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辨别商代青铜器真假,讲究重量、嗅觉、声音和锈色的程度。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代青铜器表比商周器轻薄,若重量相反,则存疑。铜器出土有土气味,作假的器表总散发出酸味。但更为重要的是对铜质声音的辨识和器物表面锈色的鉴别。因为商周铜器是以铜锡合金铸成,敲击的声音自然清脆,而后仿的商代青铜器往往用黄铜铸成,或浇铸而成,敲击的声音混浊,若偏薄,则脆而散。有的是修补的伪器,四周敲出的声音就会不一致,加入其他材料修补的,更有一种沙哑感。 2,青铜器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珍宝,其以共同的器型、精巧的纹饰、典雅的铭文揭示了中华民族的锻造技术、文明水平和前史渊源。自古以来,传统保藏就有“金石书画”的排序,青铜器摆在第 一位,并被誉为国之重器。 3,青铜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6000年前的古巴比伦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时期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是早期青铜器的代表。青铜器在2000多年前逐渐由铁器所取代。 4,青铜器的收藏自古以来就有,商代王和天子的东西在周代就开始收藏,周代的器物到春秋战国又被收藏,到汉代汉武帝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圆鼎,汉武帝就因为发现了这个圆鼎,就改年号为元鼎,可见当时青铜器的重要性。自古以来玩青铜器被奉为一个非常高雅的艺术,从事的人大多数是文人、士大夫、官僚,没有学问的人也玩不了青铜器。民国时期青铜器收藏达到顶峰,从宋代金石学到民国时期出版过上百本书,那个时期没有一本是写中国艺术品方面的专 业书籍,唯 一例外的是青铜器。 5,第三层是金、银,有的这层是没有的;第四层才是真正的青铜材质。也可能只有三层的。凡是真品器物的表象,是由层次感而形成的,属于很老结的皮壳,还有表层有萎缩感、桔皮纹的特征等,即使高仿品也难以达到这种程度,这就应该作为鉴定中的主要确认指标,但鉴定的结论不能单一而言。 6,存在范线的地方没有范线,极大原因是被打磨掉了。但同时,打磨范线会留下打磨痕迹。部分商代青铜器出土时,有些由于锈蚀比较严重,掩盖了大部分器体,导致我们很难发现范线或者打磨痕迹。 7,鉴定商代青铜器的真伪其实很简单,首先我们可以从商代青铜器互相的形状上来看,就像小编在上文提到的一样,每一个流传至今的商代青铜器都是独 一 无 二的,这个是与当时的制作方式有关。具体是什么制作方法小编也不是特别的清楚。但是如果有两个一模一样的青铜制品,那么肯定一个是假的或者两个都是假的。其次我们可以看它们互相的花纹,它们的花纹也是独 一 无 二的,除了特别独特的个别数不过可以忽略不计的。然后是商代青铜器的材料,在最早的青铜时期,当时的人们都是采用陨铁来铸造商代青铜器的,在西周晚期才出现人工铁。其次我们看它们各自的风格以及各自的花纹是属于什么时期的。最 后再根据我们当代的科技检验它距今已经有多少年的历史,再与其花纹跟样式对照一下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