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加强上海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国际传播效果,鼓励以新媒体等创新手段开展对外传播,2019年7月,中共上海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开展了上海市第十五届“银鸽奖”评选活动。日前,该评选活动结果揭晓,由上海衡复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选送的《魅力衡复纪录片之夏衍旧居》荣获广播影视类(纪录片)三等奖。据悉,在此次评选活动中,上海市各单位积极参与,共推荐参评优秀外宣作品(项目)近400件。经评定,144件入选本届“银鸽奖”,其中,出版类35件、广播影视类33件、对外新闻类15件、优秀项目类39件、新闻发布与危机应对类12件、新媒体传播类10件。 位于乌鲁木齐南路178号2号楼的夏衍旧居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夏衍先生及其家人于1949年到1955年间曾在此居住。《魅力衡复纪录片之夏衍旧居》以微纪实的形式,记录夏衍旧居建筑修缮、规划定位、策展布展经历的过程,使用建筑细节镜头、施工场景记录、历史资料和旁白讲述相融合,讲述夏衍先生在上海生活、工作与创作的重要轨迹。记录片自2019年5月18日剪辑完成后,在衡复风貌馆内进行滚动播放,吸引广大参观风貌馆的观众驻足观赏。至今累计受众约15,000人,获得良好的社会反馈。 2018年7月建筑修复施工开始,外立面和内部修缮都秉承修旧如旧原则,屋内原有的门窗、壁炉、墙裙、木质楼梯等也悉数保留。 2018年12月,建筑修复施工完成,夏衍旧居进入布展阶段。45本夏衍著作、救亡日报孤本等珍贵文献展品陆续进入展厅。夏衍旧居二楼还原了夏衍先生当年工作生活的场景。影片记录了项目团队从北京分装运输夏衍先生曾使用过的木质家具、以及逐渐让其适应上海气候的小故事。
复原后的夏衍卧室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游客或许会看到夏衍旧居的花园中有一颗大树挡在建筑正前方,但它背后的故事又有多少人知道?纪录片讲述了夏衍先生之子沈旦华先生年幼时曾在此种下一颗小树,时光荏苒,60年岁月转瞬即逝,昔日的无心之举已然长成了参天大树。 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需要社会各方的支持和协作。夏衍旧居的展陈规划和内容设计,离不开大量的专家学者在专业领域给出的建议和意见。夏衍旧居开馆当日,邀请了夏衍研究专家、浙江大学博导陈坚老师和华师大中国现代文学资料与研究中心主任陈子善老师作客。 最后,让我们一起欣赏本次“银鸽奖”的获奖纪录片《魅力衡复纪录片之夏衍旧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