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府论篇第五十九之一足太阳脉气和足少阳脉气

 感通天下 2020-04-24

      在古哲心目中,各穴位是气的房舍,由许多同一类型的房舍连接在一起,就成了气的大府了。由舍到府,是经络穴位学说的一大进步。找到了各个气舍的一些阴阳分布的共性,从而也找到了这些府也就是经脉与之联系的脏。找到了人体之气与环境之气相互交流的特殊渠道。也找到了人们可以通过经穴来诊断治疗许多疾病的理论根据和操作方法。

    第一,足太阳脉气所发者,七十八穴。

  两眉头各一。

  入发至项三寸半傍五,相去三寸。

  其浮气在皮中者,凡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

  项中大筋两旁,各一。

  风府两旁,各一。

  侠背以下至尻尾二十一节,十五间各一,五脏之俞各五,六腑之俞各六。

  委中以下至足小趾旁,各六俞。

    足太阳经的脉气能够发出的穴位共七十八个。其中,两眉头陷中各一个穴、即攒竹穴为起点。自眉头直上入发际,当发际正中至前顶处,有神庭、上星、囱会三穴共长三寸半。其左右各有两行穴位,从中间到两旁为三寸。太阳经浮于头皮上的经气,运行于头部的共有五行,即中间一行,两旁各两行。每行有五个穴位。共二十五个穴位。这五行经脉再下行至项中的大筋两旁各一穴即天柱穴,中间有风府穴,风府穴旁边各一个太阳经穴,即风池。再向下行,从侠脊到尾椎,共二十一节,其中胸椎和腰椎两旁共有十五对穴。其中五脏俞穴左右各五个,六腑俞穴左右各六个,自委中以下至足小指旁,左右各有井荥输经合原六个穴。依次为委中,昆仑、京骨、束骨,通骨和至阴。

  第二,足少阳脉气所发者,六十二穴,两角上各二。

  直目上发际内各五。

  耳前角上各一。

  耳前角下各一。

  锐发下,各一。

  客主人,各一。

  耳后陷中,各一。

  下关各一。

  耳下牙车之后,各一。

  缺盆各一。

  掖下三寸,胁下至胠,八间各一。

  髀枢中傍,各一。

  膝以下至足小趾次趾各六俞。

    足少阳经脉脉气发出的穴位,共有六十二穴。其中两头角处各有两个穴位,即天冲、曲宾。。两瞳孔直上发际间,左右各有五个穴位。即临泣、目窗、正荣、承耿、脑穴。两耳前角各有一穴即颔厌。,两耳前角下各有一穴即悬厘。。两宾发下各有一穴,即和疗。上关左右各一个。两耳后的下陷下各有一穴,即翳风穴。下关左右各有一穴。两耳下牙车之后各有一穴,即颊车穴,通胃口。缺盆穴左右各一个。。腋下三寸,从肋下于胁左右八肋间各有一穴,即渊腋至居疗一线九穴。髀枢区中左右各一穴环跳。膝以下至跳小趾侧次趾,左右各有井荥输原经合六个穴位。

   第三,足阳明脉气血所发者,六十八穴,额颅发际旁各三。

  面鼽骨空各一。

  大迎之骨空各一。

  人迎各一。

  缺盆外骨空各一。

  膺中骨间各一。

  侠鸠尾之外,当乳下三寸,侠胃脘各五。

  侠脐广三寸,各三。

  下齐二寸,侠之各三。

  气街动脉各一。

  伏兔上各一。

  三里以下至足中趾各八俞,分之所在穴空。

   足阳明经脉之气发出的穴位有六十八个。其中,额颅发际各三指指悬颅、阳白、头维两侧六穴。面鼽骨空各一指四白穴,大迎穴在项部动脉应手处各一。人迎在喉结旁各一。缺盆外的天疗穴各一。膺中骨间有膺窗、气户、库房、屋翳、乳中、乳根两侧十二穴。侠鸠尾往下两侧十穴即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侠脐往下指滑肉门、天枢、外陵、两侧六穴。侠脐广三寸往下各三指大巨、水道、归来。气街动脉处指气冲穴。伏兔在大腿前。三里穴以下至足中趾八穴指三里,上下巨虚、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