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识】行为的奥秘:经典性条件反射

 一尘归零 2020-04-24

作为社工,需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常常遇到一些人遭遇不良行为的困扰需要得到我们的帮助, 例如, 有的人沉迷网络, 有的人酗酒嗜赌,有的人强迫性计数,有的人有社交恐惧……在对他们施以援手之前,我们首先应明确是什么原因促使了这些不良行为的表现和维持。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行为除了少部分是本能的反应,绝大部分都是学习的结果,而行为的学习可以通过经典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和观察学习三种主要方式习得。

经典性条件反射是由诺贝尔奖获得者巴甫洛夫首先发现的。巴甫洛夫最初研究的主题是唾液在消化中的作用,他的研究团队以狗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各种可食用或不可食用的东西放入狗的嘴里后唾液分泌的数量来证明唾液在消化中的作用。随着研究的开展,他留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狗会在食物放入嘴之前就开始分泌唾液——仅仅给狗呈现喂食的容器甚至只看到喂食的人,狗也会分泌唾液。这种现象很难用纯粹的生理学来解释,巴甫洛夫只好试图从心理学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巴甫洛夫认为存在两种类型的反射: 一种是无条件反射,如食物入口后人会分泌唾液,听到巨响人会受惊,被灯光直射后人会主动闭上眼睛等。这些反应是先天的、自动的、无需学习的,并且对同一物种的所有成员而言都大体相同。经典性条件反射则正好相反,它是通过经验或学习获得的,并在同一物种的不同成员间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那这种反射是如何获得的呢?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建立需要具备两个关键点: 一个是条件刺激必须在无条件刺激之前呈现,且相距时间不能太长;另一个关键点是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的组合需要经历多次才更有可能建立起稳定的联结。

经典性条件反射可以用来解释人类的很多行为。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有一个情节,瑞德在监狱里关了40 年,每次上厕所前都必须喊“报告长官”,他重获自由后每次上厕所依旧会下意识地“报告长官”,否则就尿不出来。40 年的联结使得“报告长官”成为启动瑞德如厕行为必需的信号刺激。当你走进医院,那里的消毒水气味是否曾令你感到牙疼?如果是,很可能是你的大脑在这种气味和以前看牙医的经历之间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当你在某些人的身旁吹气球时,为什么他们会眯起眼睛变得紧张起来?显然,这是因为他们条件性地把膨胀的气球和爆炸的巨响联系在一起。经典性条件反射还可以用于说明恐怖症从何而来,广告是如何发生作用的,是什么引起你的性欲等一系列的问题。


运用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原理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我们所期待的行为,从古至今,这样的案例十分丰富。据唐代《朝野佥载》记载:郭纯的母亲去世,郭痛哭,鸟儿都为之动容,全围了过来,当地官员对他的孝心大力表彰。后来才发现,这个郭纯以前每次哭都往地上扔饼子,群鸟自然飞过来争食。如此几次以后,鸟儿们只要一听到他的哭声,就会飞集过来。这个假孝子的故事也算古人运用条件反射理论的案例之一。


在我国民间,给婴儿断奶采用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在乳头上涂些黄连之类的苦味剂,另一种办法是在乳房上涂难看的颜色,使儿童望而生畏。这两种断奶方法均采用了心理学中的厌恶疗法,而其实质就是利用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厌恶疗法还可以广泛地运用于嗜酒、性行为变态、强迫观念等不良行为的临床治疗。

我们社工也可以利用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原理来帮助矫正儿童的一些不良行为。例如,前不久,有一位社工在帮助年轻的父母教育孩子时给他们支了一招,让他们在惩罚孩子之前,先大声的倒数三下。多次之后,家长只要一倒数数,孩子就乖乖听话。

除了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经典性条件反射还有消退、泛化、分化等多种学习规律。社会就像一个大实验室,而每时每刻我们都有可能在接受生活的训练。如何创造性地利用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各种原理来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就看你的了。

来源
中国社会工作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