渭桥”,不得不又受山水阻隔之遥分了。 第三段突兀其来,跳跃出一个新的镜头。即从“君家严君勇貔虎”起,至“歌曲 自绕行云飞”句止。这一段是追叙诗人在山西太原受元演及其父亲款待的情景。从“五月相呼渡太行”一句看,诗人是应元参军之邀到并州去的。他途经太行山,一路本来是很艰辛的。曹操诗云:“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但是由于诗人此时兴致正高,适逢时令也好,因此有“车轮不道羊肠苦”的感受。对曹操《苦寒行》一诗李白反其意而用典,完全是在情理之中。元演的父亲是一员虎将,元演自然是将门之后。李白在元演家受到热情款待,真是爽心惬意。他赞叹这次作客是“行来北京岁月深,感君贵义轻黄金。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他们还常常光顾城西的名胜古迹——晋祠。碧玉似的晋水就是从这儿流出的。诗人与元演“浮舟弄水”,吹萧击鼓。这里的“微波”、“龙鳞”、绿“莎草”,风光美丽,使他们尽饱眼福。尤其是“兴来携妓恣经过”等六句,更写活了歌妓舞女的千姿百态。那翩翩舞女如杨花儿飞、雪花儿飘,令人眼花缭乱。他们尽情地玩乐,直到傍晚还不归去。“斜日”夕照的红光与歌妓舞女的红妆醉颜相辉映,特别迷人。美人的倩影倒映在清清的潭水中,越发显得秀丽。不一会儿,新月初上,美人的脸儿在月光下是那样的柔和白嫩,简直分不出是月色还是颜面。她们轮番起舞歌唱,声韵悠扬、随风飘远,简直是 “歌曲自绕行云飞”,远不是 “余音绕梁”所能比拟。这一段,诗人用生动鲜明的动态图象再现了 “黄金白璧买歌笑”的场景,无不令人心醉神往。 然而,人世间常常是乐极生悲,好景不长。第四段从 “此时行乐难再遇”句直到篇末,情调一落千丈。诗人以扬雄自喻。杨雄作 《长杨赋》 极尽其随帝观猎之情; 李白也有 “此时行乐难再遇”之叹,在 “忆相游”中直抒了胸中之情。他在长安失意后又和元参军相遇了,他没有直接在诗中发牢骚,而是从“北阙青云不可期,东山白首还归去”的叙事中含蓄地表现出来。诗人最后和元参军的一 “遇”一 “别”,也只是用 “渭桥南头一遇君,酂台 (谯郡) 之北又离群”一笔带过。关中一晤,元参军即赴谯郡。为什么如此匆匆相 “离”?原来诗人对此尽管心里不安却也是身不由己呀! 自称 “酒中仙子”,一贯旷达的诗人李白,此时也禁不住发出了 “问余别恨今多少”的慨叹! 而 “春暮”花落 “争纷纷”的景象,更增添了这种离愁别恨。那愁绪离肠,真是 “言亦不可尽,情亦不可及”,诗人实在无法摆脱,只有通过怀旧、忆故的方式来排遣了。当他 “呼儿长跪缄此辞”拟诗 “寄君千里”时,心头的愤激苦闷之情怎能不倾吐而出呢? 全诗历数旧游,纯用叙事之法,以跟至友元演的离合为经纬,以诗人情绪的转折为节奏,通过对故人往事的理想化浪漫化的回顾,表现了对现实的愤懑之情。写重温旧梦,裘马轻狂,纵酒挟妓,交游忘返,笔意恣肆快畅,思绪奔放驰骋。那奇情胜致,简直使读者目不暇接。而面对官场失意,诗人却深沉含蓄地自问自答,自嘲自解,“别恨今多少? “花落纷纷下,怨情似水流。“寄君千里遥相忆”,在 “相忆”中求平安,温旧梦中寻解脱吧!读者也随诗人一起而惆怅添愁。品尝这首 “忆旧游”诗,怀旧之情真,非今之味浓,不愧为忆旧寄怀的佳作。 佚名 伍/ 古诗提要: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诗作。此诗当作于天宝四、五载(745、746)间。这首“忆旧游”的诗是作者写寄给好友元演的,元演时为亳州(即谯郡,州治在今安徽亳州)参军。此诗曾收入《河岳英灵集》,其中又提到长安失意之事,故当作于天宝三载(744年)至天宝十二载(753年)间。诗中历叙与元演四番聚散的经过,于入京前游踪最为详明,是了解作者生平及思想的重要作品。 这首诗详细叙述了作者自己和谯郡元参军元演历次聚散的经过情况,以与元演的离合为经纬,共分四段。第一段追忆诗人在洛阳时的放诞生活及与元演的第一番聚散,第二段追忆偕元演同游汉东郡与汉东太守及道士胡紫阳游乐情事,第三段追忆诗人在并州受元演及其父亲热情款待的情况,第四段写诗人长安失意时与元又一度相逢。这是了解李白生平和思想的重要作品之一。 全诗既有李诗纵横奔放的优点,又兼有深沉含蓄的特点,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写法极富变化,艺术水平较高。诗中详细叙述了与元演四次聚散的经过。 《求阙斋读书录》云:“‘君留洛北’以上,洛阳相会,旋即相别;‘我醉横眠’以上,汉阳(东)相会,旋又相别;‘歌曲自绕’以上,并州相会,旋又相别;‘酂台之北’以上,关中相会,旋又相别。”诗中充满深情厚谊。前人评价此诗都以为结构分明,语若贯珠,绝非初唐牵合者可比。 《唐宋诗醇》云:“白诗天才纵逸。至于七言长古,往往风雨争飞,鱼龙百变。又如大江无风,波浪自涌,白云从空,随风变灭,可谓怪伟奇绝者矣。此篇最有纪律可循。历数旧游,纯用叙事之法。以离合为经纬,以转折为节奏,结构极严而神气自畅。至于奇情胜致,使览者应接不暇,又其才之独擅者耳。” 诗中人物地名: 元演,因任谯郡参军,故又称“元参军”。李白好友,曾与李白、元丹丘同往随州见道士胡紫阳,一度隐仙城山,见李白《冬夜于随州紫阳先生餐霞楼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又曾为李白于洛阳天津桥边造酒楼,相处甚欢。约开元二十三年(735)其父为太原尹,邀李白同游太原。后又几度分别和相会。见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 谯郡,即亳州,今安徽毫县。元参军,名演,李白道友。 天津桥,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旧城西南隋唐皇城正南之洛水上。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有“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 太行,指太行山,又名五行山、太形山。绵亘于今山西、河南、河北三省界。李白《北上行》有“北上何所苦,北上缘太行”。《行路难》(其一)有“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有“壮士或未达,十步九太行”。《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有“五月相呼渡太行,摧轮不道羊肠苦”。《拟古》(其七)有“世路今太行,回车竟何托”。《空城雀》有“耻涉太行险,羞营覆车粟”。 东山,东晋谢安隐居东山,其址一在今江苏南京市江宁县城东山镇土山,一在今浙江上虞县西南。李白《梁园吟》有“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永王东巡歌》(其二)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赠常侍御》有“安石在东山,无心济天下”。《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有“北阙青云不可期,东山白首还归去”。《留别西河刘少府》有“东山春酒绿,归隐谢浮名”。《送侄良携二妓赴会稽戏有此赠》有“携妓东山去,春光半道催”。《送韩侍御之广德令》有“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有“绿萝长不厌,却欲还东山”。《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有“想象东山姿,缅怀右军言”。《忆东山》(其一)有“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春滞沅湘有怀山中》有“所愿归东山,寸心于此足”。《题元丹丘山居》有“故人栖东山,自爱丘壑美”。《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其一)有“安石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其二)有“南国新丰酒,东山小妓歌”。《忆东山》(其二)有“欲报东山客,开关扫白云”。《宣城送刘副使入秦》有“君携东山妓,我咏北门诗”。《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有“谢公自有东山妓,金屏笑坐如花人”。《示金陵子》有“谢公正要东山妓,携于林泉处处行”。《书情赠蔡舍人雄》有“尝高谢太傅,携妓东山门”。《送梁四归东平》有“莫学东山卧,参差老谢安”。另有《东山吟》、《江夏送倩公归汉东序》云:“谢安四十卧白云于东山”。 北阙,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为臣子等候朝见或上书之处。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有“北阙青云不可期,东山白首还归去。”《宣城送刘副使入秦》有“伏奏归北阙,鸣驺忽西驰。”《流夜郎闻酺不预》有“北阙圣人歌太康,南冠君子窜遐荒。”《宫中行乐词》(其八)有“水绿南薰殿,花红北阙楼。” 仙城山,又名善光山。在今湖北随县东南。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有“相随迢迢访仙城,三十六曲水回萦。”另有《冬夜于随州紫阳先生餐霞楼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 汉中,汉中郡即梁州,州治在今陕西汉中市。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有“袖长管催欲轻举,汉中太守醉起舞。”一作“汉东”,汉东郡即随州,今湖北随县。 汉东,汉东郡,即随州,治所在今湖北省随县。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有“银鞍金络到平地,汉东太守来相迎”。《江夏送倩公归汉东序》云“言归汉东”。“夫汉东之国”“彼美汉东国”。另有《汉东紫阳先生碑铭》。 并州,州治在今山西太原市。开元十一年(723)于太原置北都,改并州为太原府,长官称尹,兼北都留守。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有“君家严君勇貔虎,作尹并州遏戎虏”。《少年行》(其一)有“结托并州儿,少年负壮气”。 洛北,指今河南洛阳之北。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有“我向淮南攀桂枝,君留洛北愁梦思”。 洛阳,今河南洛阳市。唐为东都。李白《洛阳陌》有“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北上行》有“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猛虎行》有“秦人半作楚地囚,胡马翻衔洛阳草”。《扶风豪士歌》有“洛阳三月飞胡沙,洛阳城中人怨嗟”。《赠崔侍御》有“洛阳因剧孟,托宿话胸襟”,《赠张相镐》(其二)有“誓欲斩鲸鲵,澄清洛阳水”。《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有“双鹅飞洛阳,五马渡江徼”。《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有“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魏郡别苏少府因》有“洛阳苏季子,剑戟森词锋”。《登黄山陵歊台送族弟溧阳尉济充泛舟赴华阴》有“相思在何许? 杳在洛阳西”。《金陵三首》(其三)有“苑方秦地少,山似洛阳多”。《代赠远》有“妾本洛阳人,狂夫幽燕客”。《古风》(西上莲花山)有“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有“胡沙惊北海,电扫洛阳川”。《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克复之美书怀示息秀才》有“左扫因右拂,旋收洛阳宫”。《放后遇恩不沾》有“何时入宣室,更问洛阳才”。《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其三)有“洛阳才子谪湘川,元礼同舟月下仙”。《君马黄》有“共作游冶盘,双行洛阳陌”。《闻丹丘子于城北山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群远怀亦有栖遁之志因叙旧以寄之》有“长剑复归来,相逢洛阳陌”。《送岑征君归鸣皋山》有“虽登洛阳殿,不屈巢由身”。《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有“客星动太微,朝去洛阳殿”。 晋祠,指西周初晋开国诸侯唐叔虞的祠庙,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二十五公里悬瓮山下。晋水发源于此,为当地名胜。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有“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 淮南,唐开元十五道之一,辖境相当今淮河以南,长江以北,东至海,西至湖北应山、汉阳一带。其治所在今江苏扬州市。李白《少年行》有“君不见淮南少年游侠客,白日毬猎夜拥掷。”《赠从弟宣州长史昭》有“淮南望江南,千里碧山对。”《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有“我向淮南攀桂枝,君留洛北愁梦思。”《寄淮南友人》有“复作淮南客,因逢桂树留”。另有《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冬日于龙门送从弟京兆参军令问之淮南觐省序》。 渭桥,又名横桥、石柱桥、中渭桥。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渭水上。李白《塞下曲》(其三)有“骏马似风飚,鸣鞭出渭桥”。《塞上曲》有“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陌上桑》有“美女渭桥东,春还事蚕作”。《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有“余既还山寻故巢,君亦归家度渭桥”。“渭桥南头一遇君,酂台之北又离群”。 楚关,泛指楚地,今湖北、江西、安徽一带。李白《永王东巡歌》(其十)有“帝宠贤王入楚关,扫清江汉始应还”。《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有“星离雨散不终朝,分飞楚关山水遥”。《禅房怀友人岑伦南游罗浮兼泛桂海自春徂秋不返仆旅江外书情寄之》有“春气变楚关,秋声落吴山”。《江南春怀》有“心飞秦塞云,影滞楚关月”。《别内赴征三首》(其三)有“夜泣寒灯连晓月,行行泪尽楚关西”。《秋浦感主人归燕寄内》有“霜朽楚关木,始知杀气严”。 谯郡,即亳州,天宝元年改为谯郡,唐属河南道,治所在今安徽毫县。李白有《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餐霞楼,李白友人道士胡紫阳的住所。李白《汉东紫阳先生碑铭》:“所居苦竹院,置餐霞之楼,手植双桂,栖迟其下”。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有“餐霞楼上动仙乐,嘈然宛似鸾凤鸣”。 酂台,故址在今河南永城县西酂城镇。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有“渭桥南头一遇君,酂台之北又离群”。 佚名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盛唐·李白·歌行体] 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 回忆昔日洛阳酒商董糟丘,为我在天津桥南头造酒楼。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花黄金白璧买来宴饮与欢歌笑语时光,一次酣醉使我数月轻蔑王侯将相。 海内贤豪青云客,就中与君心莫逆。 天下多少贤士豪杰与立德立言高尚之人,我只与您是心心相印成莫逆之交。 回山转海不作难,倾情倒意无所惜。 这种友情在山回海转前也不会为难或改变,为此献出全部心血倾泻全部情感也在所不惜。 我向淮南攀桂枝,君留洛北愁梦思。 我到淮南去隐居待仕,您留在洛阳愁苦生梦相思不已。 不忍别,还相随。 您我不忍相别,依旧相随而行。 相随迢迢访仙城,三十六曲水回萦。 相随而行迢迢万里,访问随州仙城山,那儿有三十六案溪流回环萦绕。 一溪初入千花明,万壑度尽松风声。 走向每一案溪流都见干万朵鲜花盛开,干条万条山望都松树耸立轻风吹拂。 银鞍金络到平地,汉东太守来相迎。 登银鞍挽金络来到平川大地,汉东太守亲来相迎。 紫阳之真人,邀我吹玉笙。 紫阳真人,邀您我吹笙作乐。 餐霞楼上动仙乐,嘈然宛似鸾凤鸣。 餐霞楼上仙乐鸣响,嘈然宛转如同凤凰啼鸣。 袖长管催欲轻举,汉东太守醉起舞。 长袖善舞管乐吹奏催人轻举起舞,汉东太守乘醉手舞足蹈跳起来。 手持锦袍覆我身,我醉横眠枕其股。 他手持锦袍披及到我身上,我酒醉枕在他的大腿上酣眠。 当筵意气凌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分飞楚关山水遥。 意气风发上凌九霄,整天饮酒之后便又如星离似的两地分别了。您我相隔关山分手山遥水远。 余既还山寻故巢,君亦归家渡渭桥。 我回到故山寻找旧日家园,您也归家渡过了渭桥。 君家严君勇貔虎,作尹并州遏戎虏。 您家父辈勇武如狼如虎,任并州长史遏制戎虏的进犯。 君家严君:指元参军的父亲。貔(pi)虎:猛兽。这句喻元参军的父亲是勇猛的将军。“作尹”句:并州:泛指今山西太原一带,开元十一年已改为府。尹:官名。《新唐书·百官志》:(开元)十一年,太原府亦置尹及少尹,以尹为留守,少尹为副留守,既是地方长官,同时兼管军事。遏:阻止。戎虏:强敌。 五月相呼渡太行,摧轮不道羊肠苦。 您我五月间相约穿越太行山,羊肠小道上车花催人困乏却不言苦。 “五月”二句:这年五月李白与元参军翻越太行山到太原游玩。摧轮:曹操《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摧轮:折断车轮,喻太行山路弯曲狭窄难行。 行来北凉岁月深,感君贵义轻黄金。 来到北都太原之地岁月久长,为您的贵信义轻黄金深受感动。 北凉:似误,应作北京,唐代称太原为北京。 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 豪华之筵青玉盘上盛放琼杯美食,使我既醉且饱暂无归心。 “琼杯”句:喻酒菜和食具的精美。案:有足的托盘。 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 时常出游来到城西弯曲之路,晋祠之旁流水长淌如同穆玉。 “时时”句:晋祠在唐太原城之西南,故云出向城西曲。 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 乘用划水鸣响箫鼓,微波荡漾如龙鳞闪闪万草碧绿。 龙鳞:形容波纹的细碎。莎(suō):河边水草。 兴来携妓恣经过,其若杨花似雪何! 情兴一来携歌伎带舞女来到此处,那纷纷扬扬的杨花如似雪花飘洒。 红妆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写翠娥。 傍晚日斜之时红妆歌舞女个个欲醉,来到水边那百尺清潭映出她们效好的容颜。 宜:适应。在斜日的映照下,容貌更加美丽。“百尺”句:写:画,这里作映照。翠娥:美女,这句说美人的影子照在水中。 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 初月升起辉映翠娥与婵娟,美人们换唱新曲罗衣舞动。 蝉娟:美好的样子。初月辉:形容脸容象新月一般皎洁。更唱:轮流唱。 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 清风徐来欢歌飞上空中,歌声嘹亮宛转绕云而飞。 此时行乐难再遇,西游因献《长杨赋》。 如此时光的世间行乐难以再遇,我又西游向朝廷献上《长杨赋》。 北阙青云不可期,东山白首还归去。 朝堂中青云直上难以期望,于是辞归回还东山。 渭桥南头一遇君,酂台之北又离群。 渭南桥头又与您相遇一面,即刻在酂台之北又相离分手。 问余别恨今多少,落花春暮争纷纷。 您问我离愁别恨今有多少,请看那暮春时节落花纷纷最为相似。 言亦不可尽,情亦不可及。 说也说不尽满怀心绪难以表述。 呼儿长跪缄此辞,寄君千里遥相忆。 呼儿伏跪封上信函结束此书,寄给您千里之外的遥遥相思与祝福。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这是一首依旧寄怀的诗作。是大诗人李白者写寄给好友元演的,元演时为亳州(即谯郡,州治在今安徽亳州)参军(即参军事。参军或参军事,本参谋军务之称。唐参军一般为七品或八品,也有低至从九品下的)。此诗曾收入《河岳英灵集》,其中又提到长安失意之事,故当作于天宝三载(744年)至天宝十二载(753年)间。正是诗人政治上遭受挫折,第二次离开长安之后。 全诗是以与元演的交往为线索展开描写的,据此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段:洛阳结交。从诗首到“君留洛北愁梦思”。 “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回忆昔日洛阳酒商董糟丘,为我在天津桥南头造酒楼。 董糟丘:可能是当时经营酒楼的一个商人。天津桥:在河南洛阳西南洛水上。 想当年,洛阳酒商董糟丘知道“我”嗜酒,特意在天津桥南头造酒楼。 此句诗文有夸张之意,突出大诗人豪爽爱酒的特点。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花黄金白璧买来宴饮与欢歌笑语时光,一次酣醉使我数月轻蔑王侯将相。 累月:接连几个月。 在洛阳天津桥旁的酒楼,大诗人只愿欢歌笑语饮酒作乐,却接连数月轻慢王侯将相也无所谓。 “海内贤豪青云客,就中与君心莫逆。”天下多少贤士豪杰与立德立言高尚之人,我只与您是心心相印成莫逆之交。 青云客:指品格清高,有声誉的人。莫逆:《庄子·大宗师》:“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意思是彼此心意相通,无所违逆。后因称意气相投,友谊深厚为莫逆。 就在洛阳,结识了“您”元君。虽然天下多少贤士豪杰,但“我”只与“您“心心相印。 此联大诗人点出与友人的一见如故,从此成为莫逆之交。 “回山转海不作难,倾情倒意无所惜。”这种友情在山回海转前也不会为难或改变,为此献出全部心血倾泻全部情感也在所不惜。 这种友情深厚到何种程度?“回山转海不作难,倾情倒意无所惜。” “我向淮南攀桂枝,君留洛北愁梦思。”我到淮南去隐居待仕,您留在洛阳愁苦生梦相思不已。 攀桂枝:指自己到淮南去隐居访道的事。语出淮南小山《招隐士》:“攀援桂枝号聊淹留。” 交待二人分手后的去向,一个赴准南,一个“留洛北”。 第二部分:随州之会。从“不忍别”到“君亦归家渡渭桥”。 “不忍别,还相随。”您我不忍相别,依旧相随而行。 承上启下之句,是说第一次告别不久又相见了。 “相随迢迢访仙城,三十六曲水回萦。一溪初入千花明,万壑度尽松风声。”相随而行迢迢万里,访问随州仙城山,那儿有三十六案溪流回环萦绕。走向每一案溪流都见干万朵鲜花盛开,干条万条山望都松树耸立轻风吹拂。 仙城:山名,在今湖北随县东南,元参军曾在此隐居,李白有《冬夜于随州紫阳先生餐霞楼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一文。 二次相会,是大诗人到随州拜访友人,一路景色怡人。 “银鞍金络到平地,汉东太守来相迎。紫阳之真人,邀我吹玉笙。餐霞楼上动仙乐,嘈然宛似鸾凤鸣。袖长管催欲轻举,汉东太守醉起舞。手持锦袍覆我身,我醉横眠枕其股。”登银鞍挽金络来到平川大地,汉东太守亲来相迎。紫阳真人,邀您我吹笙作乐。餐霞楼上仙乐鸣响,嘈然宛转如同凤凰啼鸣。长袖善舞管乐吹奏催人轻举起舞,汉东太守乘醉手舞足蹈跳起来。他手持锦袍披及到我身上,我酒醉枕在他的大腿上酣眠。 汉东太守:汉东,郡名,即随州,州治在今湖北随县。紫阳:指道士胡紫阳。餐霞楼:胡紫阳的住所,在随州(今湖北随县)苦竹院中。嘈:众声相应。袖长管催:随着管乐器的乐声,挥着长袖跳舞。 此数联详细写欢聚场面。大诗人不仅见到了还有元参军,还和汉东太守、紫阳真人一起欢聚。相聚十分快乐,歌舞升平,长袖善舞,最后大诗人竟醉眠太守腿上,其乐融融。 “当筵意气凌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分飞楚关山水遥。余既还山寻故巢,君亦归家渡渭桥。”意气风发上凌九霄,整天饮酒之后便又如星离似的两地分别了。您我相隔关山分手山遥水远。我回到故山寻找旧日家园,您也归家渡过了渭桥。 星离雨散:比喻分别。不终朝:不满一个早晨,即时间很短的意思。楚关:指随州,其地先秦时属楚。渭桥(长安有中渭桥、东渭桥、西渭桥,此指长安城北之中渭桥,还家了。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哪怕随州相会再快乐,也不得不各自东西。 第三部分:并州之会。从“君家严君勇貔虎”到“歌曲自绕行云飞”。 “君家严君勇貔虎,作尹并州遏戎虏。”您家父辈勇武如狼如虎,任并州长史遏制戎虏的进犯。 君家严君:指元参军的父亲。貔(pi)虎:猛兽。这句喻元参军的父亲是勇猛的将军。尹:官名。既是地方长官,同时兼管军事。并州:泛指今山西太原一带,开元十一年已改为府。遏:阻止。戎虏:强敌。 恭颂友人之父。 “五月相呼渡太行,摧轮不道羊肠苦。”您我五月间相约穿越太行山,羊肠小道上车花催人困乏却不言苦。 摧轮:曹操《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摧轮:折断车轮,喻太行山路弯曲狭窄难行。 这年五月李白与元参军翻越太行山到太原游玩。但太行山路很不好走。 “行来北凉岁月深,感君贵义轻黄金。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来到北都太原之地岁月久长,为您的贵信义轻黄金深受感动。豪华之筵青玉盘上盛放琼杯美食,使我既醉且饱暂无归心。 北凉:似误,应作北京,唐代称太原为北京。琼杯绮食青玉案:形容精美的酒菜及餐具。案,有足的托盘。 到了太原,大诗人受到了元参军父子的盛情款待,让大诗人都无归心了。 “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兴来携妓恣经过,其若杨花似雪何!红妆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写翠娥。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时常出游来到城西弯曲之路,晋祠之旁流水长淌如同穆玉。乘用划水鸣响箫鼓,微波荡漾如龙鳞闪闪万草碧绿。情兴一来携歌伎带舞女来到此处,那纷纷扬扬的杨花如似雪花飘洒。傍晚日斜之时红妆歌舞女个个欲醉,来到水边那百尺清潭映出她们效好的容颜。初月升起辉映翠娥与婵娟,美人们换唱新曲罗衣舞动。清风徐来欢歌飞上空中,歌声嘹亮宛转绕云而飞。 晋祠在唐太原城之西南,故云出向城西曲。“晋祠”是周代晋国开国君主唐叔虞的祠庙。唐叔虞,亦称叔虞、太叔。姬姓,名虞,字子于,因封在唐国,史称唐叔虞。唐叔虞为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同母弟,母王后邑姜(齐太公吕尚之女 ),周朝诸侯国晋国始祖。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年幼继位,由叔虞的叔父周公旦摄政。周公旦灭亡唐国后,把唐地封给叔虞,唐叔虞死后,其子燮(燮父)继位。燮继位后迁居晋水之旁,改国号为晋,是为晋侯燮。 晋水从这里发源,风景优美,是当地一名胜。龙鳞:形容波纹的细碎。莎(suō):河边水草。宜:适应。在斜日的映照下,容貌更加美丽。写:画,这里作映照。翠娥:美女,这句说美人的影子照在水中。蝉娟:美好的样子。初月辉:形容脸容象新月一般皎洁。更唱:轮流唱。 此部分诗文重点写晋祠之游。风景如画,美女如云,歌舞神迷。犹如一幅唐人游晋祠风俗图。 第四部分:长安之会与谯郡之会。“此时行乐难再遇”到诗末。 “此时行乐难再遇,西游因献《长杨赋》。”如此时光的世间行乐难以再遇,我又西游向朝廷献上《长杨赋》。 《长杨赋》:西汉著名辞赋家扬雄的作品,献于成帝。 大诗人在并州与友人分手后,就西赴长安,向朝廷献上《长杨赋》。 这里借用扬雄献赋的典故说明大诗人自己曾到长安,企图以文章获得皇帝的赏识。大诗人以扬雄献赋的典故,还说明自己的才华不在扬雄之下。 “北阙青云不可期,东山白首还归去。”朝堂中青云直上难以期望,于是辞归回还东山。 北阙:汉初未央宫有东阙、北阙,上书奏事及谒见时,皆至北阙,故北阙是中央政权机构的象征。青云:显要的地位。东山,东晋政治家、名士谢安隐居东山。 大诗人先后以扬雄和谢安自比,就是满怀建功立业的热情,期望为国效力。到了长安,经过贺知章等人的推荐,大诗人也确实得到了唐玄宗的垂青,成为“待诏翰林”但唐玄宗只把大诗人视为文臣尤其是屡遭高力士、杨贵妃等人的谗毁,终于被排挤出京,“赐金还山”,失望而归。 此联虽语气平缓,实则心中极其愤懑。 “渭桥南头一遇君,酂台之北又离群。”渭南桥头又与您相遇一面,即刻在酂台之北又相离分手。 略写长安、谯郡(酂台在谯郡)两次相会之事。 “问余别恨今多少,落花春暮争纷纷。言亦不可尽,情亦不可及。”您问我离愁别恨今有多少,请看那暮春时节落花纷纷最为相似。说也说不尽满怀心绪难以表述。 与其说是伤离别,毋宁说是大诗人对于怀才不遇、仕途坎坷的无奈、郁闷和愤懑。均如这“落花春暮争纷纷”之中。 “呼儿长跪缄此辞,寄君千里遥相忆。”呼儿伏跪封上信函结束此书,寄给您千里之外的遥遥相思与祝福。 所有的伤感、所有的郁闷,也只有先“您”倾吐啊!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歌行体诗作。这首诗详细叙述了大诗人自己和谯郡元参军元演历次聚散的经过情况,欢乐回忆了与元演至诚的、亲密无间的友谊和令人难忘的欢会情景,同时表达了大诗人对人生理想破灭的失意与缺恨。 ![]()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