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线上课研︱吴双:周萍的悲剧形象分析

 “六一”居士 2020-04-24
传递语文知识,专注教育话题
高考志愿指导,校园文学展示
敬请关注,欢迎咨询,感谢分享



(本文原创: 吴双)



曹禺在《雷雨·序》当中写道:“《雷雨》对我是个诱惑。与《雷雨》俱来的情绪蕴成我对宇宙间许多神秘的事物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雷雨》所展示的是一部动人心魄的悲剧,是在封建社会里的不平等,也是悲惨命运中的无情与残酷,其有力地抨击了旧中国腐朽的社会制度必然遭受深埋的历史命运。其实更让我们看到的是关于中国人的命运与文化的神话。
周萍即是在这水火不容的残酷环境中的一个悲剧形象。
他是周家的长子,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深受新思想的影响。所以他渴望拥有一个自由平等的世界,但现实中却生活在一个封建大家庭中,这与他所期望的大相径庭,于是他对父亲周朴园的专横、冷酷有着本能的抵触。
但是这种抵触在周朴园的权威下,渐渐地收敛了,再加上周家长子的身份,使他不得不遵从自己父亲的决定,维护父亲的权威。就这样,一个本该是拥有新型思想的青年,逐渐屈服于封建礼教,周萍本身的性格也不断地被压制。
而从周萍生活的时代来看,又是社会风云变幻,动荡不安,人心无着的时代,来自社会凄凉和无奈,来自自身的无母的渴求,以及在这郁热氛围中所形成的被极大压抑的情热,从而导致了周萍以乱伦的方式对社会和家庭进行了变态的挣扎,周萍发现和繁漪在一起可以疏解心中的不快,似乎还有一种对父亲的挑衅和反抗,因此他突然不怕伦理之罪,和繁漪一起走进爱情的深渊。
  然而,周萍这种变态的反抗逐渐形成了对自己的精神折磨,似乎,他有点讨厌了,他以为那是一时冲动的决定,而且是以自己的利益为前提的,所以,他开始悔恨了。终于,他还是放弃了繁漪,放弃了他的爱情。
出于拯救自己这个同样的目的,周萍看到了更年轻的四凤,他把爱都放在这个善良美丽的姑娘身上。当然,我们完全可以推断出周萍对四凤的爱极有可能成为周朴园对侍萍的抛弃的重演。因为四凤只是他暂时的救命稻草,他所迷茫的、所寻找的,其实是人对生存困境的恐惧的无奈。
  正如曹禺所说:“他们正如一匹跌在沼泽里的羸马,愈挣扎愈深沉地陷落在残废的泥沼里。”这包含了对人,那时处于封建环境的中国人,无论怎样挣扎终不免失败的生存状态的发现,同时又反映出了更为深刻的社会及时代问题。
  无情的现实彻底轰毁了周萍的精神支柱,想隐瞒的被揭穿了,努力的结果是一个更大的错误,自己的爱人变成了妹妹,做一个“健全的子弟”的幻想彻底破灭。当绝望的繁漪当着众人的面,公开了和周萍的关系时,当周鲁两家的血缘纠葛完全曝光时,周萍的精神支柱彻底地崩溃了。
他想尽办法来逃避乱伦,殊不知又陷入了新的乱伦。当周朴园让他来认自己的生母侍萍时他才会喊道:“不是她!爸,不是她!”周萍留给父亲最后一句话是“你不该生我”,这既是他万般绝望的写照,也是他多舛命的浓缩。
他怕再见到鲁妈,他怕再见到刚刚死去亲生儿子、名分上是他后母实际上是他情妇的繁漪,也怕再见到本来恨他原来是他同胞兄弟的鲁大海,他对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欠下了无法偿还的债务,在每个人面前他都有无法推卸的罪名,因此罪孽深重的他就只有死路一条。周萍的自杀使人感到“宇宙里并没有一个智慧上帝做主宰”。上帝没有智慧,他使善恶颠倒,而且无可逃避。这就是命运。这就是悲剧。
周萍道德自救的过程,也是从叛逆到伪君子的灵魂堕落过程,深刻地反映出旧道德对人的精神统治和可怕的家庭的遗传性。同时,周萍选择四凤为自己灵魂的救赎者,也暗示了资产阶级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
  周萍的悲剧是他的宿命,他一次次拼命地挣扎,一次比一次掉进更深的泥潭,最终不得不选择死亡。对此,曹禺以灰色调不无惋惜地沉痛宣告:如果不彻底走出心的囚牢,人们将不配拥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