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治中国”学术论坛第二期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犯罪治理

 南国红叶LY9 2020-04-25

“法治中国”学术论坛第二期

Fa

Law on the prevention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不要让孩子们的回忆布满阴霾,不能重来的人生无法彩排;

不要让孩子们的青春以冬天收场,春日阳光理应洒在他们身上;

不要总让未成年人犯罪成为青少年教育的素材,活力、爱美、喜笑颜开,永远是篇章、是期待。

第一章:背景介绍

2018年12月12日,湖南省沅江市,约12周岁学生吴某由于晚餐后在家吸烟而被母亲抽打,随即用菜刀将母亲砍了20余刀,致其母亲当场死亡。

2019年12月3日,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桥头中学,受到与其同班同龄的两名同学的敲诈,初三学生邹某某被人发现身中数刀倒在血泊中。

2020年1月2日,陕西省西安市第六十六中学,高三学生李某某在上晚自习期间玩手机,值班老师发现并予以没收,李某某为要回手机,在办公室杀害女教师周某某。

从敲诈勒索,到故意伤害,再到强奸杀人,未成年人犯罪年龄愈来愈低,手段愈发残忍。美好的年纪里,为何作出如此凶残的举动?童真的脸庞下,隐藏着怎样的心理状态?幕后真凶到底是未成年人,还是缺少陪伴的童年、缺失的法治和道德教育,抑或尚不完善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律制度?真相或许难以获得,但行动一直在路上。

2019年10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并于2019年10月31日-11月29日就该修订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该修订草案在强化家庭监护责任,充实学校管教责任、夯实国家机关保护责任,对未成年人的偏常行为实行分级预防,并实行相应的干预或矫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修订。该草案直击当前犯罪日益低龄化的问题,对于今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未成年人犯罪不同于一般刑事犯罪,如何综合运用刑罚措施与非刑罚措施对未成年人犯罪进行有效治理,也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研究生会拟邀请校内研究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三位老师,基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的亮点与不足,就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犯罪治理问题开展专题讲座。

第二章:嘉宾介绍

1.姚建龙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全国青联委员、上海市青联常委,兼任上海市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会长,上海市法学会未成年人法研究会会长等职。主要研究领域:刑事法学、青少年法学、教育法学。

主讲题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中的若干争议问题。

2.陈伟

西南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金融法律行为研究会常务理事、重庆市社会科学专家库成员、重庆市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重庆市法学会少年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刑罚学、中国刑法学与比较刑法学,特别是人身危险性、教育刑、注射刑、刑事政策学等方向。

主讲题目:恶意补足年龄、未年人密切接触者从业禁止。

3.何挺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少年司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司法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主要研究领域:刑事诉讼法学、少年司法和实证研究方法。

主讲题目: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少年司法?

第三章:如何参与

论坛形式:线上讲座(腾讯会议)

时间:2020年4月25日晚19点

感兴趣的同学请扫码参加讲座(届时会在群内通知房间号)

有问题请联络微信:18363990855 张同学

主办单位:共青团中国政法大学委员会

承办单位: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会

文字:宋亭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