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治愈奇病集成【11.12 】肝.食道.幽门.呃逆.胃.手病例

 太平时光 2020-04-24

[病案]贾某,女,53岁。 1962年12月29日入院。患者于1960年3月起,右上腹疼痛,伴有不规则发热(37~38℃)。本市某医院超声波检查,诊断为肝脓疡。每次发热约一周左右,不治可自行缓解。1962年7月间来我院诊治。检查:肝肋下平脐,上界第四肋间,表面不光滑,弥漫压痛,近左侧处有切迹。脾肋下1.5厘米。超声波检查:提示肝囊性病变。肝功能、蛋白电泳均异常,硷性磷酸酶一直在51.5~76金氏单位。X线胸透:右下胸膜炎。血沉、血常规均异常。1963年4月8日剖腹探查,活组织切片检查,确诊为“肝囊肿病”。中医诊治:胁腹疼痛,消瘦,纳食不佳,午后潮热,盗汗,口干,夜不安寐,龋齿作痛,舌光红少津、裂纹甚大,脉虚弱略数,重按无力。

[治则]养阴清热,扶正为主。

[方药]西洋参3克,麦冬9克,生地9克,金石斛9克,龟版12克,牡蛎15克,白薇9克,忍冬藤12克,枣仁9克,川郁金3克,浮小麦12克。服中药初期,曾合并用青霉素、链霉素、但热度一直未见下降,故停用抗生素。此后作一般支持疗法,主要用中药治疗。服药二周后,疼痛减轻,胃纳好转,寐安,汗止,舌色转淡、苔满生,硷性磷酸酶下降至9.8~26.5金氏单位。于1963年5月8日出院时,肝仍为肋下10厘米。带回中药:西洋参3克,麦冬9克,生地9克,牡蛎15克,红花1.5克,赤芍4.5克,白芍4.5克,郁金4.5克,砂仁1.5克。低热加白薇9克,眠差加枣仁9克,夜交藤15克。上述中药服到1963年12月停药。当时超声波检查:肝肋下3厘米,剑突下3厘米,质软,无压痛,上下径12厘米(锁骨中线),又右第六、七肋间腋前线处有平段,其他均正常。1964年3月随访:诸症均好。检查:肝上界在第六肋间,下界肋下刚触及,无压痛,脾未及,硷性磷酸酶8.3金氏单位。超声波检查:提示肝囊肿基本痊愈。胸部X线透视正常。(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65年第2期)

[评析]本病属中医的“癥瘕”范畴。此病临床较少见。一般可分为寄生虫性和非寄生虫性两类。非寄生虫性往往以先天性者居多,且多与多囊肾同存。但本患者未发现多囊肾存在。至于本案有恶寒发热,肝囊肿迅速增大,弥漫性压痛,白细胞增高等,显然有感染,但用青霉素、链霉素未得控制。患者有明显阴虚见症,故采用扶正达邪、养阴清热的方剂,不仅热退、阴虚症状消除,而且囊肿逐渐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超声波检查证明为基本痊愈。(黄宣能)

肝包囊虫病

[病案]牟某,女,20岁。1965午4月9日初诊。1964年2月右上腹部肿大,坠痛,胸闷纳呆,余无不适。近来,疼痛加剧,经检查:右上腹部可触到约16×20厘米大之包块,坚硬不移,表面光滑,重按则痛。病人营养中等,发育欠佳,脉弦数,苔薄白,呕吐,发热(37.8℃),胸肋刺痛,微有咳嗽。患者家中养有狗羊,且接触密切。经某医院钡餐造影:心肺、食道皆正常,30分钟,70%钡潴留于胃,肝左叶触之膨隆不平,有触球样感,部分肠道可见零星造影物充影,未见异常改变。上消化道未见器质性改变。初步诊断为肝包囊虫病,需要手术摘除,患者未同意,而请中医治疗。

[治则]消导破血,理气清热,化痰止痛。

[方药]柴胡6克,白术9克,桃仁9克,红花6克,三棱6克,莪术9克,槟榔15克,木香4.5克,郁金1.5克,青皮6克,沉香2.1克,姜半夏9克,制香附6克,甘草4.5克,生姜2克,竹茹3克。连服5剂后,囊肿缩小,随起卧而能上下左右移动,但呕吐增剧,疼痛异常,饮食减少,余无其他异常发现。上方去红花、桃仁,加当归9克,乳香6克,没药6克。连续服药2剂,呕吐大作,吐出黄水粘液甚多(约5~6公升),其味极苦。吐后疼痛减轻,包囊已不能扪及,人事昏迷,不能饮食。原方中去三棱、莪术、乳香、没药、制香附、沉香,加黄连6克,黄芩6克,山扼6克,枳壳9克,茵陈9克,附片3克。次日全身情况好转,包囊消失,能饮流质,无恶心疼痛感。继服中药6剂告愈。曾随访三个月,疗效巩固。(见《中医杂志》1966年第1期)

[评析]癥瘕积聚多由气滞血瘀形成,故本方采用理气化瘀、消积之品获效。呕吐者一为乳香、没药去油未净,二为病作。呕后虽人事昏迷,但包囊已消,此吐法之功也。(马荫笃)

多囊肝、多囊肾

[病案]郑某,男,43岁。1979年4月就诊。1978年因腰痛、腹部包块经超声波、同位素扫描检查,诊断为多囊肝、多囊肾。化验:肝功能正常。尿常规:蛋白(廿)、白细胞(廿)、红细胞(Ⅲ)。体检:血压20.0/13.3kPa(150/100毫米汞柱)。腹部膨隆,可触及凸凹不平之大小包块多枚,有压痛,腹围93厘米,下肢浮肿,按之凹陷。刻见面色萎黄,倦怠无力,腰胀痛,小腹刺痛,饮食不思,尿短赤,排尿时有灼痛,大便一日二次、质软,苔边白中黄而腻、舌质淡紫,脉沉细而涩。

[治则]益气健脾补肾,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方药]黄芪24克,党参24克,云茯苓24克,炒白术12克,炒山药12克,川断12克,炒扁豆9克,当归9克,桃仁9克,炒杜仲15克,生苡仁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莲15克,红花6克,红枣3枚。服10剂后,排尿灼痛减轻,尿蛋白(廿),白细胞(+),红细胞(廿),余无显变。原方去扁豆、桃仁、红枣,加三棱9克,莪术9克,王不留行9克,全蝎4.5克。连服30剂后,诸症减轻,遂续服30剂。在服药期间,小便连续排脓性尿液,臭秽难闻。目前腰腹部痛减轻,包块缩小,腹围缩至87厘米,尿蛋白(+),白细胞2~6,红细胞(Ⅱ)。苔中根淡黄而腻,脉沉细。原方加桃仁12克,茜草根10克。续服90剂后,腰腹痛显减,包块明显缩小,腹围81厘米,食欲增,大便日行一次,尿蛋白(±),白细胞1~3,红细胞(+),血压18.6/12.0kPa(140/90毫米汞柱)。上方加阿胶10克。照上方10剂,共研末以蜜泛丸,每丸重9克,日服3次,每次1粒,并间日服汤药1剂。服至1979年8月21日,腹围减至77厘米,腹部包块续减,除劳累后稍感腰胀痛外,余无不适,尿常规仅有少许上皮细胞,并已恢复工作。续服丸剂。至1981年12月10日来信说:丸剂已停服,体力完全恢复正常,肝功能正常,包块摸不到,腰腹不痛。后续以调补气血,滋养肝肾,参以清热去瘀之品以蜜泛丸常服,以杜复发。(见《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3年第1期)

[评析]本病多系先天性畸形有关。目前无特殊治疗方法。在中医学中属癥瘕积聚范畴。证属气虚脾弱,兼肾虚水湿不化,湿郁化热、络脉瘀阻而成癥块。其病涉及有肝、脾、肾三脏,但就本案来说,主要在脾,故治法以益气健脾为主,补肾、利湿、活血化瘀为辅,立足于补,以补消结合,而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黄宣能)

肝硬化(臌胀一)

[病案]杨某,女,76岁。1975年12月8日初诊。三年前病人脘腹胀满,下肢浮肿,服西药利尿剂,症状时轻时重。四个月前,旦食暮不能食,恶寒发热,腹胀大,一身尽黄,卧不起床。某医院检查诊断为:“肝硬化”、“肝癌”。服中西药五十余日无效。症见形体消瘦,恶寒发热,腹大如鼓,舌质绛红,脉弦有力。

[治则]消积下气,通利二便,疏泄郁滞。

[方药]鸡矢醴10克,淡竹叶10克,鲜柴胡15克。水煎成150毫升。顿服,日2剂。三日后脘腹胀满已减,能靠物而坐,身目色黄稍退,能食少许,小便自利,微汗出。续服半月后,已能下床行走,黄疸退净,脘腹平复,舌质淡红,脉微弦。停药,嘱调理饮食,以增强体质,又月余后患者能轻体力劳动。随访三年,体健,未见复发。(见《吉林中医》1981年第3期)

[评析]《素问,腹中论》:“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名为臌胀。…治之奈何?……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鸡矢醴又名鸡矢白,能消积下气,通利二便,佐以淡竹叶渗水气于膀胱,柴胡疏解少阳之郁滞,用鲜者以减其香燥之弊,避其劫肝阴之嫌。故奏效速。(黄宣能)

肝硬化(臌胀二)

[病案]王某,男,37岁。1978年3月12日诊。四年前曾患黄疸型肝炎。近二月来因劳累及情志不畅,致疲乏无力,腹胀如釜,胁痛,纳少嗳气,便溏面黑,小便短少,舌赤、苔薄白,脉濡滑。某院诊为肝硬化腹水。

[治则]消胀利水,疏肝理气。

[方药]茯苓15克,泽泻15克,猪苓15克,白术9克,滑石18克,通草10克,赤小豆30克,椒目15克,丹参30克,黑白丑10克,防己10克,大腹皮15克,陈皮12克,车前子15克,海金砂15克,冬瓜皮30克。10剂后,精神稍好,尿量增多,腹胀亦减。原方续服5剂,上证均消,舌薄白,脉弦。治拟健脾益气,和胃消胀:鸡内金10克,广木香3克,炒白术10克,五谷虫12克,白蒺藜15克,茯苓15克,陈皮12克,炙甘草6克,焦山楂12克,焦六曲12克,焦麦芽12克,党参16克,砂仁5克。嘱长服。三个月后,肝功能正常,随访良好。(见《陕西中医》1982年第2期)

[评析]鼓胀,出自《素问,水胀篇》等。一作臌胀,又名单鼓、蜘蛛鼓。多因情志郁结,饮食不节,嗜酒过度,虫积日久,使肝脾损伤,气血瘀滞所致,多有癥积瘕块发展而来。临床凡见此证,多属难治。一般常见的为肝硬化腹水等。本例由于劳累及惰志不遂而复发,肝气郁结,疏泄失调而影响脾胃升降,津液不布,水湿中阻,渐成腹水。治先疏肝理气,健脾利水,后以调理脾胃出入而愈,于此说明治疗内伤疾病中,重视脾胃的调理至为重要。(吕志连)

水臌胀

[病案]陈某,男,54岁。1961年7月24日诊。因嗜酒过度,生活不调而致发臌胀。初起腹部胀大,按之柔软,继则病势加重,按之坚硬,不能饮食,多医诊治无效。证见:面色黧黑,神采困惫,呼吸喘促,腹大如鼓,扪之坚硬,脐心突出,脉络显露,四肢消瘦,肌肤干燥,大便溏薄,色呈灰黑,小便短少,胸脘胀闷,不能饮食,四肢厥冷,舌苔白腻,脉弦大无力。

[治则]温阳祛湿。

[方药]炮附片30克(先煎),干姜30克,潞党参30克,泽泻30克,白术30克,茯苓60克,六腹皮45克,甘草12克,生姜15克。服5剂,阳复足温,小便通利。增利水之药猪苓30克,桂枝6克,继服20余剂,诸症好转。后以益气养血,健脾疏肝药物调治。五个月后随访,已能作轻微劳动。(见《新医药学杂志》1978年第12期)

[评析]脾阳不振,水蓄不行,则腹大胀满。中阳不运,故胸闷腹胀。寒湿困脾,伤及肾阳,不能温阳化气,则小便少而大便溏,肢厥脉大。治脾宜燥湿,补肾当温阳。肾暖脾燥,功能健运。而此时最虑肾阳之败,当扶阳为主,利湿为辅,故用温阳扶正,燥脾祛湿,兼以通利之品,使阳壮而水去,病自向愈矣。(马荫笃)

腹胀如鼓(气臌)

[病案]陆某女,38岁。1971年8月初诊。曾与家人口角,渐感胸闷脘胀,两胁疼痛,暖气不舒,纳食减少,继则夜不安寐。曾服健胃安神之品未效,忧虑不安,病情加重,脘腹渐渐胀大如鼓,聚散无常,彻夜不眠,形体日趋消瘦。医者当消化道溃疡调治,亦有按心脏病用药,更有疑为肿瘤而断为不治之症。但经过多方面检查,均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卧床不起,久重病容,精神极度疲倦,目光无神,言语低微,大肉消削,脘腹胀大如鼓,按之软,胸闷气短,心悸不眠,梦多纷纭,食不入,即略食稀粥也感胀而不舒,经闭不行,舌嫩红,苔净如镜,脉细欲绝。

[治则]养胃和阴,理气散郁。

[方药]太子参15克,北沙参12克,白术12克,杭白芍12克,淮山药10克,香谷芽20克,佛手片6克,绿萼梅6克,硃茯神10克,乌梅肉6克,蔻壳3克,合欢皮10克。5剂后,脘腹胀始减,能食米粥日2~3两,夜能寐2~3小时,稍有精神,胃气渐复,病有转机。效不更方,继服5剂。再诊时胀大之脘腹渐渐消瘪,饮食增进,夜亦能寐,面部始有红润之气,舌红苔薄,脉细弦。再以调和肝脾之法,原方去乌梅肉,加川石斛10克,5剂药后胃气复,气臌消,余症亦瘥。唯经水不行,血虚冲任失养也。上方去蔻壳、杭白芍,加养血调经之当归10克,赤芍10克,鸡血藤20克,连服10剂病瘥。(见《江苏中医杂志》1980年第6期)

[评析]气臌乃属臌胀范畴,以脘腹膨隆如鼓为特征。并非一病,而是一证。李中梓说:“鼓胀者,中空无物,腹型充大,非虫即血也。”今患者情志久郁气聚于脘腹而成胀。臌胀起病每多在肝,病后又多累脾,“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因此,臌胀一般从肝脾调治。此例气臌就是肝脾两调,尤以从后天脾胃着手。方用太子参、白术,淮山药等益气健脾,北沙参,白芍,乌梅养胃和阴;同时用佛手、绿萼梅、蔻壳、合欢皮等理气解郁消胀,且无耗气、动血、伤阴之弊,无论新恙久病均宜。另外在整个治程中,用药变动不大,说明对慢性疾患,只要觑准病情,假以时日,缓缓施治,就可得到预期的效果。(马荫笃)

食欲流泪症(鳄鱼泪综合征)

[病案]许某,女,17岁。双目流泪一年余,进食时加重,泪液清稀,目珠酸困,精神欠佳,畏寒。西医诊为“鳄鱼泪综合征”。维生素类药物治疗无效。诊检:泪道通畅,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

[治则]温补肾气,固摄泪液。

[方药]益智仁30克,乌药15克,桑螵蛸30克,制附片12克。服1剂泪液减少,迭进2剂泪液顿止。(见《甘肃中医》1992年第3期)

[评析]该病又称发作性流泪综合征,或叫鳄鱼泪综合征。病因不明,临床表现以进食时流泪为主症的眼病。由肾气不足,水液不化,泪道失固而致。用缩泉丸加桑螵蛸,制附片,增强了温阳化水,固摄泪液之功。全方共奏温补肾阳,固涩统摄泪液之效。为治本之法,药症相印,见效甚速。(马荫笃)

食道裂孔疝

[病案]陈某,男,37岁。1964年3月24日住院。患者自1950年秋季起饭前胃痛,得食则缓,至今已十四年。经常胃痛上引胸膺,腹胀嘈杂。曾去他院诊治,经两次钡餐透视摄片及食道镜检查,诊断为“食道裂孔疝”及“胃溃疡”,决定予以外科手术治疗。患者拒绝,遂看中医。入院后检查:身体消瘦,面部有色素沉着,两下顿淋巴结如枣大,钡餐透视:食道末端相当膈上方有明显扩张,扩张处呈球形,十二指肠球部有明显激惹现象。血、尿常规均属正常。苔薄白,脉沉弦而细。初诊用太子参9克,炒白术6克,茯苓9克,半夏9克,木香6克,砂仁6克,陈皮6克,香附9克,甘草3克,沉香粉1.5克(分2次冲服)。服药6剂,未见显效,故而更方。

[治则]通阳散结,豁痰调气。

[方药]全瓜蒌15克,薤白头9克,姜半夏9克,紫丹参12克,砂仁4.5克,白檀香1.5克,广郁金9克,炒白芍9克,甘松6克,佛手9克,玫瑰花3克。服12剂,胃痛减轻,大便正常,小便秘频,矢气增多。再按原方服33剂,症状完全消失。钡餐透视:食道能顺利通过,在膈肌上方,食道无明显扩张所见,胃张力正常。为巩固疗效,仍按原方调理之。患者于6月9日出院。一月后随访,未复发,身体较前健壮。(见《新中医》1977年第5期)

[评析]食道裂孔疝从临床表现看属祖国医学中的“胸痹”,“胃脘痛”的范畴。本病系胸中阳气不振,浊阴上道,痰涎结聚,气机阻滞,气血痰互结所致。本例初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味,只重脾胃,故收效欠佳,更方合瓜蒌薤白半交汤合丹参饮加味,通阳散结,豁痰调气,兼以化痰而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李祥云)

食后噎塞(食道憩室)

[病案]邵某,男,66岁。有高血压史。四个月前因食后噎塞感,摄片后诊为食道憩室(直径约1.5厘米)。不宜手术治疗,经服中西药效果不显。

[治则]消积痰,蚀恶肉。

[方药]硇砂、月石各等量研末,每日1~2次,每次3~5分(0.6~1.5克)。一个月后,胸闷、食后噎感已缓解。1977年6月复查,已无憩室征象。(见《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77年第4期)

[评析]本案目前多主张手术疗法,服药取效者很少。硇砂咸苦辛温,拔毒软坚、消积化痰、腐蚀恶肉,《本草纲目》治噎嗝癥瘕,西月石(硼砂)解毒防腐,对粘膜有收敛保护作用,两者配伍可消恶肉。本法治疗憩室有效,从中可得到启发。(吕志连)

嗳气不止

[病案]李某,男,45岁。七个多月来每饭后即嗳气,声大而长,连续不止,有时可达二小时之久,兼脘痛、头昏、口臭、口苦、欲呕、心烦,久治无效,舌质绛,脉弦劲。

[治则]清泄肝胆郁热,和胃降逆,兼补气扶正。

[方药]旋复代赭汤合丹溪左金丸:旋复花6克,生代赭石15克,半夏9克,党参15克,炒黄连5克,炒吴萸2克,竹茹6克。2剂后,嗳气即减,胃痛亦止,脉转弦数。原方加陈皮6克,生石膏15克。连服5剂而愈。(见《戴丽三医疗经验选》,云南人民出版社)

[评析]嗳气即噫气,又称噫,与呃逆有别,一以实证,一以虚证。本案为肝胃郁热胃失和降所致。但病程较长,正气已伤,故用旋复代赭汤去甘草、生姜、大枣,配左金丸(吴茱萸、黄连)清泄肝火,竹茹清肝胃郁热,降逆止呕。遣方用药,恰中病机,故取效神速。(吕志连)

定时呕吐

[病案]姜某,男,38岁。1982年3月7日初诊。每于夜半1时及晚上7时,呕吐数次,其余时间一如常人。曾用多种中西药无效。神疲消瘦,面晦口苦,嗳气不爽,胸胁胀满。当病作时,右胁下有一股气上冲咽喉,进而烦躁恶心,片刻吐势骤作。舌淡脉弦。

[治则]和胆疏肝,宣通经气。

[方药]柴胡12克,黄芩10克,党参10克,枳壳10克,半夏15克,甘草3克,生姜9克,大枣12枚,吴茱萸8克。1剂后呕吐未作,再进1剂而愈。随访半年未发。(见《江西中医药》1984年第4期)

[评析]定时呕吐,少见报道。本例呕吐,与十二经脉气血运行关系密切,足少阳胆经运行时值子时,足厥阴肝经气旺丑时,手厥阴心包络经值当戌时。患者有情志所伤,肝郁气滞,脏病及胆,肝胆经气不通,郁而上犯,克制脾土,胃气不降,故呕吐始发夜半;厥阴肝经经气失宣,牵及心包,致手厥阴心包亦受其碍,故当戌时又复呕吐。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解郁疏肝,加吴茱萸温肝镇逆,枳壳理气疏肝,使少阳与厥阴经气顺交,则呕吐自止。(吕志连)

呃逆(一)

[病案]李某,女,28岁。患者频频呃逆五月余,病初不介意,后因影响工作而去医院就诊,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诊断为“胃肠神经官能症”。经用各种解痉药、镇静药及中药丁香柿蒂散、调胃承气汤、桂枝汤、瓜蒌薤白汤等治疗无效。患者腹胀较甚,面色苍黄少华,纳呆,食后腹胀尤甚,四肢沉重乏力,舌淡红、苔白腻,脉濡缓。

[治则]燥湿健脾,和胃降逆。

[方药]川朴9克,苍术9克,甘草3克,陈皮6克,法半夏12克,茵陈15克,茯苓12克,丁香4.5克。服5剂后腹胀消,呃逆止。以后用健脾益气法善后调理,随访半年未复发。(见《新中医》1977年第2期)

[评析]呃逆多由胃气上逆所致。胃气主降,以下行为顺,如过食生冷或饮食不节,食滞痰湿内阻或胃本虚寒,阳气阻遏,或因脾阳不足,肝火胃热上冲皆可致本病。该患者为虚中有实,脾虚湿困,故用燥湿健脾之剂使脾能健运,湿邪不能困阻,胃气得以下降而病愈。(李祥云)

呃逆(二)

[病案]郭某,女,23岁。呃逆三月有余。起自因与同事争吵,情绪抑郁,后即自觉食道梗阻,胃脘憋闷,呃逆不止,呃声宏亮,连续不断。前投橘皮竹茹汤、旋复代赭汤、丁香柿蒂汤等方加减不效。经X光胸透、食道钡餐摄片、心电图等检查,无阳性体征,用西药及水针穴位注射,收效甚微。纳谷、二便尚可。舌净少苔,脉弦细。

[治则]敛肝安胃降逆。

[方药]醋炙乌梅10克,细辛1.5克,附子5克,桂枝5克,川连3克,炒党参15克,当归15克,川椒1克,干姜1克。初服3剂,呃逆减,再服3剂,呃逆止。唯胃脘隐隐作痛,大便干结,脉细,舌红少苔。揣度迭进辛热之剂,灼伤胃络,胃阴受戕。仿叶天士育胃阴和胃络,佐以柔肝理气之品:太子参15克,生白芍15克,鲜石斛15克,天花粉15克,炒扁豆15克,生甘草10克,茯苓10克,绿萼梅5克。5剂后病愈。随访至今未复发。(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82年第12期)

[评析]清末浙江名医胡宝书云:“肝部宜疏,疏之不应则宜柔,柔之无功当用敛。”清朝名医叶天士对“肝木乘胃”气升至咽者,有随方加乌梅之例。本案因郁怒伤肝,横逆犯胃,气机不利,胸次憋闷,胃气失降而上逆所致。初投疏理不应,故改酸辛苦降并投,用乌梅丸方果效如桴鼓。然组合不当,有辛燥之弊,故续以甘润柔养之剂善后。(黄宣能)

呃逆(三)

[病案]陈某,男,60岁。1961年10月初诊。患者有呃逆病史已数年,每年有数次发作,呃逆频频。以往每年发作时服苏子降气汤加减即能显效,此次发作服上药后无效。症见患者呃逆频作,呃声高昂,喉间有痰鸣音。

[治则]宽胸利膈,降气止呃。

[方药]苏子10克,柿蒂3个,白矾1.5克(冲服)。服5剂后呃逆即止。以后随访数年未见复发。(见《新中医》1982年第8期)

[评析]呃逆一症是因胃气上逆所致,有虚实之分,该患者呃声高昂,喉间痰鸣属实症无疑。方中苏子降气平逆,柿蒂苦温降气止呃,白矾消痰利膈,少量用之使痰涎易于呕出。全方配伍,可宽膈消痰,降气止呃,使病愈。(李祥云)

颅内压增高性呃逆

[病案]谭某,男,34岁。患右中颅凹皮样囊肿,由于部位关系未能全摘,术后仍颅内压高,终日呃逆,一般治疗无效。

[治则]解痉缓急,调气止逆。

[方药]生半夏15克,生姜片9克,广天仙子15克,鬼针草30克,白芍30克,生香附15克,石打穿30克,生山楂15克,炒党参15克。2剂后呃逆减轻,4剂即停止。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79午第1期)

[评析]常有急性颅内压增高、脑溢血、急性顿脑外伤患者,当伴有上消化道出血时,可出现呃逆。如慢性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影响延髓时或有延髓肿瘤,也常出现呃逆。本方以生半夏为止逆之主药,配广天仙子一药,经近代药理研究分析所知,该药中含有东莨菪碱,白芍缓急止逆,对膈肌痉挛有效,鬼针草,民间常用来治疗呃逆和阑尾炎;生香附开郁化气,畅达气机,党参为久逆气虚所设。(黄宣能)

幽门梗阻

[病案]云某,女,24岁。1974年10月19日入院。于1974年6月起,每于饭后二小时左右上腹部疼痛,腹满不适,反酸,常伴有恶心、呕吐,日渐加重,呕吐物为不消化食物,酸臭难闻。钡餐透视提示胃内炎症、幽门不全梗阻。予胃舒平、阿托品、爱茂尔、维生素u等未效。食后胃脘剧痛,并向背部放射,只能进少量流质。检查:营养欠佳,心窝部压痛明显,有振水音,偶见胃型。胃镜检查:可见胃角和胃窦,未见到幽门孔,胃窦部粘膜明显充血、水肿,粘膜表面附着散在食物残渣、粘膜斑块,胃窦小弯侧可见直径1.0×1.0厘米的溃疡,溃疡底发白色,胃窦部环形蠕动良好,胃底前壁和胃体小弯侧粘膜充血。诊断为小弯侧溃疡、浅表性胃炎、幽门不全梗阻。胃液分析:匿血少量,总酸度7.5,红细胞2~4,白细胞2~3,八联球菌(+),上皮细胞2~4。服西药未效,且日积加剧,恐有他变,决定手术治疗,但患者要求中药治疗。刻见呕吐频作,嗳气不舒,脘腹胀满,绵绵作痛,畏寒喜暖,手足清冷,形体消瘦,乏力气短,便稀薄,日2~3行,面白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脉沉无力。

[治则]和胃降逆,温中散寒,兼以益气健脾。

[方药]旋复花10克,陈皮10克,竹茹10克,清半夏10克,枳壳10克,焦麦芽10克,焦山楂10克,焦神曲10克,扁豆10克,党参15克,茯苓15克,乌药15克,白术22克,山药30克。服10剂后,诸症减轻,唯胃脘时痛胀满。前方去山药、半夏、扁豆,加良姜6克,吴茱萸6克,香附12克。又进10剂,嗳气除,腹泻愈,诸症均缓解。为巩固疗效,原方出入又进数剂而获愈。钡餐复查:胃及十二指肠未见异常改变。胃镜复查:幽门孔附近及胃体前壁粘膜轻度水肿充血,未见溃疡面。随访一年未复发。(见《中级医刊》1982年第2期)

[评析]本病属中医的“反胃”范畴。本案以两方化裁合用,是取其调理脾胃、降逆镇吐作用。方用旋复代赭汤合橘皮竹茹汤加减。方中加良姜、香附、乌药、枳壳以温中散寒、理气止痛,配合降逆之品,使气下行,以加强镇呕作用,山药、茯苓、白术健脾和胃止泻。服药月余,不但梗阻缓解,且溃疡得以消失。(黄宣能)

----------------------------------------------------------------------------------------------

贲门痉挛

[病案]李某,女,24岁。 1964年9月24日就诊。进食后胃脘痛闷,纳食不下而发呛作堵,西医诊断为“贲门痉挛”,建议手术治疗,本人未同意,遂要求中医治疗。诉进食则堵呛,胃脘不舒,每于进干食则梗噎较重,进稀食尚可,常有嗳气、反酸、恶心、呕吐,并伴有阵发性剧痛,片刻即可自行缓解,继而脘腹胀闷。大便干,小便利,月经提前。既往有胃病史。检查:钡餐造影x线显示:食道末端贲门部明显狡窄,边缘粗糙,狭窄部位以上因钡剂不能通过而呈现狭窄不均匀之白影。舌苔薄白,脉沉弦。

[治则]平肝和胃,活血化痰。

[方药]生瓦楞30克,刀豆子30克,赤芍15克,白芍15克,当归12克,木瓜12克,藕节12克,旋复花9克,代赭石9克,杏仁9克,橘红9克,红花9克,香附9克,玫瑰花9克,砂仁5克,生姜5克。服上方8剂后,自觉进食堵呛已好转,嗳气、吞酸、恶心、呕吐等症均有所减轻。前方加鸡内金15克,党参9克,焦白术9克,半夏9克,黄连炭3克,减红花、玫瑰花。继服上方数十剂后,患者自觉症状已不明显,饮食、二便均如常人。于1965年4月3日赴原确诊医院检查,经钡餐造影X线显示:食管末端贲门部的狭窄程度已明显增宽,边缘光滑,其上端亦未见因钡剂不能通过而出现的宽窄不均之白影。(见《新医药学杂志》1975年第9期)

[评析]本病以食物作噎,梗塞难下为其临床主要表现。祖国医学认为此属“气滞血瘀”之证,“发病于气而受病于血”(尤其是有肿物生成者)。所谓发病于气,指病之初起大部分由七情所伤,其中伤于气者居多。诸如恚怒伤肝,肝郁则气滞,结于胸膈症见胸脘堵闷,呃逆不舒,甚则气噎,脉见沉弦。此时常随精神抑郁而加重,随心情舒畅而减轻,或内服一些舒肝理气和胃降逆之剂而奏效。(马荫笃)

胃粘膜脱落症

[病案]刘某,男,47岁。1978年8月12日初诊。半月前着凉后上腹部饱胀,隐痛不适,泛酸水,呕吐严重,不能进食。曾用黄连素、酵母片及普鲁苯辛等,略有好转。中医根据苔薄白舌质淡,予厚朴温中汤加砂仁、鸡内金、藿香、佩兰、半夏等治疗,同时每日予葡萄糖盐水1000毫升,有时加能量合剂静脉补液,一周后未见好转。疑幽门恶变,赴南京某医院摄片诊断为胃粘膜脱落,幽门不全梗阻,并建议手术治疗。因本人害怕手术,仍请中医治疗。刻诊患者腹部饱胀,隐痛时作,食入不久即吐,嗳气频频,形寒怕冷,舌质淡胖。

[治则]补气升提,健胃降逆。

[方药]黄芪15克,党参15克,白术9克,炙甘草6克,陈皮6克,当归9克,柴胡6克,升麻9克,吴茱萸4.5克,大黄6克,砂仁4.5克,鸡内金9克。5剂后痛缓而呕吐平,因患者大便稀薄,故原方去大黄,续进5剂。三天后呕吐又作,将大黄改为制大黄,又服5剂呕吐已止,能进饮食,余症渐平。原方增损连服40余剂后恢复工作,五年来未见复发。(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年第12期)

[评析]本案为本虚标实证,用补中益气汤以补益脾气,升阳举陷为固其本,加吴茱萸、大黄、砂仁、鸡内金为健胃降逆,温中定痛治其标,方中吴茱萸、大黄是取左金之意而变左金之药,怕黄连过于苦寒而伤胃气,且其活血降逆通腑远不及大黄,故以大黄代之。辨证严谨,用药精当,故而获效。(黄宣能)

胃脘剧痛

[病案]张某,女,43岁。1981年3月13日急诊入院。患者胃痛甚剧,辗转反侧,额汗淋漓,四肢厥冷,急用阿托品一支肌注,继之以大建中汤合良附丸,急煎频服,翌日疼痛缓解。自述胃痛已二年余,每受寒凉或恼怒即发,发时痛势较剧,常持缓数日,汤水难下。平素常感胃部发凉,喜得温熨,四末亦凉,口中常溢清水,腰膝酸软,小便频数,夜间尤甚,大便稀薄。苔薄白,脉细。

[治则]壮火助阳,温散寒凝。

[方药]制硫黄500克,带回服用,每次4克,每日3次。2月后复诊(1981年5月29日):药后胃纳良好,胃脘舒适,口水减少,小便正常,四末转温,大便成形。但初服药时,有大便增多之象,此为阳渐充,阴凝得以温化下趋之佳兆。令再用制硫黄300克,因时夏令,故嘱其每次量减为3克。1981年8月间。患者函告病愈。随访一年,病未再发。(见《河南中医》1983年第4期)

[评析]《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可见本案病机之本,在于脾肾阳虚,故用硫黄一味,壮命火、暖脾土、散寒凝、消阴翳而获痊愈。前人谓硫黄“秉纯阳之精”,其性热而不燥,补阳而不散阳,这是桂附之辈所不具有的特点。临床上,属于脾肾阳虚的深寒痼冷之症,皆可用之,如五更泄泻常用四神丸,阴水则常用真武汤治疗。只要辨证准确,用之恰当,均能收到满意的疗效。硫黄有毒,大量过久服用,可致中毒,用之须慎,免生弊害。(马荫笃)

胃扭转(一)

[病案]董某,男,40岁。1980年8月29门就诊。患者因家父患病,心情抑郁,后又与其妻吵嘴生气,心情愁闷不解,咽喉部有异物感,胸闷气短,脘腹胀满,胃脘阻塞感,嗳气频频,腹部疼痛,已二月余。于1980年7月16日行上消化道造影,诊断为气管轴型胃扭转。舌质淡、苔微黄,脉沉弦。

[治则]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方药]柴胡12克,木香6克,赤芍15克,白芍12克,莱菔子12克,黄连12克,竹茹12克,法半夏9克,陈皮9克,当归9克,丹参15克,甘草9克。共服30余剂,诸症消失。9月27日上消化道造影复查,证明胃已复位。(见《新中医》1982年第3期)

[评析]胃扭转是一种少见疾病,一般主张手术治疗。该病可因情志异常变化,影响气机通调,伤及脏腑,或外邪侵袭伤及脾胃,气机升降失调,致本病发生。方选柴胡疏肝汤,方中柴胡疏肝升阳,散结气,推陈致新;木香行气止痛;赤芍、白芍合用能收摄散乱之肝气,又能逐血导滞,助脾土而克肝木,丹参活血祛瘀;莱菔子消食化积祛痰下气;黄连、竹茹、半夏能清热降逆,散结止呕;陈皮、当归、甘草健牌益气养血和中。全方疏肝理气化瘀,气机通调而病愈。(李祥云)

胃扭转(二)

[病案]贾某,女,28岁。1979年4月20日就诊。患者胃脘疼痛,腹胀呕吐,胃部有振水声,夜间尤剧。4月11日在某医院行上消化道钡餐摄片,见“胃大弯向上扭转,胃体变窄细,胃有二个液平面,十二指肠球部低于胃窦”,诊断为胃扭转。曾给予胃舒平、维生素U治疗无效,劝其手术,患者拒绝。舌质淡有齿印、苔白稍腻,脉缓细。

[治则]助阳行水,化滞止痛。

[方药]桂枝6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苍术10克,半夏10克,柴胡10克,香附10克,木香6克,大腹皮18克,乌药10克,瓦楞子30克,甘草6克。服6剂后,呕吐已止,但腹胀,伴有刺痛。上方加沉香10克,以后根据症状变化略有加减至病愈。5月23日再次行上消化道钡餐摄片,胃体恢复正常。一年后随访未见复发。(见《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1年第2期)

[评析]患者阳气不足,脾失健运,水湿结聚,为痰为饮;水湿停于胃中,故胃部闻及振水声,夜间尤甚,夜属阴,水亦属阴,阴以阴重,故入夜振水声重;水湿滞于胃,胃失和降则腹胀,上逆则呕吐,气滞瘀阻则刺痛。故治疗应助阳行水,化滞止痛。《金匮要略》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又曰:“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本病例用苓桂术甘汤,意在温阳蠲饮,健脾行水;半夏配茯苓和胃止呕,引水下行,加柴胡、木香、乌药、香附、沉香、大腹皮、苍术、瓦楞子理气除胀活血止痛。全方配伍,使水去呕吐止,气行而胀痛止。(李祥云)

呕吐绿汁

[病案]韩某,男,45岁。1973年3月1日就诊。有胃溃疡史,素有腹痛、下黑便史,病已五六年。2月28日突然晕倒,经用葡萄糖注射后即安。3月1日又晕倒三次,给予输血、输液、抗生素治疗,但病势日进。持续高热,神识不清,谵语烦乱,渴欲饮水,饮后即吐,吐出物皆是绿汁,如新拧出之青菜汁,并吐出蛔虫一条,大便五日未解。苔薄黄、舌质淡,脉浮大数而无力。

[治则]清热泻火,养阴通便。

[方药]生石膏90克,玄参30克,代赭石15克(先煎),党参9克,白茅根60克。白茅根单独水煎,令之沸取汁,另四味药连煎三次取汁,二汁相混匀,放入热水瓶中,每隔15分钟服一调羹,昼夜不停,在24小时内服完。药尚未服完,已神清吐止,大便通畅,次日热退思食,以后稀粥自养,病愈。(见《山东中医杂志》1986年第2期)

[评析]呕吐绿汁,诚属罕见。《灵枢·四时气第十九》曰:“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取三里以下胃气逆,则刺少阳血络以闭胆逆,却调其虚实以去其邪。”《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胆倒”病,用“变通白虎加人参汤”治之,以石膏泻实热,党参补气,玄参养阴,代赭石重坠以止吐,使胆、胃上逆之气下行,白茅根清凉透表。全方配伍合度,仅服1剂则病愈。(李祥云)

奔豚气(一)

[病案]张某,男,54岁。1980年10月23日初诊。阵发性脐上动悸已六年,近一月来脐上动悸发作频繁,每日4~5次,每次约半小时。发时脘腹胀满疼痛,胸闷气短,心悸不宁,背部发凉,四肢口唇麻木,头晕。伴咳嗽痰多,色白而稀,口干口苦,纳谷不香,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数。迭经中西医治疗无效,诊断为植物神经功能紊。

[治则]养肝和营,降逆止冲,佐通阳利水。

[方药]当归9克,川芎6克,白芍12克,炙甘草3克,葛根9克,生姜3片,半夏10克,黄芩10克,丹皮10克,桑白皮15克,桂枝12克,茯苓30克。服10剂后,脐上动悸显著减轻,每日仅发一次,发作时间仅3~5分钟。咳嗽口干口苦消失,唯嗳气时作,腹胀。继用平肝降逆和胃之代赭石10克,旋复花6克,桂枝5克,白芍12克,香附10克,青皮10克,川楝子6克,砂仁5克,白术6克,炒枳壳5克,红枣5枚,甘草3克。服5剂药尽病除。随访未发。(见《辽宁中医杂志》1982年第3期)

[评析]《金匮要略》云:“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外台秘要》又说:“奔豚者,气满支心,心下烦乱,不欲闻人之声。发作有时,乍差乍剧,呼吸短气,手足厥逆,内烦结痛,温温欲呕,众师不知,呼有触忤,奔豚汤主之。”患者素体阳虚阴盛,下焦夙有寒水相结,因长期情志不畅,气结不行,肝气夹寒水上逆,导致气机升降出入失常,肝气郁久化火,故寒热并见。初诊用奔豚汤合桂枝加桂汤养肝降逆,通阳散寒,重用茯苓淡渗利水;丹皮配黄芩泻肝热,桑白皮行水消痰,助肺气肃降下行,故能见效。复诊时因肝火已清,寒水渐消,病势已减,但仍有肝气犯胃之象,故用平肝降逆、理气和胃之剂调理善后,竟获全功。(李祥云)

奔豚气(二)

[病案]黄某,男,62岁。1978年1月2日初诊。一周前与人争吵后,每日惊恐不安,嚎啕大喊大叫,胡言乱语,胸闷气急,躁动不宁,双手捶胸,自感有气自少腹上冲直达咽喉,有气欲绝之状,痛苦难忍,想自杀。发作时间长时可达六小时,发作后如常人,体检无异常可见。苔薄白微腻,脉弦滑。诊断为奔豚气。

[治则]温肾散寒,理气平逆,和脾养心。

[方药]葛根20克,半夏15克,生姜15克,当归15克,芍药15克,川芎15克,黄芩15克,甘草10克,郁金15克,远志30克。服药3剂,病情明显好转,只发作一次,且症状轻;又服3剂,痊愈。(见《辽宁中医》1978年第4期)

[评析]《准经》曰:“肾之积曰奔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金匮要略》云:“奔脉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奔豚气多由于精神刺激或情志不遂所引起。今患者起于与人争吵,气郁不畅,肝郁气结,肝气挟水上犯,上冲胸抵咽喉而出现奔豚气及惊恐症状。治法以温肾散寒,理气平逆,和脾养心。方中奔豚汤加减,使脾肾得温,水湿得运,肝气得平,气不上冲,心脾得养而病愈。(李祥云)

奔豚气(三)

[病案]郎某,女,40岁。近二月来自觉少腹有一股气,自左足内侧直上,达少腹突起如球,直冲咽喉。心中愦愦然,头重如斗,眩晕不敢张目,耳鸣如蝉,心下悸动,夜不安寐。口干欲饮,但稍饮觉如停于心下,随即呕吐清水。腹胀噫气,周身皮肉润动不可自主,纳谷乏味,大便干结,五七日一行,如羊屎,小便赤,两目无神,垢面,憔悴,肢冷,舌质淡少苔,脉沉细滑。起因由女儿近病在外地,昼夜为之担忧。前医曾用白芷、菊花、旋复花、代赭石、半夏、厚朴、槟榔、草果之属罔致。

[治则]温运中阳,止其冲逆。

[方药]茯苓9克,桂枝6克,白术9克,甘草6克,半夏9克,生姜3片,泽泻9克。服药三日,冲气已止,诸症均减,唯心下悸动尤甚,彻夜不眠。改用桂枝9克,甘草6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服2剂,心悸止,恬然入梦。又诉腰冷痛重,恐其水饮未尽而冲气复作,即于第一方中加陈皮、干姜、木香,取着肾汤、二陈汤意。药后腰冷、水气上冲、心悸、头晕等均除,饮食倍增。再以健脾和胃行气法调理数剂而愈。追踪数月未再复发。(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82年第7期)

[评析]张仲景云:“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又云:“病有奔豚,……皆从惊发得之。”患者久思气结,伤及脾土,土虚失运,水液滞留;肝气沸郁,气机逆乱,挟水气上冲则横生诸症也。故用苓桂术甘汤加味温运中阳,止其冲逆,继以健脾和胃行气调理而收功。(黄宣能)

胃柿石(一)

[病案]温某,女,37岁。1977年11月22日诊。三个月前吃柿子数个,随感腹胀加重,脘痛干呕,胃部触及有块。经x线钡透,诊为胃柿石症。曾用膈下逐瘀汤、大承气汤等未效,刻诊面色黄暗,舌质淡,苔白厚,脉沉细弦滑。

[治则]肃降肺气,温胃化痰,软坚散结。

[方药]1.半夏15克,桔梗12克,瓜蒌15克,胆南星9克,砂仁9克,沉香6克,甘草6克,生姜9克。2.硝石、白矾各9克,研细,1日分2次冲服。6剂后,恶心,脘嘈杂不适,便稀。上方加苏梗9克,陈皮9克,大黄6克。又服6剂,吐出粘液及黑色块状物数块,红色粘状物3块。此后胃纳佳,硬块已无,舌下瘀丝亦消失。钡透未发现异常。唯乏力,汗多,舌淡,脉沉。宜气血双补:黄芪30克,当归10克,白术10克,焦山楂15克,肉苁蓉15克,麦芽15克,首乌30克,党参10克,延胡10克,炙甘草6克,浮小麦30克,以善后。(见《陕西中医》1980年第5期)

[评析]本案素有宿痰,复脾胃虚寒,痰湿交滞而为积滞。治当标本兼顾,在温运脾胃的基础上,重化痰、消积,结石除后再调理脾胃善后。前医首用膈下逐瘀汤等攻下,已犯了“虚虚之戒”,应以降气化痰、温胃软坚为治,积聚随胃气之运转而消失。(吕志连)

胃柿石(二)

[病案]邓某,男,41岁。患者于1963年9月间,每天吃柿饼三次,每次约0.5公斤,食后喝浓茶,连吃三天。第六天起,自感胃脘不适,有烧灼感,食欲锐减,每天只能进流质少量,恶心呕吐,腹胀嗳气,胃痛,大便干黑如羊粪,1~2天一次。检查:脐右上方触及胡桃大包块一个,活动,压痛。X线钡餐摄片。见胃窦部可见一圆形(2.5×3厘米)透明区,边缘不整,活动性。诊断为胃柿石。经中西多次诊治未效。

[治则]消石滑通。

[方药]郁金粉0.6克,白矾末0.48克,火硝粉1克,滑石末1.8克,甘草粉0.3克。上为1次服用量,每天服3~4次。服至第五天,诸症明显减轻,大便正常,饮食增加;服至第十一天症状渐次消退。于1964年2月6日X线钡餐复查胃柿石消失。随访年余,一切正常。(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65年第10期)

[评析]胃柿石为胃内异物的一种,常由多食柿子、柿饼或软枣后形成。医者用本方消石散治疗5例,均获痊愈。(黄宣能)

胃柿石(三)

[病案]周某,女,67岁。1971年2月17日入院。患者于1970年8月曾大量吃过未成熟柿子,食后上腹部剧痛,呕吐伴腹泻。此后上腹部经常疼痛,伴反酸嗳气,恶心呕吐,食后腹胀,对症治疗可以缓解。入院前五天,以上症状加重,进食与饮水即吐,经治疗无效。既往患过慢性胃肠炎。体检:发育尚好,重病容,神志清楚,检查合作,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全身表浅淋巴结不肿大,头颅、五官、四肢无异常。腹部平软,中上腹可触及一个大小约5×6厘米中等硬度之包块。有压痛,表面光滑。肝脾未触及。胃肠钡餐检查所见:胃腔内有3块分别为6×7.9,5×3.5×6厘米大小x线透过之块状物,几乎占满胃腔,边缘不锐,其表面均附有斑点及条索状钡影,可稍移动。胃大小弯缘光滑,胃体蠕动较弱,胃窦蠕动较强,粘膜无法检查,压之,患者有难受感,胃位置可移动。十二指肠球稍有扩张。诊断:胃柿石。

[治则]理气,消导,化滞。

[方药]苍术9克,陈皮9克,香附9克,木香9克,莪术9克,焦神曲9克,干姜9克,肉桂9克,肉豆蔻9克,草果9克,青皮9克,桃仁9克,槟榔15克,麦芽6克,砂仁6克,枳实6克,粉甘草6克,三棱6克。7剂后,X线检查所见:胃内3块柿石与前片相比其直径均缩小约1厘米,附着其表面钡影呈纵行细条状。说明柿石表面较光滑。继服10剂后,改霍梗6克,制半夏6克,砂壳5克,白术5克,苍术6克,陈皮5克,炙甘草2克,建神曲9克,鸡内金9克,福建人参9克,麦芽12克,生姜为引。服药10剂,患者症状消失,再行第三次x线检查,胃及十二指肠正常,柿石已排空。(见《新医药学杂志》1976年第7期)

[评析]本症属食滞气阻,不通作痛之症。故用芳香化滞、温中理气之香附、木香、砂仁、肉桂、槟榔等,使滞去气顺则痛自至。(马荫笃)

胃黑枣块

[病案]贾某,女,19岁。1961年8月4日入院。入院前十三天与同学游山,采食黑枣多量,返校后即觉上腹不适,恶心,呕吐酸水及粘沫。四小时后逐渐加重,上腹疼痛,呕吐粘液及粉色血沫。经校医对症治疗无效,乃来本院求治。体检:体温37℃,脉搏90次/分,血压16.0/12.0kpa(120/90毫米汞柱)。发育正常,营养佳。心肺正常,腹部柔软,肝脾未触及,心窝部可摸到如茶碗大之硬块,站立时摸之更清楚,可推移并能掉转位置,压痛敏感。听诊肠鸣音亢进。X线钡餐造影:胃体及胃窦部均有不规则的充盈缺损,胃窦部尤可见一如拳大的充盈缺损,胃粘膜呈网状不规则影相,但未见龛影。化验:红细胞3.8×109/L(360万/立方毫米),白细胞11.6×109/L11600/立方毫米),分类:中性65%,淋巴35%,尿(-),大便褐色,镜检有多量红、白细胞。胃液检查:游离盐酸60,总酸度45,镜检发现多量上皮细胞及红、白细胞。诊断:黑枣胃植物球。中医诊视:舌苔白腻,脉象沉滑。侧卧以手扶脘,脘部积块可以扪及,大便干燥。

[治则]消积,化瘀,温胃。

[方药]三棱6克,莪术6克,青皮6克,陈皮9克,海蛤粉9克,砂仁6克,焦山楂9克,焦麦芽9克,焦神曲9克,槟榔9克,炒枳壳9克,枇杷叶9克,桔梗6克,香附9克,干姜1.5克,霍香3克,水煎分三次服,每日1剂。另烂积丸(天津达仁堂出品成药)每次半包,口服三次。服2剂后,疼痛稍减,大便通下,日1~4次,为棕绿色粘沫,并有枣皮及核夹杂。连服12剂后,腹中积块全消,自觉症状消失。x线造影复查:空腹时胃泡圆形,无滞留物,粘膜规整,蠕动正常,原胃内之不规则充盈缺损已消失,痊愈出院。(见《中医杂志》1964年第2期)

[评析]该黑枣属柿树科,又名软枣。果实主要成分为鞣质、淀粉及糖类。大量摄食后,其鞣质经胃酸作用后,搏结成团,尤以空腹为甚,一般在数小时内即可形成而出现症状。黑枣性冷易结,不可多食,古人早有记述,如《医学入门》:“稗柿性寒味甘无毒,色青黑绿,性冷甚于红柿。”又如《本草纲目》“小柿似柿而甚小,性至冷,不可多食。”本例多食黑枣后出现之症状,颇似“积聚”、“暴癥”之类,故在治疗时采用正元散合七气汤(俱见《医宗金镒·妇科心法要诀积聚门》化裁。其中三棱、莪术、海蛤粉、香附属化瘀消积;青皮、陈皮、桔梗、槟榔、藿香、山楂、神曲、麦芽、砂仁、干姜宽中止呕,温中助运。坚持原方加减,竟获治愈。(马荫笃)

手颤(一)

[病案]白某,男,60岁。1981年9月8日诊。双手颤已四年,1966年因“蛛网膜粘连颅压增高症”,曾作颅骨穿刺,行气脑减压治疗,病已基本治愈。1978年上半年起双手伸直或写字时明显发抖,写字困难,拿东西时很吃力,肌张力不高,无肢体麻胀疼痛感觉。曾在其他医院检查,血压18.6/12.0kPa(140/90毫米汞柱),甲状腺不大,脑血流图结果示正常,余无异常,诊为功能性震颤。曾使用安定、安坦、利眠宁等治疗无效。来诊时,病人双手高度震颤不停,早起咽干口苦,诊脉浮弦而数,望其舌,质红而乏津液,无舌苔。患者体质壮实,未有其他不适。

[治则]镇肝阳,育肝阴,平肝熄风。

[方药]羚羊角3克(前后3次共用9克,系久煎兑药服),白芍15克,钩藤12克,刺蒺藜10克,天麻10克,紫石英15克,女贞子15克,早莲草15克,玉竹10克,丹皮10克,木瓜10克,地龙8克,鸡血藤15克,鲜桑枝1尺。服药10剂,双手震颤有所减轻。又服10剂,震颤大有好转,其右手已勉强能写字,诊脉时双手仅稍感蠕动,脉已弦而不数。原方去女贞子、早莲草、木瓜、丹皮、鸡血藤,加阿胶12克,并重用生龙骨、生牡蛎各18克。又服20剂,而病竟获痊愈。此病并未配合其他药物和疗法。于同年11月16日追访,患者震颤症状已完全消失。(见《中医杂志》1982年第3期)

[评析]《内经》云:“諸风掉眩,皆属于肝。”张石顽曰:“颤振与瘛瘲相类,瘛瘲则手足牵引,而或仰或屈,颤振则但振动而不屈也,亦有头动而手不动者。盖木盛则生风生火,上冲于头,故头为颤振,若散于四末,则手足动而头不动。”通过临床实践,此症确屈肝风内动使然。治疗肝风之症,还得顾及养血。本例证属肝阳亢盛,肝阴不足。引动肝风妄动,除法取镇肝阳、育肝阴兼以熄风潜摄以治其标急之外,最后还加用阿胶,有养血之意,顾本以收全功。(马荫笃)

手颤(二)

[病案]贾某,女,48岁。1973年12月诊。八个月前觉双手有些发抖。半月后渐至严重,不能握筷进食,已服药数月无效。面色黄瘦,目眶微黑。眩晕呕恶,睡不宁,多噩梦,白天亦合眼即梦,时口淡,小便清、量多,纳少,若进食稍多,即头痛胃胀,双手颤抖更剧,舌质紫点、苔白垢厚浊,脉沉,重取数而有力。

[治则]通络化痰。

[方药]白芥子10克,天竹黄10克,法半夏15克,瓜壳20克,石菖蒲6克,茯苓20克,枳实8克,黄连3克,煅牙皂3克,橘红6克,栀子10克,海藻10克。3剂后,呕恶止,原方加石楠藤20克。续服3剂,双手颤抖减轻,梦亦少,眩晕好转。三诊去牙皂,加煨甘遂6克。3剂后微泻数次,颤抖已止,余症消失,小便反浑黄热烫,此浊痰积湿随之下泄,假象退而真象现。原方去甘遂,加风化硝10克,数剂即愈。至今未复发。(见《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82年第4期)

[评析]本症多因邪在经络,怪痰作祟,纵兼内虚,亦应驱痰为主。如邪不清,滋补过早,往往缠为痼疾,不可不慎。今拟通络化瘀治之,痰邪清,脉络通,则颤抖止。(吕志连)

手颤(三)

[病案]肖某,男,53岁。二年前两手指颤动,疑为“风湿”,未予重视。以后连及腕肘,屈肘时尤明显,前臂有蚁行麻木感,腿足无力,头晕,目干涩而胀,心中烦热,时有耳鸣,口微干苦不欲饮,间有呃气,纳少。诸医投补气祛风之品均未效。舌红、苔薄,脉细弦略数。

[治则]滋补肝肾,熄风潜阳,调和营卫。

[方药]山萸肉13克,枸杞子15克,白芍12克,生龙骨15克,桑枝12克,钩藤13克,当归9克,代赭石15克,龟版15克,鸡血藤13克,制鳖甲15克,全蝎6克,大枣3枚。连服30剂,震颤已止,唯睡眠欠佳,稍劳即头痛难支。上方去钩藤、全蝎、桑枝、代赭石、鳖甲,加枣仁、黄芪、山药等。随访一年余未发。(见《陕西中医》1981年第2期)

[评析]《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本案系肝肾阴虚,精枯血少,不足以养筋,风阳扰动,营卫失和为病。仿张锡纯镇肝熄风汤意而愈,如以祛风、镇静,只能暂时见效,若用补气之品,反为助阳化风而病加剧,故治病当审证求因。(吕志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