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员工动力不提升,产品再好也会掉下去

 精诚至_金石开 2020-04-25
导读

这两天听马云说:

“公司的核心产品是人,员工不提升,产品哪怕提升都会掉下去。一个企业不是你的产品多好,一个企业是你的人才培养训练体系有多好。”深有同感。

举个切身的例子。

有一次我在做市场调研,遇到过一款高端鸡蛋(何为高端?据说可生食)的“销售明星”。

他身上有一种悖论很吸引我,这位仁兄从接手门店不到五个月,把月业绩从7000元做到了10万元,但是他却流露出要离职的想法

我以为他要另谋高就,但他暗示我他蠢蠢欲动的原因,是因为他发现月绩做到十万的时候到手工资反而变少了!

顺藤摸瓜,我对“丰鸡公司(按公司要求化名)”的高端鸡蛋整体销量做了了解,结果是一片大好,但问题在于,他们销量越高越亏损(又是一个悖论)。

造成这种双输的局面,我的好奇心原本被提到顶点,可真相实在过于普通——他们把“高端鸡蛋廉价出售了”

原来,根据行业传统作法,丰鸡公司在当地销量较好的门店投入导购人员,所以“销售目标”同样按照惯例被提升一档

此外,为了抢占超市好的陈列位置,除了支付陈列费以外,(超市要求黄金位置需要有销量证明),还要额外承诺销量

于是到了周末,当地业务负责人就不得不组织起来大搞促销活动,不仅业务全员出动,人手不够少不了花钱雇一批临时导购。然后对“高端鸡蛋”进行特价、绑赠、促销。

活动搞完,销量果然一片大好,各方都满意交差。就这样就完成了一次全民皆兵的“赔本赚吆喝”。

我不禁感慨,一步错,步步错。

但仔细一想,导购的工作性质(主要由第三方劳务公司派驻),基本是一人负责门店到底,直到几个月后走人;没有归属感,工作状态也很不稳定,难怪公司不重视。

但是,导购员的作用在门店所起的作用巨大,可以说是公司最基础的岗位,至少是丰鸡公司能否盈利的关键。

既然如此,要把“高端鸡蛋“从廉价的路上一步一步拉回盈利的正轨,必须围绕导购人员设计一套自运行机制。

1
重构门店生产力单元

单店不盈利谈何公司层面的盈利。为此特设置了“特战队+驻场导购”组合的结构。

我们先对导购员的作业环节进行切分。

其中特战队由“区域主管+特战导购员”组成,对拉新拓客能力强的导购,提为特战导购,专门负责(每家)门店前期的拓展工作。

目的是发挥特战导购拉新拓客能力,在门店发展前期,尽快建立起标杆门店,尽早达到门店业绩盈亏平衡点。并保持成员的战斗状态,防止单一门店增长放缓带来人才流失。

后期再由驻场导购员负责守店任务,目的则是稳量提升。

驻店导购选取积极稳定、与门店有一定客情关系的人员,由于特战导购前期销量基础已经形成,后期的增长与稳定难度大大降低。

其次,过去管理人员一拍脑门就制定出了销售目标;我们为了支持导购人员工作,必须让销售目标尽量接近市场真实情况。

这里我们通过对单店数据测算,建立数据库模型进行系统仿真,最后测算出单店盈亏平衡及不同条件下门店的盈利情况,从而制定单店的目标及策。

2
建立利益内嵌的激励机制

由于特战导购和驻店导购的利益诉求与能力特点有所不同,在激励设计方面,我们采用双赛道原则。

特战导购善于拓客拉新,进取心强,因此采用强激励的方式,“高提成+达标门店奖励”激励其迅速上量。

驻店导购的“员工画像”是,跟门店管理人员和周边的顾客有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希望离家近,而且不太愿意频繁换岗,由这类导购员负责单店工作销量及工作很有保障。

因此,驻店导购则采用与竞争性薪酬策略,底薪较同行中等偏上,提成点数降低,这样也符合这类人员的求稳的心里预期。

3
打通晋升通道,让导购人员自激励

当然,驻店导购有意愿并达到条件也可申请成为特战导购员。

特战导购除了在现有岗位上发挥特长,可享受高薪酬外;还可以往管理岗位发展,当特战导购建立的标杆门店达到一定数量则形成一个销售片区,由其负责片区的管理,直至城市负责人。

这样一种晋升机制,能够促使导购人员实现“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自管理、自激励效应。

自运行开创者戴天宇老师说过:“自管理的效率一定比他管理高,自激励的效率一定比他激励高。”

差异

传统销售模式

自运行机制

责任主体

一人负责到底

攻店、守店环节切分

职业通道

岗位单一无晋升

赛道广阔,晋升自激励

薪资结构

超额部分给提成

特战导购:高提成+门店达标奖励;守店导购:高底薪、低提成

机制重心

围绕销量

围绕盈利

销售任务

管理层拍脑袋预测

基于经营数据做系统仿真

人才吸引力

人才留不住

能人自来

至此,传统“一人负责到底”的导购模式得到转变,现有的机制让“驻店有组合,转店有承接”,使人员的优势得到发挥,同时也有了激励持续有效。

公司的核心产品是人,员工得不到提升,再好的产品也会“变”次。通过设计一套以一线导购为核心的自运行机制,公司门店的利润较之前也有了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三重悖论”得到逆转:当门店达到盈亏平衡点后,导购人员收入越高,公司的收益越大。而高端鸡蛋才得以成为真正的高端。

作者 | 简介

许拥盛

国立咨询资深设计师
曾任青岛啤酒、旺旺集团、蒙牛乳业等企业高管;10余年咨询经验,曾主导咨询项目如普乐方、易道智慧、精茂健康等上市企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