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调经论六十二之五气血虚实论

 感通天下 2020-04-24

  这一节论气血虚实。

  第一,帝曰:善。余已闻虚实之形,不知其何以生?岐伯曰: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

   黄帝说,通过心气血形志的有余不足,我已经明白了人体虚实的不同症状,却不知道这种虚实症状是怎么形成的?

   歧伯讲,人体气与血同时聚集交并,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就打破了,就会处于相互斗争的状态。气就会乱行于人体卫分,血就会乱于人体血脉中,血与气就会分别占据经和卫,从而产生一实一虚的症状。

   血聚集交并于人体阴分,气聚集交并于人体阳分。这种情况下人就会发生惊狂症状。

   血聚集交并于人体阳分,气聚集交燕于人体阴分,这种情况下人体就会产生人体胸腹中热的病症。

   血聚集交并于人体上部,气聚集交并于人体下部,人就会心中烦躁、善于发怒。

   血聚集交并于人体下部,气聚集交并于人体上部,人就会乱而喜忘。

  第二,帝曰: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如是血气离居,何者为实?何者为虚?岐伯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

    黄帝问,如果血并于阴分,气并于阳分,这样血气就分离开来了,各在不同的部位,那又如何区分虚实呢?

    歧伯讲,无论是血与气,都有喜温而恶寒的性质。遇到寒冷就会收缩而不容易流动,就会如泪水结成泪珠一样。遇到温暖就会流动通畅而去之。所以说,气之聚集交并,会导致血虚。血之聚集交并,会导致气虚。

  第三,帝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今夫子乃言血并为虚,气并为虚,是无实乎?岐伯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络之与孙络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黄帝问,人身体所有只是血与气,现在先生讲,血聚集交并为虚,气聚集交并为虚,难道人体就没有实的情况吗?

    歧伯讲,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所以说,当血聚集交并的时候,就没有了气的位置,就成了气虚。当气聚集交并的时候,就没有了血的位置,所以就成了血虚。

    瑞在的情况是血与气相离相失,所以说是虚证。人体的毛细血管和小血管,都会输送于大的血脉中。如果血与气聚集交并,不相失相离,也就形成了实证。

   如果血与气并走于上,就成了实证中的大厥。大厥就会引起休克暴死。如果气能够重新返回,人就又活过来了,如果不能返回,人就死了。

  第四,帝曰:实者何道从来?虚者何道从去?虚实之要。愿闻其故。岐伯曰: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均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黄帝问,人的实证从那里来,人的虚证又从那里来?我想懂得虚实的要点。

    歧伯讲,人体的阴与阳,都有特殊的俞穴和交会之处。如果阴注于阴,阴注于阳,相互交注,人体阴阳就会均匀平衡。人的体形就会充实。上中下九侯的脉相就会跳动均匀如一。这就是平人。

   现在我们讲,邪之所以生成,或者生于阴偏的原因,或者生于阳偏的原因。生于阳偏的原因,得之于风雨寒暑,其生于阴偏的原因,得之于饮食居处和阴阳喜怒的情绪变化。

   总之,这一节从人体气血虚实寒热来辩证人体疾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