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24年4月22日,大清雍正二年三月二十九,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出生于东普鲁士哥尼斯堡的一个马鞍匠家庭。这位影响了整个西方哲学史进程的伟大思想家,其实是一个干干瘦瘦,身材畸形,一边肩膀比另一边肩膀高的教书先生。他的生活很有规律,也很枯燥,每天早上5 点准时起床,然后头戴睡帽、身穿长袍在书桌前工作到7 点,晚上10 点必定准时就寝。每当他去上课时,都会换上庄重的外衣,下课回家后就立刻穿上他的长袍继续工作。最有意思的是,他在每天午餐后一定会雷打不动地坚持散步,当地的居民甚至会在他每天下午3 点半散步经过时来核对自家的钟表。只有一次因为沉浸在卢梭的《爱弥儿》中而忘记了时间,结果害得邻居们还以为他出了什么事呢。 康德在哲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我只曾在读大学的时候囫囵吞枣地读过他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历史理性批判文集》。虽然只是走马观花地看到一点皮毛,但这已经足够影响我的世界观了。就我来说,康德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他的哲学观点是什么,而在于他是怎样拥有他的哲学观点的。而这种思维模式,我想才是哲学的真正魅力所在。 在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原理叫“奥卡姆剃刀”,它的核心要义就是八个字“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可以说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哲学家们把思考的方向给扭了过来。以前都是想着怎么增加知识,现在却要想着怎样触摸核心。如果想要看到更加本质的东西,那我们就必须剥丝抽茧,尽量地去做减法。康德的思路就是这样,如果我们想知道我们的本质是什么,那我们就得首先问自己我们的理性能够做什么?我们所认识的东西有多少是真是可信的。这个问的过程,也就是所谓的批判的过程。康德把所有的质料都拿掉,剩下的就是两个东西——空间和时间。于是,空间和时间就不再是我们之外的某个东西,而是我们自己的某种形式。就像这里有一杯水,虽然水是杯子的形状,但是杯子毕竟不是水。 康德把空间称为知性的外感官形式,把时间称为知性的内感官形式。在我之外的一切杂多经过这两道程序加工之后,变成了我们知性的质料。然后我们的知性又用它的四类十二种范畴把这些质料进行规范,这个时候我们就得到了“经验”。经验是我们认识的基础,也就是没有争议的存在了。不过经验总是不完整的、有缺陷的,于是我们的理性就滥用了知性的十二范畴,把一切经验都给整合了起来,从而得到了理性的认识——一种不靠谱的东西。比如我们都没见过的上帝,就是我们的理性通过整合弄出来的东西。再比如时间和空间,虽然它是我们的感官形式,但是理性也把它不由分说地当成了经验,就像我们把杯子当成了水一样。于是我们就会问这样的问题——空间有没有边界?时间有没有尽头?这样的问题自然是没有答案的,或者说必然是有两个完全矛盾的答案的。康德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二律背反。 二律背反现象要求了理性必须被加以批判。但是批判的结局并不是否定一切,而是要给理性划定一个合法的范围。就像我们都知道,牛顿力学、量子力学、相对论都有他们各自的生存范围,一旦突破了这种范围,那么它们的很多原理就会出现舛误。理性也是这样,它只能在经验的范围之内发号施令,一旦超越了经验的范畴,它也就不成其为真实了。为此,康德还提出了两个概念,一个叫先验,我们可以理解为“先于经验而存在的”,比如知性的十二范畴,比如时间和空间,当我们的知性前去感官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些东西就已经存在了。就像杯子先于水存在,才会有一杯水的存在。另一个叫超验,我们可以理解为“超出经验而存在”,比如上帝的概念,它从来没有被我们的知性所捕捉,所以也就从来不曾为我们所经验。但正因为其没有被我们经验,所以我们也就不能下决断了。上帝存在吗?我们只能老老实实地回答——不知道!就像一杯水的旁边还有一桶水,对于这杯水来说,那桶水究竟有没有,是不能确定的。 这就是康德的价值所在,他给我们的理性立下了不可逾越的法令。我们就像蹲在枯井里的青蛙,所能看到的天就只有井口那么大。不过不要悲伤,因为经验之外还有很多东西留在了我们心中,比如道德律。我之前多次引用过孟子说的恻隐之心的典故,其实跟康德的观点是很类似的。很多道德上的东西都是我们的先验本能,所以我们应该追随这种本能而去。但是在这种追随的过程中,我们要格外地小心,不能让我们的理性去干僭越的事情。因为理性一旦把这种道德律搞成了天条铁律,那么它所带来的就将是无休止的恐怖,这就是我们后来在法国大革命中所看到的那样。 也正是受康德的影响,我对一切假设历史都深恶痛绝、嗤之以鼻。我也不赞成那种没有去经历实事,就凭着高头讲章妄论是非的行为。我们为什么讨厌公知,就是因为他们在世界面前紧闭双眼,只是凭着所谓的“理性”去推导这个活泼泼的世界上的一切。而这,也正是最不理性的行为了。 在康德出生的时候,中国的大地上正在经历雍正皇帝的励精图治。康德逝世于1804年,此时的中国已经是嘉庆年间,十全老人乾隆皇帝已经在1799年驾崩了。嘉庆王朝是大清由盛转衰的衔接点,再往后就是令人不忍卒读的近代屈辱史了。我非常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也却对一切其他文明的先进文化很感兴趣。尤其对于西方文化来说,我所羡慕的,也正是他们的哲学! 本文对康德哲学的解释是十分泛泛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读一读原著。这里推荐武汉大学邓晓芒教授的译本,质量很高,读后必然受益匪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