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仓颉篇》为何失传,北大汉简被解读后,才发现了深藏的秘密

 历史解密坊 2020-04-24

我国古代文化经典灿烂,祖先在给我们留下许多文化遗产的同时,也有许多上古典籍因各种原因而失传。在2000多年之前,曾有一部名为《仓颉篇》的典籍流传于世,可是由于一个特殊的原因,最终导致其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仓颉篇》为何会消失?考古专家又会给出怎样的解释?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文化多元发展的黄金时代,前有春秋百家争鸣,后有战国七国争雄,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及战争概念,提供了新的定义方式。公元前221年,秦国相继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正式建立起一个大一统王朝,结束了战国时代几百年的纷乱。

作为历史上第一位封建帝王,秦始皇自认功劳超过三皇五帝,于是便采用李斯的意见,将自己称为“皇帝”。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他废除了此前的分封制,而是以郡县制将其取代,同时实行三公九卿制度,对整个国家进行高度集权式管理。

秦始皇在对王朝进行制度改革时,也同样注意到了文化的重要性。为了能够实现文化大统一,秦始皇征用李斯的建议,实行了“书同文”的变革政策,即秦国所统辖的领域之内,都要以同一种文字为书写标准,也就是秦国的小篆。如此一来,既可以方便人们的日常沟通,也可以将文化进行更有效的传播。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虽然秦始皇没有听过这句话,但是古今同理,对于幼儿的启蒙教育,秦国文化机构素来相当重视。为了能够统一启蒙教材,秦始皇命李斯创作了《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胡毋敬作《博学篇》,三人作品共三篇二十章,被后人称为是“秦三仓”。其中的《仓颉篇》,正是幼儿启蒙识字书籍,在当时被广泛沿用。

在西汉时期,《仓颉篇》依然被民间私塾教师沿用,专门开发幼儿们的识字能力。为了能够令《仓颉篇》简单易懂,这些“闾里书师”便将《仓颉篇》三篇字书合一,断六十字为一章,共五十五章。在修改后的《仓颉篇》中,文字隔断均匀,且读起来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对幼儿的识字认知能力有了不小的帮助。

在史书《汉书·艺文志》与《说文解字叙》中,都曾提到过《仓颉篇》,并对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不仅如此,以《仓颉篇》为基础而续编的各种识字类书籍,都曾在史籍《新唐书·艺文志》中有所提及,然而在元末所编的《宋史·艺文志》中却再也见不到《仓颉篇》的身影,故此可以推断,《仓颉篇》在北宋时代之后即已失传。

到了20世纪初,在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采集的西北汉代烽燧遗址木简中,《仓颉篇》被重新发现,其辨别依据是简上的“仓颉作书”四字。在此之后,考古专家们于额济纳河流域的居延、居延破城子、玉门花海、敦煌马圈湾等地,也陆续发现了《仓颉篇》木简,但是其数量均不多,且多有残损。包括后来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还有甘肃永昌水泉子村各自出土的《仓颉篇》竹简,也都有残损情况发生,致使专家们难以一窥该典籍的本来面貌。

在2009年初,北京大学接到海外社会捐赠,获得西汉竹简3300多枚,它们随之被命名为“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据考古专家称,该批竹简的年代大约在西汉中期,其内容全都属于古代典籍类,包括近二十种古代重要文献,基本涵盖了《汉书·艺文志》所划分的“六艺”。

该批西汉竹书的重现于世,是继马王堆帛书与银雀山汉简之后的又一次大发现,对我国古代历史、思想、文化、科技、书法艺术等领域的研究,均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

在考古专家们的整理下,他们意外地发现了一篇逾1300余字的《仓颉篇》典籍,其内每枚竹简之上都写满了20字,并且它也是迄今为止所发现《仓颉篇》存字最多的一例。

此时一个问题出现了,既然《仓颉篇》的真面目已经被发现,专家们能否发现其失传的秘密?通过考古专家们的解读,他们惊讶的发现,作为一部秦汉时期的启蒙类书籍,《仓颉篇》有着与蒙学课本完全不相称的深奥理念,其内文字不但晦涩难懂,而且内涵极为丰富,令考古学家们在破解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麻烦。

该现象不仅仅存于现世,即使是在汉宣帝时,时人便已经对其做出了“多古字,俗师失其读”的评价。有鉴于此,汉宣帝才做出了“征齐人能正读者”的决定,以此对《仓颉篇》进行解释。由此可见,其深奥程度已经需要专业的学者来进行解读,其所涵盖的范畴显然已经远远超过了幼儿的理解能力。故此来说,《仓颉篇》在秦朝时候,运用皇权的力量,被强行推行了下去,可是到了汉代的时候,随着学术氛围的探讨和研究,这部“高深”的《仓颉篇》已经完全不适应当时的“蒙学”的需求,成为了启蒙类书籍中的“另类”绊脚石,如此才会在历史的抉择中被残忍淘汰。

在后世的幼儿启蒙书中,无论是粗浅的《三字经》、好读的《百家姓》亦或是朗朗上口的《幼学琼林》等,也都成为了《仓颉篇》完美的替代品。由此可见,《仓颉篇》的失传具有时代性,同时也是文化变革的一个具体体现。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