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的寿命为何骤然缩短?可能与史前大洪水有关

 思明居士 2020-04-23

众所周知,古人寿命远不及现代人,但翻阅史书,却发现很多让人匪夷所思,难以置信的事情。

据史传,黄帝长寿,有118岁,尧也有118岁,舜也有118岁。

至于禹,禹治水有功,更将公天下变为家天下。依据史记进行推算:颛顼在位78年、喾在位70年、挚在位9年、尧在位70年、舜在位39年;禹的父亲鲧为颛顼七十岁时得子, 而禹为鲧的晚年之子。以此相加,禹的寿命至少在150岁以上。

更有甚者,据《列子·杨朱篇》引战国杨朱所言:太古至于今日,年数固不可胜纪,但伏羲已来三十余万岁。此虽不可信,但也可推测伏羲氏寿命应当极为漫长。

可是自禹治水后,历代帝王寿命并不是很长。七十岁以上的的帝王有:清高宗(89)、梁武帝(86)、武则天(82)、宋高宗(81)、元世祖在(80)、唐玄宗(78)、前蜀高祖(72)、吴大帝(71)、后燕成武帝(71)、伪齐刘豫(71),明太祖(71)、汉武帝(70)、南燕献武帝(70)、唐高祖(70)、辽道宗(70)、夏仁宗(70)。

不难发现,自秦始皇建立秦朝以来,70岁以上的帝王寥寥无几,80岁以上的更是凤毛麟角,如上古时期一百多岁的压根没有。

如此可见,大洪水似乎是人的寿命分界点,自此以后人很难活到人所能达到的极限寿命。

为什么会如此呢?

在神话传说中,共工撞倒了不周山,天河水方才洒落人间,此是大洪水的来源,即大洪水来自天上的天河。

此即是说明,上古时期,天上有大水。

以现代眼光来看,天上怎么会有这么多水呢?

天上水聚集成云,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化作雨落下,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的水。

这只是在低空的事情。

当距地高度上升到两万米的高空,温度开始逐渐升高,直到130公里远的热层,此处的温度100多度,足以将水维持在气态。

即,在距离地球足够远的地方理论上是可以有一层厚厚的水蒸气层。

如果此论成立,则人的寿命为何变短即可解释的通了。

天上有一层水蒸气层,其比二氧化碳的更能为地球保温,让地球成为一个巨大的温室。

此论有古代树木化石为证。

现在树木化石有年轮,而彼时,树木的化石并没有年轮。

说到树木没有年轮似乎有悖常识,可是现在仍有树木是没有年轮的,即在热带雨林中。

为什么热带雨林中的树木没有年轮?因为热带雨林中气温变化不大。

可见,远古时期极有可能比现在的温度高,且温度变化不大。

更有在南北极发现的热带生物化石为证,这些足以说明,在远古时代温度较当今更高,且变化不大。

当天上的水蒸气层在的时候,其与臭氧层一道为人抵御宇宙有害射线,及其他有害物质。故而古时有害射线较当今少,且气候适宜,也因此可食用的动植物较多,人的寿命自然也会较大洪水后更为长寿。

而大洪水后,天河陨落,水蒸气层消失不见,地球温度变低,可供人类食用的动植物变少,再加上有害射线变多,人的寿命自然开始变短。

另解析汉字世,也可窥见一丝秘密。

说文解字对世是这么说明的:三十年为一世。从卅而曳长之。亦取其声也。舒制切文二。

孔子对其注解:三十年曰世。按父子相继曰世,其引伸之义也。

即,在人三十岁左右的时候开始生孩子,父子相继的间隔为三十年。

在一般的理解中,古人的寿命短,十多岁就要生孩子,怎么可能是三十岁呢,三十岁左右都要死了,怎么可能这时候才生孩子。

这种观念一般在大洪水之后。

而在大洪水之前,不难发现寿命普遍在120岁左右。如果以此进行推算,即人能活到120岁,正是30左右是最适合生孩子的年龄。

现代人寿命重新变长,现代人生孩子的时间已经在25岁左右。

因此,从世这个字的创造不难发现,在创字之初,华夏先人就已经认识到人的寿命极限在一百二十岁左右。如果那时候人不能普遍活到120岁左右,以古代落后的科技水平是如何知道人的寿命是在120岁呢?

答案只有一个,上古时期,人的寿命普遍在120岁左右。

为什么人的寿命变短了呢?因为天河坠落,化作大洪水,人类失去了庇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