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妙在执笔

 庆友尊者 2020-04-24

书法妙在执笔

作者:吉峰

卫夫人说:“凡学书,先学执笔”;张旭也说:“书法妙在执笔”;梁谳说:“张瑞图执笔得法,用为劲健”;五鸿绪说:“得执笔法,腴润有丰姿”;汪士宏说:“得执笔法,书极瘦硬”;程伟华也说:“得执笔法,空灵瘦健”……。反之则如苏虚谷所说:“不得执笔法,其字初看体貌甚苍劲,及细审,则转折牵强,殊欠自然”。也如王澍所说:“书学欧,未得执笔法,匾嫩不圆劲”,还说“程绍栋、黄道周、刘世治、张世泽,或学怀索,或学王铎,看去似苍瘦,似纵逸,然不得法,总是隔膜,愈学愈不是耳”。再说,临摹学习,不得执笔法,以指运笔,方法与前人不相一致,自然车辙不合,精微难会,也就难以逼真,也就不得入其门径,由此可见,得法与不得法,迥然不同。

张怀灌说:“执笔有法”,法在擫、押、钩、格、抵 五字,即“五指执笔法”。(见图示)。

书法妙在执笔

摄影:吉峰

五指执笔法,又叫“拨镫法”。李煜说:“书有七字法(原为五字法,李煜加上’导’、’送’二字成七字法),谓之’拨镫’。”自卫夫人并钟王传授于欧阳询、颜真卿、陆希声流于此日。非天赋其性,口授要诀,然后研功覃思,则不能穷其奥妙,安能不密而宝之?颜真卿也说:“自钟王至虞褚,皆口诀手授,以至吴郡张旭长史”。由此可见,五指执笔法,传自钟王。再就是古人口传手授,家传或亲友相传,一般人得之不易,自然也就要“密而宝之”。

执笔在指,指欲死;运笔在腕,腕要活。运笔用力,以指实为要。指实掌虞,掌虚才能使腕的运用轻松自如。执笔不要太用力。太用力,就会执得过紧。执笔过紧,力在指上。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中记载“卢肇曾经对林韫说:’你学我的字,知道用笔要有力,但你可知道,用笔有力不在于执笔要用多大的力,用笔有力在于得笔势。用笔得笔势,点画自然有为。若执笔时,过分地用力,笔也就被执死了’。虚掌实指,说的是手指不要向掌心弯曲,手指不向掌心弯曲,掌心就是空的,手指执笔位置固定,力量均衡,手腕也就自然轻便灵活”。这是经验之谈。

清代书画家郑绩说:“用笔贵不动指,以运腕引气。盖指一动则腕松而弗能引丹田之气矣,是以有轻佻浮躁之弊。可知有力由于有气,有气由于能运脆,则不动指是为秘诀”。说的是以指执笔,以腕运笔,不仅可以练丹田之气,运笔用力,还可以“引”丹田之气。说写字能使人静心,能使人定气安神,也就是这个道理。

执笔写字要练悬肘的功夫。开始的时候,手有些颤,力不从心,自是又苦又恼。但只要练上一段时间,动作逐渐熟练了,也就不觉得有什么困难了。悬腕悬肘写字,一是便于使转纵横,八面用锋皆能如意;二是使全身的气力直达毫端,铁画银钩,入木三分。

学书先学执笔,学会了执笔,也只是学书过程中的开始。清代书法家翁振翼说:“学问无止境,工夫浅薄,得半为足,能执笔便谓过人,终身无益”。又如梁谳所说,“学习书法并不是能执笔,就已登峰造极,能执笔还要能用笔,能用笔还要能’入帖’,能’入帖’,还要能’出帖’……”。由此可见,学习书法要下深功夫。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自信而不自满,这样才能步步为进而登堂入室。

书法妙在执笔

吉峰设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