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时候学的这首诗让我困惑了十几年,只因为这一个字

 kibcat 2020-04-25

中国古代曾有“一字之师”的美谈,意思是对方为自己订正一个字,就可以称作自己的老师了。

在语文的学习中,有时一个字确实非常重要,因为这一个字如果不能理解,就会影响我们理解一句话甚至是一首诗的意思。在这方面,我曾有一次非常深刻的体会。

小时候学习王安石的名作《梅花》,我就被一个字困住了好多年。对于这首诗,相信多数人都知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这首诗作者写得非常简洁,全诗只有二十个字,但是意境优美,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可谓是王安石的一篇佳作。全诗的意思是:墙角有几支梅花,在严寒中独自开放。我离得很远就知道那不是雪花,因为有一股梅花的香气慢慢飘了过来。

说实话,这首诗作为幼儿教育教材内容,算不上艰深晦涩,总体看起来是容易理解的。但是,我却被诗中第四句开头第一个字“为”困住了。因为那时候受知识积累的限制,我对“为”这个字的理解完全局限在“表目的的介词”这一个义项的理解。

那时候用“为”造句,大多是“为人民服务”“为祖国美好的明天好好学习”。至于“为”在这首诗中表原因的用法,从来没有遇到过,所以在学习这首诗的时候,还是用“为了”这个义项去理解。但是“为了有暗香来”总也解释不通。因为那时候班里人多,我又性格腼腆,不愿意主动问老师,所以这个困惑就一直存在心里。

后来,随着知识面的不断扩展,我又偶然想起小时候学过的这首《梅花》诗,在无人点拨的情况下,自己一下子豁然开朗起来了:“为有暗香来”不就是“因为有暗香飘过来”吗?这么简单的事情,当年怎么就没明白过来呢?

关于汉字“为”的用法,我后来还遇到一个很有趣的谜语,也一起分享给大家吧。这个谜语的谜面是“为我打你,为你打我”。一个谜语两个“为”字,但是用法和义项完全不同,堪称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优秀小案例。这个谜语的谜底是蚊子。前一个“为”字表目的,意思是“为了我打你”;后一个“为”字表原因,意思是“因为你打我”。一个小小的谜语,既有趣又能让孩子学到知识,家长朋友们不妨讲给自己的孩子听一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