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其卒发者,不必治于传,或其传化有不以次,不以次入者,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
因而喜,大虚则肾气乘矣,怒则肝气乘矣,悲则肺气乘矣,恐则脾气乘矣,忧则心气乘矣,此其道也。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变及其传化。传,乘之名也。
上一节讲了风寒之邪中人从皮肤开始,经肺传脾,脾传肾、肾传心而十日死。如果心又传肺,当三年死。这一节讲卒发者与五志之病,传化不以次也。
第一,然其卒发者,不必治于传。前面讲了通常治外邪侵犯人体的各种病,治疗肺时必须防止传到肝,治疗肝时必须防止传到脾。治疗脾病时必须防止传到肾,治疗肾时必须防止传到肺。提前采取措施预防病变严重化而死。对于因各种原因卒发也就是骤然暴发的病,就不必首先考虑到防止传化了,伤了那里治那里就是当时最紧急的任务了。
第二,或其传化有不以次者,不以次入者,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这是讲,人是有情感情绪的,情感情绪的激烈暴发,都可能引发人体从心理到生理的大病。这些病就不是如外感病那样,按次序传化了。这些病的治疗也应当以当时操作的实际情况而紧急处置。
第三,因而喜,大虚则肾乘矣。过度的喜乐刺激,如果心气本身处于虚弱状态,就会引起肾水乘机来扑灭心火的过度旺盛状态,结果在扑灭的过程中,反而致心气于死亡状态。
怒则肝气乘矣。人的发怒情绪最容易伤肝,使肝的胆质分泌过度。这时候旺盛的肝气就会乘机克制脾土。。
悲则肺气乘矣。悲伤的情绪能够伤及肺气。肺气就会克制肝木。
恐则脾气乘矣,恐惧的情绪能够伤肾水之脏,脾土之脏气就会乘机来制约,如果肾气过度虚弱,脾土制约的力度过大,病反而加重。
忧则心气乘矣。忧思伤人,心火就会乘机来制约。
此其道也。这是五志伤人传化的道理、道路。引发的脏器之间的病变。
第四,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变及其传化。传,乘之名也。
情志病有五种,在五脏之间传变,就成了二十五种不同的表现。传变,也就是乘的名称。乘就是乘机传变到其它脏,破坏了整体的相对平衡性。其中最重要的五种,就是某一种情绪主要表现出伤某一脏,而与这一脏相关的,最直接制约克制这一脏的脏器,就会竭尽全力来制约救治,因为原来所伤的一脏过于虚弱,这种救治反而显得加重了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