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行股极低估值,是市场错了吗?

 亲斤彳正禾呈 2020-04-23

目前银行股的估值历史最低,尤其是H股,已经跌到很多人看不懂了。今天就来讨论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该情况。

(一)

银行是高杠杆企业,我们做一个最简化的假设,假设银行所有成本是4,收益是5,12倍杠杆下,ROE12,那么,这种生意,最重要的,就是必须始终保持这1个点的利润。

但我们知道,经济危机的时候,银行的这1个点的利润,就会很难维持下去。

正常情况,不良率在1.5-2.5,而经济萧条时候,不良率是4-6之间。

这样,银行不仅一个点的利润消失了,还亏损了好几个点。

如果1个点的损失,是一年的利润。一个经济大萧条,银行过去几年的利润都要吐回来。

一些银行,如果不良再高些,就破产;一些银行,资本不够,就要融资。

融资需要付出的成本,有些时候,在国外是极高的,为了活命,命去掉半条。

(二)

经济正常运转的时候,我们对这种极端情况考虑得少,但今年经济就是这么极端的情况。

所以,全世界银行股,都被市场吊打。

H股因为外资投资为主,所以,南下资金几千亿买入。

银行股依旧股价非常难看。

(三)

但是,投资银行股,有两点我们要非常清晰。

第一,长期来说,银行股可以获得社会的平均回报。

也就是说,如果长期下来,企业的长期回报是ROE12,那么银行也可以获得。

有些时候银行赚得多些,有些时候银行少赚一些,甚至会亏一些。

但长期平均,12是合理的。

(四)

中国很特殊,过去国家对银行扶持,所以银行过去的回报一直大幅高于社会的平均回报。

未来不会了,但银行在风险的层面上,也不会出现境外的那种惨状。

巴菲特在高盛出大问题的时候,可以向高盛提出极为苛刻的条件,但中国的银行股的优先股,我们看到了,利息远远低于欧美。

这一层,就是国家保护了。巴菲特可以向高盛要每年10个点的回报,外加一堆的条件。中国呢?想都不要想。

(五)

以前提到小马过河,平均水位是1米,但有些地方可能是2米3米,国外的小马,一到2米3米,就会有些马活不下去。

这个2米3米,就出现在经济危机的时候。出现在经济萧条的时候。很多企业活不好,活不下去,银行这个百业之母,自然也就受损于实业之惨淡。但中国的环境,会护送这些马,度过这些深水区,所以,中国的银行,过去这么多年,完全没有经历过什么惊涛骇浪,因为政策“托”住了。

(六)

国内的银行,很多贷款,都是政府要求银行放出去的贷款,也就是说,某种程度上,银行扮演了“出纳”的角色,银行不纯粹是商业行为,很多时候,也扮演了“社会”功能。比如很多时候,给一些资质很长的企业长期贷款,维持就业,维持稳定,这个逻辑,不是纯市场的逻辑,但我们,很容易理解。

(七)

国内保险公司在H股的估值很低,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保险公司配置的很多资产,外资不能理解,比如国内经常半年一年都不会有债券违约,比如国内原来信托还有刚性兑付,这些资产的风险,在国内的大环境下,都是高安全的。

(八)

这段时间,国外的金融股的股价,也大幅回升。我认为,美国为代表的政府,也在向中国学习,像08年那样,搞倒几家大金融公司,最终损失的是全部的经济,而防止大金融公司受损,甚至保证大金融公司的合理利润,才能让这个世界运行得更好。

作者:流水白菜

来源:雪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