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一生,爱恨随缘,喜怒随风,心安即是归处

 芨芨草01 2020-04-23

这一生,此心安处是吾乡

文/芨芨草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的一首《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道尽一位离乡人无奈又豁达的心态。

人的一生,有爱,有恨,有聚,有散,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无力与命运抗争,也无需抗争,该是你的,都是你的;不是你的,强求也无益。

生命中的芸芸众生,在历史的长河中,都不过是沧海一粟,微小无比。在短暂的生命历程中,爱过,痛过,恨过,到头来,都不过是烟云一场,万物皆空。

不是谁可以胜得过谁,也不是谁可以胜过得天。生命的长度,早就在天意手中,无可改变。唯一能做的,是拓宽生命的宽度和厚度,让自己在这沧海中荡起小小的涟漪,让一朵浪花,被人所欣赏,如此而已。

爱又如何?终有消失的时候;恨又如何,总有烟灭的时候。爱恨之间,是人生的自我折磨,是生命的自我束缚。没有人能完全潇洒放手。这世间,潇洒不过是一个自我宽慰的词语罢了。

但人又不能没有爱。如果没有爱,人生该是一口枯井,没有一点波澜可以出现,那该是多么的无趣!因为有爱,所以生活五彩斑斓,生活有滋有味;因为有爱,所以人过得幸福甜蜜,充满希望;因为有爱,世上才有婚姻出现,才会有家庭完整。

只是,爱往往不长,剩下的也许只是责任和担当。没有爱,也仍然能维持一些名义上的东西。所以,没有爱,有些人也不会有恨,只不过爱不在了,或者是麻木了,倦怠了。

没有爱,也没有恨,是一件好事。至少,人的生活能够平静和如常。如果一旦有了恨,就会有各种纠纷的出现。从爱到恨,往往只是一步之遥。为什么会有恨?是因为爱得不到满足,欲望得不到满足。

人往往是自私的。只不过,没有谁会承认自己自私。你看在诸多的男女分手中,责任和不对,永远是对方的事,自己总是无辜的。但事实是这样吗?也许有,但不完全。世上没有一个巴掌能打响的事情,就是夫妻离婚,也不完全是一方的责任。

恨是爱的延伸物。如果没有爱,自然就没有了恨。但无爱无恨,人生又了无生趣;有爱有恨,又过得风起云涌。

只是,人会慢慢成熟。在成长的历程中,人总要去经历这些,去得以磨练。日复一日的修行中,人的心智会慢慢成熟,直到能够有强大的承受力,去承受一切的风雨洗礼。

爱之,有喜;恨之,有怒。当生命成熟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爱恨变成不再那么重要,喜怒也就能够随风而逝。这一段人生历程,和心路历程,谁都要去经历,没有人可以替代。

当人能够真正面对爱恨的时候,能够让一切喜怒都随风的时候,心就安了。心安,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很多人穷尽一生,都无法到的境界。唯有一小部分的人,能够达到。

心安,如归家。心安,不是看破,而是超越,超越一切红尘俗事,超越一切可以看破的东西。心安,岁月自此安静如夜,能够容纳一切的看得见和看不见的俗世纷争。

这一生,做一个心安的人不容易。经历了,懂得了,还要学会放下。只有放下,才能心安。曾经,有人对我说,为什么放下了,心反而空了?

空了?好。空了就是安。能够把心排空,才能安放属于自己的东西。我们在这世间,心往往存放了太多别人的东西,却忘记给自己留一点位置。只有把俗世的一切都排空,自己才能掌握这颗心。

此心归处是吾乡。心安即归处。在这世俗纷争的环境下,做一个心安的人,是智慧的体现。

这一生,总在这样的寻求——身安,心也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