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到周,酒器到方鼎,虎纹到龙纹,青铜器何以搅动风云

 淡淡的茶香_ 2020-04-24

说起我国最为久远的一种器皿,那一定是青铜器了,早在公元4000年就已经铸造出了青铜器,青铜器,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一种器皿,青铜器造型独特,纹饰特殊,受到了商周时期君主们的喜爱;

并且成为了中国商周青铜器的标志,后世的学者们就将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的发展过程及时间,分成了无数个阶段,用以研究青铜器的价值,分别为商代前期,商代后期,西周前期,西周后期,春秋前期,春秋后期以及战国前期,先秦时期等等。

一·青铜器出现

据有关资料以及多方查证,青铜器并不仅仅是在中国有,然而,器物在精美不再时间中国的青铜器,虽然在世界上成型较晚,然而他却有着独特的造型以及精神;
在铸造工艺上使用规模上占据世界第一名,从而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并且引发着人们的重视。
中国的青铜器,主要是指大约4000年前用铜加锡合制而成的铜器,青铜器大概包括了炊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等,青铜器流行,并且受欢迎,在4000年前一直到秦汉时代,一直是人们喜欢的事物,同样,古代的青铜器也是代表着我国精神文明的结晶。
1、形成阶段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文明的起源,青铜器的起源,大概在大约距今5千至4千年的尧舜禹时代,据古文献记载,当时的人们;
开始发现并铸造青铜器,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时代遗址中,发掘了几十处青铜器制品,这是我国青铜器起源的最好证明。
夏朝成立后,家天下开始盛行,青铜器从有青铜容器发展出了兵器。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种多样,春秋晚期至战国,铁器被人发现并应用了起来,铁器的效率要寡欲铜器许多,并且造价低,渐渐地,铜制工具越来越少。
从而,在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一般是用于做装饰品,或是酒杯,盆碗等等,秦汉时期,随着陶器和漆器进入日常生活,铜制容器品种减少,青铜器迎来了又一次演变,那就是仅用于装饰品,或者是礼仪,祭祀用途的器具;
比如说鼎,鼎由最初的烧煮食物的炊具逐步演变为一种礼器,成为权利与财富的象征。就比如楚国称霸后,楚庄王问鼎中原,要知道,鼎的地位,代表了天下至尊的周天子,区区一个诸侯,哪有资格去问鼎的重量呢?同样,从此以后,周天子的权利就开始了明面上的衰弱,下滑。

2、基本用处
青铜器的基本功能及用途,被古人分为了两种,一种是盛装物件,第二种是陈设布列,承装物件很简单,这是青铜器最初的形态,比如说酒杯,盆碗等等,及即便是在三国时期,依然有用青铜器承装食物的;
又比如说就被,青铜器纹饰精美,收到各国君主的喜爱,用青铜器的酒杯饮酒,然而,青铜器是由铜与铅制成的,铅对人体危害极大,从而,古代君主喜好饮酒者,大多短命,酒精只是一部分原因;
更大的原因,是因为青铜其中含有的铅,而陈设布列就更不用说了,就是用青铜器制成装饰品,摆饰的物件,做工精美,比如说鼎,又或者青铜铸成的小部件,等等等等。

二·青铜器在发展过程中的显著变化

开头曾经说过,史学家们将青铜器的发展过程分为了几个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青铜器的变化最为明显,分别为商代前期,后期,西周前期,后期,春秋前期,后期,战国前期
1、商朝时期的青铜器
对于商代的青铜器而言,在商代早期可以分为三组,中期三组,晚期四组,从而商代的青铜器发展约为十组,这其中也存在着质的联系区别,在商代早期,青铜器多以酒器为主,商代早、中、晚三期铜器间的变化较大,尤其是中、晚期铜器之间的变化明显。
商代中期铜器的类别较早期有所增加演变关系明显,连续性较强。总的来看,除了纹饰变化较大,早、中期铜器的类别与形制变化均不是很大,从而,这个时期,青铜器变化的区别看似大,其实很是细小,是量变,而不是质变,若要说起显著的变化,青铜器在商代中、晚期铜器变化显著。
商朝中期晚期,青铜器的剧烈变化也代表了商代,统治时期,中后期的变化,以及逐渐丧失统治实力,经过了,商代300余年的发展到了武丁时期,甚至已经形成了新的铜器系统。

2、西周时期青铜器
在经过一定数量以及时间的发展后,到了西周时期,铜器分得更为细致,整整分为五类,他们的时间段为第一类在五周武王至周康王时期,第二类大致昭王至穆王前期,第三大致在穆王后期至共王时期,第四大致在懿王、孝王、夷王、厉王、共和时期,第五大致在宣王至幽王时期。
在周朝前期,铜器同样是以酒器为主,作为饮酒的器恤,在这两类铜器上,它们的形式有一些变化,在第二时期,出现了椎冠大鸟纹,可纹式的主体依然是兽面纹等第一时期的模样;
在这一时期,加之人们信仰,以及宗法制等多方面因素,在第三铜器时期,青铜器的类型已经开始出现了不一样的趋势,这一时期,青铜器的酒器类型有所减少,而食物器的类型有所增加,但比例上依然是酒器占据着主流。
同样,在外形方面,青铜器的外形开始由高向矮发展,部分器物的腹部开始有了下垂趋势化,比较明显,纹饰也以兽面纹为主,开始转向了兽面纹与椎冠大鸟纹饰并行;
到了第三时期铜器的时候,可以说是变化最为显著的一个阶段,第三铜器,之前主要是酒器,以及少量的食器,第四阶段,食器开始渐渐地敢追上酒器,成为了主流。
到了第五阶段,铜器已经彻底以食器为主,鼎开始出现,并且形状大致相同,西周中期的铜器变化,大概延续并改变了700年来酒器的时代,酒铜器的结束,也代表着食铜器时代的开端,同样这也是是商周青铜器发展过程中的最大变化。

三·商周时期青铜器不同纹饰代表的内涵不同

1、牛鹿纹样
迄今为止,通过我国发现的商代遗址中,可以得出,商代时期,鼎的饰品主要是以牛鼎与鹿鼎,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商朝时期,牛与鹿这两种动物是最为常见的,并而商朝时期主要的活动范围就是在河南地区,因为河南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再加上古代生产力的不足,大多数地方都是原始森林的形状。
并且气候温暖牛与鹿这两种两种动物是最为常见的,在甲骨文上就曾记载了古代牛与鹿,生活在山川大泽之中,成为了商代勇士们的猎杀对象,渐渐地,他们也被雕刻在器物上,成为了一种刻画题材。

2、虎纹样式
其次就是虎纹样式,在我国的国家博物馆中,收藏着一种盛酒的容器,这个容器是一个大型虎鼎容器,在容器的腹部位置有一个巨大的虎头,身体一分为二,呈对称形,虎口下方为一人形,虎樽肩部刻有龙形,从而,虎纹样式也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一种。
周朝开国君主,周武王姬发励精图治,他知道前朝纣王喜好饮酒,从而惹出不少事端,后世,也一定会因为有饮酒而耽误事,甚至祸国殃民的,于是他设下禁令,不许喝酒;
而这也就导致了,此物的设计思路与传统的设计思路有明显区别,在龙纹头上刻有细长符号,可以看作是龙的舌头在舔食某种东西。
在虎口下方有一赤裸人,人的口中散发着气。虎纹饰一般为权利的象征,这类器物只有王侯将相级别人物才可使用,寓意为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3、龙纹样式
之后便是龙纹样式,龙纹可以说是青铜器上最为常见的一种样式,我国古代,人们大多封建愚昧,加之龙文化的发展,龙的形象深入人心,龙属于神话中的生物,与水有关,所以水器上经常刻画龙纹,并且从花纹可以判定出此件器物的年代是西周时期。
因为在西周时期,龙文化已经逐渐的被大众接受,龙的形象在青铜器上屡见不鲜,这就意味着龙文化在渐渐地占据主流,龙的地位总归同样在青铜器上装饰上龙纹,也可以体现统治者的地位;
以及对于神明的尊重,用周朝时期的礼,来维护自身的土地,同样希望上天能够互慰自己,使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周朝时期爆发了一次小冰河时代,死伤无数,人们的生活的水深火热,这个时期的人处于一种弱势地位,从而荣升为人们脑海中的神灵,便将它当做是一种信仰供奉,希望通过龙能够沟通上天,改变他们水深火热的地步。

四·商周青铜器发展形成变化的原因

事物的发展会经历四个部分,分别是形成,发展,衰落,消亡或转变,事物到最后所得来的结果一定是消失,或者是新的转变,青铜文化就迎来了新的转变;
青铜文化是物质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旧铜器系统的消亡时,新铜器系统则孕育而生,在商朝后期到周朝中期,就处于青铜器的转变过程,也是过度过程。
1、政治系统
首先是政治系统,在王朝建立之初,为稳定政治,一般都会对前朝的遗民,采用安抚政策,一方面使得他们不会滋生事端;
另一方面,也为了展现自己仁慈,一方面就好比周朝建国史变分封诸侯,一些商朝的后裔也被给予了封地,同样前朝遗民既然得以继续生活下去,那么的观念风俗习惯也就保留了下来,在这个地区,从而出现了与主流地区所不同的一种器物。

2、经济系统
新、旧两种统治集团的关联程度,以及人口对比,大概有着两种情况,一是新、旧意识系统观念、习俗的稳定性。
与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相比,人类的信仰和观念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一经形成,便不易改变,如祭祀形式、埋葬习俗等。
旧统治集团属于不同族群。周朝建立后,本身是诸侯的周朝,它的人口上并不如商朝遗民上有优势,然而,对于商朝遗民,他不能赶尽杀绝,因为这样一来,不仅会给自己的统治抹上污点;
同时也会令生产力大下降,整个人口怕是要去2/3,这样王朝根本就没有办法统治,于是便将他们分封诸侯,分到蛮夷之地,那里的生活十分困苦,不利于生存。
而商遗民又不可能一下子全部舍弃原有的铜器因素,全盘接纳周人的铜器因素,其次,周朝本就是商朝的诸侯国,它在一定程度上是源于商朝,从而在他的统计使用方面上与商王朝也有着一定的联系联,故而,以商文化因素为主体的青铜文化面貌会延续较长一段时间
二是新、旧统治集团属于同一族群。比如商代前期与后期、西周与春秋时期,以及春秋与战国时期,新、旧统治集团的变化仅仅是统治阶层内部的权力调整,境内的民众基本没有改变,铜器系统自然也不会很快发生大的变化。

3、意识观念
第三则是意识观念的不同,在历史书上,曾经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在大禹时期,有一个人发明了酒,大禹非常非常喜欢酒的味道;
然而他知道酒能够让人沉迷于此,不思进取,那么后人一定因为有,因为饮酒而误国的,于是他将发明酒的人赶出了身边,疏远了她。

可酒的出现已成定局,他一个人是无法改变的,商朝末代帝王纣王,因为饮酒闹出了许多的事端,周武王继位后汲取了因为饮酒亡国的教训,于是在周初颁布了限酒令,可却没能起到什么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