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康德关于理念与范畴在概念使用上的的区分

 陈璇 2021-12-29

【摘要】

作为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的康德,在他为自己的著作《纯粹理性批判》所著的“通俗本”——《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中,指出“把理念(即纯粹理性概念)同范畴(即纯粹理智概念)区别开来,作为在种类上、来源上和使用上完全不同的知识,这对于建立一种应该包括所有这些先天知识的体系的科学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没有这种区别,形而上学就完全不可能”[1] 。因而,要从更高的层次上来了解与认知康德的形而上学就必须搞清楚理念与范畴的区别之所在。虽然康德提出了这一任务,但是即使是在这一“通俗本”中,我们也很难一目了然地看清二者的关系,由此,本文试图从康德所说的“种类”“来源”“使用”三个角度来展开对二者的区分,我的目的并不在于超越康德(似乎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在这方面能够超越康德),而旨在更为清楚地认识康德,呈现出一个更为清晰的关于理念与范畴的区分。                                                                                                                                                                                                                                              

【关键词】     理念     范畴    纯粹理性    纯粹理智

【正文】

在哲学的这条道路上,一个思想家不管是他来自何方和走向何处,他都必须通过一座桥,这座桥的名字就叫——康德。”[2]

在谈论康德对理念与范畴的具体区分之前,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是在何种境况下作出的。

在康德一步步成为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的通往哲学的道路上,不仅受到了莱布尼茨-沃尔夫哲学(独断论)、休谟的怀疑论的影响,而且还受到了以牛顿为代表的当时自然科学思潮 [3]和以卢梭为代表的当时法国的革命思潮的影响,并且尤以后两者的影响更具决定性。[4]康德先是在休谟的影响下,从莱布尼茨-沃尔夫哲学的独断论中解脱出来,而后康德又逐步认识到休谟的怀疑论是否定归纳推理的 [5],因而也逐渐摆脱了休谟哲学的束缚。为了真正地摆脱以上两种哲学思潮——大陆理性主义和英国经验主义——在康德看来,从认识世界这一角度来说,这两种哲学思潮都是片面的,于是康德将自己的视野逐渐转向更为关注真理、上帝和道德等概念的形而上学中去。康德的对形而上学 [6] 的研究选择的是不同于上述两者的第三条道路——这也就是众所周知的“哥白尼革命”——采用一种批判 [7]的方式,而且是对理性本身的批判,意欲取代上述那种独断的、非批判的形而上学 [8]。并且在此康德采取了一种纯粹的形式 [9]。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就是在这样的境况下应运而生的。

在康德的形而上学中,所谓理念指的就是纯粹理性概念,而范畴即是指纯粹理智概念。{这里就又引出了一个概念——“纯粹的”。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的导言中一开头便对纯粹知识和经验性知识做了区分。康德认为与经验性知识相对立的是“验前(a priori) [10] 知识,“所谓验前知识不是不依赖某一次经验的知识,而是绝对不依赖任何经验的知识”,“必然性与严格的普遍性是验前知识的可靠记号,并且两者是彼此不能分开的” [11],由于“验前知识”没有任一经验的参与,因而也即是“纯粹的”,康德认为“纯粹的”就是指“如果知识没有任何经验或感觉和它混合在一起,而且又是完全在验前成为可能的”[12]。这就为我们下文展开对理念与范畴的区分又准备了一个前提。}

虽然二者仅有一字之别,但是它们在“种类”“来源”“使用”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之处,因而,对它们作出区分仍然是极为必要的,这一区分是使形而上学成为可能的关键所在。对于这一区分的重大意义,康德在《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中是这样评价的:“这对于,建立一种应该包括所有这些先天知识的体系的科学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没有这种区别,形而上学就完全不可能……我在《纯粹理性批判》里的最大目的决不仅仅在于能够把这几种知识区别开来,同时也在于从它们共同的源泉里把所属的各种的概念推演出来。这样,我就不仅可以知道了它们的来源,以便妥善地规定它们的使用。不这样做,形而上学之多就只能是零零碎碎的东西。” [13]

本文的任务就在于从“来源”“种类”“使用”三个角度来对理念与范畴进行具体的区分。然而限于文章篇幅,本文的重点将在于阐明康德的理念与范畴在概念使用(这两个概念的种类也放在这一部分进行讨论)上的区分。

                  (一)从概念的来源谈起

“理念(Idea)”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早在古希腊时期已经出现,至少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柏拉图看来,“理念是那些不变的、永恒的、非物质的本质或原型”[14] ,在我们感知的事物存在之前就存在着与此物同名的理念,我们所感知到的事物仅仅是因为“分有”了这个理念才有其存在的。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高秉江教授认为,Idea是西方哲学的核心概念,也是西方二分世界理论的渊源。它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概念抽象的“理念”;二是,理性直观的“相”。[15]康德所使用的“理念”概念便是来源于柏拉图,而且,“理念”在康德那里指的是概念抽象的“理念”,康德并在此基础上对概念抽象的“理念”进一步发展,使它拥有了更为丰富的含义,进而成为了他形而上学的支柱。

“范畴”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在哲学史上的出现时间要稍微晚于“理念”,可以追溯至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发明了形式逻辑,在进行逻辑演示时,在其所讨论的对象的属性与原因之间建立了一种联系——范畴(亚里士多德的十大范畴是“量”“质”“关系”“处所”“时间”“状态”“所有”“活动”“遭受”“实力自身”),“这一思想解释了我们对事物的思考方式,并且代表了任何存在的东西存在或被认识到的特定方式”[16]。并且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范畴是“存在于心灵之外、在事物之中有其实际的存在”[17],亚里士多德正是在对客观事物的的各个不同的方面进行详细而具体地分析与归类的基础上才得出了他的“范畴”[18]这一基本概念。

总的来看,亚里士多德的范畴大致可分为属、种和个体事物三类。作为范畴论的开山祖师,亚里士多德的范畴概念是从逻辑学的角度去言说的。虽然亚里士多德也作为形而上学的开山祖师而闻名,并且逻辑学与形而上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他并没有直接将范畴运用到形而上学中去 [19],也没有能够揭示出存在于各个范畴之间的辩证的相互联系,而是康德将范畴概念引入到了形而上学的沃土之上。

康德正是在“汲取了他的两位伟大的前辈(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营养”的基础上,对这两个概念进行抽象的加工,发展出了独具康德意义的形而上学,为传统的形而上学找到了新的栖息之所。

(二)康德理念与范畴的概念使用的区分

接下来,我们进入本文讨论的重点——康德的理念与范畴在概念的使用层面是如何被区分开来的。

康德认为人的认识能力分为三个环节,从低到高为感性、知性、理性。在康德那里,知性是规则的能力,它从经验直观与先天形式中而来;而理性则是一种原理的能力,而且原理是具有终极意义的,它不依赖于其他命题,而其他命题则要依赖于它。[20] 因而,康德的理念(纯粹理性概念)与范畴(纯粹理智概念)也是有高低之分的,理念相对于范畴更不依赖于经验,更具有超验性[21]。然而,理性没有经验材料可以运用,理念仍然要借助知性范畴作为它的手段。

所谓理念,在康德那里,即是指纯粹理性概念,指的是“其对象不能在任何经验中表现出来的必然的概念”,它是“构成形而上学基本目的的部分,其余部分都不过是手段” [22]。“纯粹”是指在经验之前的独立于经验的 [23],“理性” 在康德那里是“提供验前知识原理的能力” [24] ,实质上是经验之中无法达到的知识的完备性和无条件性,即指的是“一种要求人类认识世界、灵魂和上帝的认识能力” [25]康德说:“理性概念是关于完整性的,即关于全部的可能经验之集合的统一性,因而超出了任何给定的经验而变成了超验的。” [26] 关于纯粹理性的命题“从来既不能通过经验来证实,也不能通过经验来否定” [27],因而所谓“纯粹理性”就是指具有完整性的,独立于经验的理性。

纯粹理性分为两种——纯粹理论理性和纯粹实践理性,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纯粹理性指的仅仅是纯粹理论理性,而纯粹实践理性则在他的另一著作中——《实践理性批判》——使用。作为纯粹理性概念,理念在康德那里,成为了独立于经验之外的,不依赖于经验的,因而是外在的、客观的、必然的概念。

康德将自己的理念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完整的主体理念,即心理学的理念;第二种是完整的条件系列理念,即宇宙学的理念;第三种是一切概念在可能的东西的一个完整的总和的理念中之规定,即神学的理念。”[28] 理念的上述特性在这三种理念中得以具体展现。

1. 作为完整主体的心理学理念

“纯粹理性要求我们给一个事物的每一个属性寻找属于它的主体,而这个主体本身也必然仅仅是一个属性” [29] ,即使这样无穷地进行下去,我们也得不到最终的主体,任何一个被拿来作为最终主体的东西,都不过是这个无限循环中的一个环节而已,然而康德确认“实体性的东西本身永远不能被我们的理智所思维”,因为在康德看来,理智概念的仅仅只是通过单纯的属性来思考一切,况且这些单纯的属性又缺乏绝对的主体。

“常住性是使实体概念在经验中丰富多彩的东西,并且只能在经验中才能得到证明” [30],作为实体的灵魂概念的常住性也仅仅只能在经验中进行证明,因而只能在人还在世的时候进行证明,因为人的死亡也就意味着经验失去了它存在的依据与基础。

康德进而论证说“'我存在’中的'我’并不仅仅意味着(在时间里的)内直观的对象,同时也意味着意识的主体,正如同物体不仅仅意味着(在空间的)外直观,同时也意味着作为这一现象的基础的自在之物一样” [31] ,因此康德认为外感官的现象的物体并不存在于我的思维之外,而是存在于自我的思维意识主体,亦即灵魂之中。

总的来说,心理学的理念,还仅仅是作为一种从经验中出发的理念而存在,它同空间以及存在于空间中的现象,都是存在于自我之中,并不能独立于经验与自我之外而有其存在,因而是一种主观理念。

2. 作为完整的条件的宇宙学理念

宇宙学理念的对象也是从感性世界中得来的,而且“它使用的只能是以一种感性的东西为对象的一些概念” [32],因为在这里宇宙学的理念是内在的,并且是非超验性的。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宇宙学理念还不是一种真正的理念,甚至还不能称其为理念。

虽然宇宙学理念的对象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客观性,使得这一理念也具有某种客观的特质,但是,康德认为对宇宙学理念进行研究并不能像对纯粹理性在超验上的使用进行研究那样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因此,康德在此对理性本身展开了批判。

宇宙学的理念还是没有脱离于经验之外,因而康德将他的注意力转向了第三种理念——神学理念。

3. 作为完整的总和的神学理念

神学理念作为一种对纯粹理性的设想,其主要作用正在于“给最重要的理性使用提供素材” [33],神学理念并没有与经验发生联系,它完全是在思辨的基础上进行超验的辩证。

上述的两种理念——心理学的理念和宇宙学的理念——都是从经验出发的,虽然它们一个具有主观性,一个具有客观性,但是它们总是在经验系列里追寻主体的绝对完整性,然而这种绝对的完整性往往是不可能的,因而康德认为这二者并不完全是真正意义上的纯粹理性概念。而在神学理念中,“理性同经验完全断绝”, 由于神学理念“仅仅是一个出于假想的存在体” ,相对于前两者而言,神学理念是作为一种主客观的统一而存在,因而更容易与范畴区别开来。

虽然这样,但是神学理念是“为了理解经验的连结经验的秩序和经验的统一性而设想出来的”[34],因而这一设想也很容易暴露辩证的假象。

总而言之,关于上述三种理念,康德认为“它们都不过是一些纯粹理性概念,不能在任何经验里提供出来,理性在这些理念上给我们提出来的问题都不是通过对象,而是理性为自身的满足,通过理性公理提出来的。”[35] 因而,康德在其著作《纯粹理性批判》中采用了批判的方式,意欲通过对纯粹理性本身进行扬弃的手法,从而获得关于创立真正知识即形而上学的基础,亦即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纯粹理性概念。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康德是在何种意义上来使用范畴这一概念的,并进而指出范畴与理念到底有何不同。

所谓范畴,在康德那里,即是纯粹理智概念,“理智”,即量智,也就是知性。[36] “一切纯粹的理智认识都有这样的特点,即它们的概念都在经验里提供,它们的原则都是通过经验来证实”。[37]作为纯粹理智概念的范畴,是与经验相关的。因而,它是内在的、主观的、偶然的。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康德的知性范畴表:

量的范畴——单一性、复多性、总体性

   质的范畴——实在性、否定性、限定性

   关系范畴——实体性、因果性、共存性

   模态范畴——可能性、存在性、必然性

康德将逻辑判断表改造为知性范畴表,主要是突出了对判断和认识的一般性考察。一切知识都离不开先验自我意识的“统觉”和综合作用,“一切知觉必须被包摄于纯粹理智概念下,然后才用于经验判断。在这些经验判断里,知觉的综合统一性是被表现为必然的普遍有效的。”[38] 这种综合正是在范畴的参与下进行的。康德创造了这么一个先验的范畴理论体系,通过这一个“十二范畴”,康德运用范畴的逻辑功能,在思维之中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整理,并发现范畴在这方面的惊人作用。这一理论体系给未来的形而上学提供了可靠的指南。

在康德的意义上,范畴是和经验密不可分的,这也是它和理念的最大的区别所在。一方面,范畴对于经验的存在有着突出的作用,“范畴和建筑在范畴之上的原则是使经验本身首先成为可能的东西。”[39] 另一方面,经验与感性也为范畴提供了庇护的场所,“我们的纯粹理智概念,和我们的纯直观一样,只涉及可能的经验对象,也就是说,仅仅涉及感性存在体,一旦超出这个范围,这些概念就不再有任何意义了。” [40]   因而,范畴是和经验密不可分的,这一纯粹理智概念也因此而不像理念那样“纯粹”  从而它具有主观性和偶然性也不足为奇了。

但是康德也认为,“范畴从一切感性规定的混杂中超脱出来的纯洁性可以引导理性把范畴的作用超出一切经验之外,扩展到自在之物上去”[41],通过对范畴进行研究,并进而把它引向正确的道路上来。

总而言之,虽然范畴和理念也是相互作用不可拆分的,但是康德所谓的范畴不管在认知能力的大小上,还是作为一种知识的概念的纯粹性与独立性上,都要逊色于理念。

【结论】

总的来说,理性在认识能力上要高于知性,因而纯粹理性概念也应高于纯粹理智概念。在康德的意义上,理念是外在的、客观的、必然的,范畴是内在的、主观的、偶然的。在知识的纯粹性与独立性上,理念要更为客观,更具超验性、纯粹性。康德把范畴作为先天的理性,而理念则是作为纯粹的理性存在。正是由于范畴的存在,才使得经验转化为知识成为可能。然而,范畴的作用是辅助性的,它仅仅是作为理念的手段而存在。

参考文献

书籍类

1. (德)伊曼努尔·康德 ()  庞景仁().《未来形而上学导论》[M]. 1978年版.              

   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78            

2. (德)伊曼努尔·康德(著)韦卓民(译).《纯粹理性批判》[M]. 2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

3. 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M]. 1.北京:三联书店出版,200710

4. 瑜青(主编)《康德经典文存》[M]. 1.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2             

5.(美国)S.E.Stumpf J.Fieser(著)匡宏,邓晓芒(译)《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修订第八版)[M].第一版.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2

6. 冯契 主编.《哲学大辞典》[M].第一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0

7. 冯契,徐孝通 主编.《外国哲学大辞典》[M].第一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8

论文类

 1. 韩水法.《康德批判的形而上学》[J]. 《哲学研究》,2003年第5

 2. 高秉江.Idea与象》[J]. 《哲学研究》,2007年第11


[1]  见于(德)伊曼努尔·康德 著  庞景仁 译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出版

1978年版)一书的第四十一节

[2]  出自于《康德经典文存》一书的前言第1

[3]   康德说:“形而上学真正的方法和牛顿引入自然科学并在其中产生了累累硕果的方法,从根本上说是一样的。”(出自《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修订第八版)第270页)康德不仅拯救了形而上学,而且也没有攻击科学,因而,康德的形而上学也是一种科学的形而上学。

[4]   参见自李泽厚先生的《批判者学的批判》第一章第二节思想资料部分。原书第10——20页。

[5]   休谟认为:“我们所谓因果性的东西,仅仅是由于我们经验到两个事件的共同发生,就将它们联结在一起的一种习惯,但是这并没有证明这些事件之间有任何必然关联的结论。”(出自《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修订第八版)第269页)休谟对事物之间的因果性产生了怀疑,因果性链条的断裂,使得归纳推理成为一种困难,而康德推崇的科学则是建基于因果性概念和归纳推理之上。因而,康德和休谟分道扬镳亦不足为奇!

[6]   虽然康德在其哲学中并没有提到“形而上学”,但是包括《纯粹理性批判》在内的一系列著作。实实在在地构成了康德的形而上学体系。

[7]   康德是这样界定他的批判这一概念的:“我所说的批判是指在这个批判之后就可以不依靠任何经验而独立去求得一切知识的那种一般理性能力。”(参见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的第一版序文第六页)在第二版的序文中,康德强调说:“哲学的第一而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从起源上来打击形而上学中的错误,一劳永逸地消除其中的有害影响。”(参见原文第26页)康德批判的形而上学,并不是完全地否定形而上学,而是对形而上学进行一种纯粹理性意义上的扬弃,从而把哲学引导到他所建立的形而上学中去。

[8]   参见北京大学哲学系韩水法教授的《康德批判的形而上学》一文。

[9]   所谓纯粹形式,就是指不依赖于任何经验的研究哲学的方式。对于“纯粹”一词的理解,还会在下文进行更为具体的探讨。

[10]   也有人将a priori译为“先天”,而韦卓民先生认为,译为“验前”(取在经验之前之意)更为恰当,因为在哲学学界中常常将transzendental。参见韦卓民先生翻译的《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第7页注释1.

[11]   参见韦卓民先生翻译的《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第3637页。

[12]   参见韦卓民先生翻译的《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第53

[13]   参见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第四十一,四十三节

[14]   参见S.E.Stumpf   J.Fieser  著的《西方哲学史》第47

[15]   参见华中科技大学高秉江教授的《Idea与象》一文

[16]   参见S.E.Stumpf   J.Fieser  著的《西方哲学史》第68

[17]  同上。

[18]  参见冯契主编的《哲学大辞典》[M].第一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0月,第946

页。范畴,一词源于希腊文kategoria,指的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关系的概括。

[19]  虽然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的实体概念是作为“所有范畴运用于其上的主词”(参见S.E.Stumpf   J.Fieser  著的《西方哲学史》第72页)被定义的,但是毕竟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所研究的是实体以及实体形成的过程,并不像康德那样将范畴(纯粹理智)作为真正的言说主体进行探究。

[20]  参见冯契 主编的《哲学大辞典》[M].第一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0月,第1410  

[21]  所谓超验的,即是指超越于经验,为经验所不能达到,存在与认识之外而与认识无关。参见

冯契,徐孝通主编的《外国哲学大辞典》[M].第一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8月,

143页。

[22]  参见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第四十节

[23]  参见冯契,徐孝通主编的《外国哲学大辞典》[M].第一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

8月,第142页。

[24]  参见韦卓民先生翻译的《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第53

[25]  参见冯契 主编的《哲学大辞典》[M].第一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0月,第946

页。

[26]  参见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第四十节

[27]   参见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第四十二节

[28]  参见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第四十三节。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将这三类称之为:

第一类包含着思维主体的绝对(无条件的)统一性;第二类包含着出现的条件系列的绝对统

一性;第三类包含着一般思想的一切对象的条件的绝对统一性。(参见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一书第343页)

[29]  参见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第四十六节

[30]  参见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第四十七节

[31]  参见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第四十九节

[32]  参见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第五十节

[33]  参见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第五十五节

[34]  参见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第五十五节

[35]  参见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第五十六节

[36]  参见冯契主编的《哲学大辞典》[M].第一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0月,第1411

页。

[37]  参见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第四十二节

[38]  参见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第二十二节

[39]  参见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第四十四节

[40]  参见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第三十二节

[41]  参见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第四十五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