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阴,晨有雨。
惠安女是福建泉州市惠安县的一个特殊族群,她们是汉族,但她们以奇特的服饰,勤劳的精神,特有的婚姻方式闻名天下。 ![]() (以上照片全部来自网络) 看看这些照片,多漂亮呀!很明显,这些挑担、织网、抬石头……的劳动场面,大部分都是摆拍的,很多采风团都在组织这样的活动。我这次来当然不是来看表演的,我想看看原汁原味的惠安女,看看实际生活当中的惠安女。可是,我怎么也没想到,寻找惠安女,准确的说是寻找穿戴传统服饰的惠安女是那么难! 惠安女主要分布在惠安县东部靠海边的崇武、山霞、净峰和小岞四个镇。我们从泉州出高速,经县道307,一路打听到达崇武古城。
![]()
我们在崇武的大街小巷海边乱转,却几乎看不到穿戴“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的惠安女。瞧,来了两位上年纪的妇女,虽然没带黄斗笠,但花头巾、黑(蓝)短衫、银腰链、宽筒裤一样也不少,还多了手表呢。 ![]()
骑自行车的惠安女,她穿的是蓝短衫。注意看她的银腰链。
再从后面看看银腰链。银腰链由一条条索状银链组合而成,它在惠安女心中远远超过金项链对于城市摩登女的吸引力。也许银腰链是缆绳的象征──她们的男人大都是渔民,长年在海上捕鱼,腰肚上缠挂着这种像是缆绳的银链子,寄托着她们对自己男人的思念和祝福。银腰链是婚前夫家选黄道吉日送聘金时一起送去的聘礼之一,也象征着男人用银链缠住他的女人一生一世的意思吧!
解放前,银腰链一般二至三条,尔后条数不断上升,现为七至九条,通常为七条,重一斤半甚至几斤不等。
为了看到原汁原味的惠安女,我们开着车下乡了。在坑下村,远远看见这位老年妇女,穿着传统服饰,挑着担子走来,我们赶紧下车拍照。
我们拍了几张后,上前与老人家搭讪,没想到遭到一顿怒骂(闽南话一句也没听懂,但发怒看出来了),赶紧逃之夭夭。
原来以为到了惠安,拍几张“黄斗笠、花头巾、蓝短衫、银腰链、宽筒裤”齐全的照片应该不是问题,事实是很成问题。刚才的老人看不到银腰链,下面的妇女又没戴黄斗笠。(花头巾几乎人人都戴)
几乎所有的惠安女,一见到我们的镜头,头就转过去了。金黄色的斗笠上还镶嵌着点装饰。 ![]()
惠安女以吃苦耐劳著称,男子出海捕鱼,女子就成了农副业的主要劳动力,所有的粗活、重活、家务活一把抓,顶起家庭的大半个天。
这就是上图中间那个没戴黄斗笠的妇女,我们搭了几句话,就默许我们拍照了。
在惠安,我们看到干活的都是妇女,男人们可能只管出海打渔,其它的什么都不管。
就连电力施工,也是妇女当先。
惠安女服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造型美观,色彩协调,奇而不俗,艳而有韵,可以说是汉民族服饰中最独特和最具有视觉冲击的个性服饰,是“现代服饰中的一朵奇葩”。然而,惠安女服饰的现状并不乐观,年轻人已经将它抛弃了,也许用不了多少时间,惠安女服饰就会在现实生活中消失,而只存在于舞台和表演性的活动中了。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