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祥瑞图案漫谈——素材1 平安如意

 零壹贰012 2020-04-24

在艺术设计领域里图案是一种具有装饰和实用性的美术形式。吉祥图案是一种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中国人向往追求美好生活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是指以转喻、谐音等构成具有某种吉利意味的装饰纹样。它完美地将吉祥语和图案结合并统一起来,代表着传统的民风民俗。

吉祥图案大约起始于商周。至宋代已被广泛使用,明清更盛,有“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之说。

今典籍中查阅到的两汉画像石所见祥瑞共有36种,对两汉以来祥瑞进行总结的《宋书・符瑞志》所载则有107种。唐代《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凡景星、庆云为大瑞,其名物六十四;白狼、赤兔为上瑞,其名物二十有八;苍鸟、赤雁为中瑞,其名物三十二;嘉禾、芝草、木连理为下瑞,其名物十四”。足见祥瑞已经发展为134种。两宋时期,祥瑞灾异之说泛滥,祥瑞更加丰富。仅大中祥符二年五月,崇和殿就有瑞物四百余种。

一、平安如意

1、平同瓶

瓶与平同音同声,寓意健康:花瓶形态与葫芦相似,古人认为葫芦是装药的,是药物的象征,故花瓶摆放在家中,寓意家人健康吉祥;寓意聚财:花瓶也是一种容器,且其形态类似储钱罐,故花瓶摆放在家中,有助于提升财运,有招财聚财之寓意;寓意平安平稳:花瓶的“瓶”又与平静、平淡、平常、平稳、平坦、平步青云等的“平属”同音,故花瓶摆设家中有助于主人心性平和、事业进取。

2、安同鹌

鹌鹑的鹌与安谐音,和菊花、落叶一起寓意安居乐业。

3、如意

在花瓶里面插上如意,即寓意为平安如意。

如意如意,如人之意,金玉雕刻中最常见的图案,佩带事事如意,心想事成。

如意的形状像长柄钩,钩头扁如贝叶。明、清两代,取如意之名,表示吉祥如意,幸福来临,是供玩赏的吉利器物。

如意和佛教是从印度传来的,“如意”一词出于印度梵语“阿那律”。相传僧侣讲道时,怕忘记,将其要点记在如意上面,是常用的物件。今天常常供在菩萨像前,为一种佛具。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也有柄端作“心”形的,用竹、骨、铜、玉制作。讲僧持之记文于上,以备遗忘。古有手持如意的菩萨像。我国古代有“搔杖”(如今叫痒痒挠),又有记事于上“笏”(亦称“朝笏”、“手板”),如意则兼二者之用。

如意是何时从印度传到我国的,无据可考。《晋书·王敦传》记载:孙权曾得如意柄,“每酒后,辄味魏武帝乐府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边尽缺。”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中有段故事:“梵僧不空,得总持门,能役百神,玄宗敬之。……又与罗公远同在便殿,罗时反手搔背,不空曰:‘借尊师如意。’殿上花石莹滑,遂激窣至其前,罗再三取之不得。上欲取之,不空曰:‘三郎勿起,此影耳。’因举手示罗如意。”唐代诗人李贺《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诗中有:“向壁悬如意,当帘阅角巾”之句。可见晋唐时代,我国已有如意,是用来搔痒的。

古代作为工艺美术品的如意,以清代为多,明代亦有但少见。康熙年间,如意成为皇宫里皇上、后妃之玩物,宝座旁、寝殿中均摆有如意,以示吉祥、顺心。如意的品类有珐琅如意、木嵌镶如意、天然木如意、金如意、玉如意、沉香如意等等。清代的皇帝、皇后用如意作为赏赐王公大臣之物;民国时代,如意成为贵重礼品,富有之家相互馈赠,祝愿称心如意。

如意以木刻、铁铸或玉石雕琢而成,头作灵芝或云叶形,柄微曲。《禅林象器笺》说:“如意之制,盖心之表也,故菩萨皆执之……今讲僧尚执之,多私记节文祝辞于柄,备于忽忘;要时,手执目对,如人之意,故名如意。”如意也是佛教法器之一,凡是讲经、论议、传戒、升座等场面,都有主僧持用它。

在中国,制作的如意兼有两种物品的功能,一是搔后背手够不到地方的痒而做成手指状的搔杖,二是文官上奏时写上备忘录的笏。因其功用起名为如意。随着道教的兴盛,仿灵芝或祥云之像,因其名与形状吉祥而成为颂祝之物。

如今的“如意”是纯粹的摆设品,并没有任何实用价值,但是其来源却很平常。《裨史类编》有记载:“如意者,古之爪杖也,或用竹木,削作人手指爪,柄长可三尺许,或背脊有痒,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如人意。”由此可见“如意”的来源就是今天的所谓“老头乐”或者“不求人”,也就是挠痒用的。因为能够在背脊痒时,可用它来帮助解痒,因此故古人形象地称它为“如意”。

据说在魏晋时期,“如意”已经受到士大夫贵族的青睐,“如意”的功能主要还是实用的工具,但是它不仅是搔痒,人们还将如意拿在手中当作防身的武器,又是一种地位身份权威的代表,朋友见面又是表示恭谦心意的物品,就象藏族人用的哈达一样。

宋代的“如意”上越来越多地出现祥瑞图案,工艺也越来越复杂,材料贵重,金质、玉、水晶、珊瑚、玛瑙、沉香木、骨角、奇竹等制作的“如意”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并镶嵌珠宝,长度也逐渐缩短。如意头上雕刻的图案大都是借“如意”二字顺意发挥而成的吉祥图案。有的“如意”头被雕成两个柿子状。“柿”同“事”同音,因而叫作“事事如意”。有的“如意”头上刻上五只蝙蝠围绕一个大寿字飞翔“蝠”“福”同音,名为“五福捧寿”。这时的“如意”已变成了高雅的陈列品。

清代的“如意”一直被视为宫廷贵重礼品。其工艺水平达到了顶峰。在清宫中,每逢新重大喜庆佳日,皇帝后妃大臣之间要互相赠送“如意”。外国使者来朝,也常常能得到皇帝馈赠的“如意”。

“如意”在今天的艺术品市场上的价格主要依据其材质和工艺,一件软玉与一件翡翠“如意”的价格自然无法比较。

中国祥瑞图案漫谈——素材1 平安如意

图1平安吉祥矢量图

中国祥瑞图案漫谈——素材1 平安如意

图2平安吉祥彩图

中国祥瑞图案漫谈——素材1 平安如意

图3平安吉祥工艺品

中国祥瑞图案漫谈——素材1 平安如意

图4如意图案

中国祥瑞图案漫谈——素材1 平安如意

清乾隆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如意

中国祥瑞图案漫谈——素材1 平安如意

清乾隆 白玉雕福寿双全万代如意

中国祥瑞图案漫谈——素材1 平安如意

如意矢量图

4、应用:家具、器物、建筑等。

如意(或如意头)和花瓶可分别作为家具、建筑的饰纹或器具、衣服的图案。

中国祥瑞图案漫谈——素材1 平安如意

如意组合图案

中国祥瑞图案漫谈——素材1 平安如意

如意组合图案

中国祥瑞图案漫谈——素材1 平安如意

如意组合图案

中国祥瑞图案漫谈——素材1 平安如意

宝瓶栏杆图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