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的质朴、友善、热情如何形成

 泰阳汉子 2020-04-26

山东人自称“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实际上,齐鲁大地的确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齐国是周武王老岳父、国师、军师姜子牙的封国,鲁国是周武王的四弟、周朝第一任宰相周公姬旦的封国。姜子牙和周公旦是周王朝的开国功臣,武王和成

王的左膀右臂,因此这两个封国在西周初年分封的71个大小国家里,地位特别尊崇。但姜子牙和周公旦的治国理念与所不同,因此由此造成的国运 也不相同。但随着封建王朝大一统社会的建立,儒家思想文化逐渐成为封建王朝2000多年来的主流思想,作为孔孟之乡,齐鲁大地的文化自豪感由此产生,并形成山东人的精神图腾和自豪之本。

山东人的质朴友善、忠肝义胆、尚武修睦是齐文化和鲁文化长期融合沉淀的结果

山东人不光有孔孟、还有谋圣姜尚、兵圣孙武、书圣王羲之等。排除其他诸家,只说齐国和鲁国的长期发展后劲,那么,齐国一定要吞并鲁国的,因为齐国的立国路线是举贤任能,而鲁国的礼仪治国的方略几百年相沿不变,势必要被淘汰。这从齐国的春秋第一霸主和战国七雄齐国一直唱主角便可知。

但是自从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学说成为国家意志,齐鲁大地也便顺应潮流,将自家文化融会贯通,形成最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淮南子·齐俗训》说齐文化“举贤而尚功”。就是唯才是举,鼓励竞争,不受周礼规定的家族血亲和社会地位的影响;而鲁文化则是“尊尊亲亲“,就是完全遵循周礼的规定,上尊天子下睦诸侯,按照宗法制的要求,严格实行嫡长制,选拔家族中血缘关系最亲近的人来治理国家,让宗亲们各安其份,各尽其力。

这两种文化的结果会造成什么样的结局呢,姜子牙告诉周公:鲁从此弱矣!”周公则告诉太公曰:“后世必有劫杀之君。”事实上,鲁国确如姜子牙所言,真的羸弱不堪,连邻居宋国都可以随时欺负。而齐国则一直强盛,但也正如周公所云,到了齐康公时期,被权臣田和放逐于海上,权臣田和自立为国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田氏代齐”,从此,姜氏在齐国退出历史舞台。

大一统的国家形态促进了齐鲁文化的合流

其实,文化者流,是完全可以多派合流的,汉武帝推行的“独尊儒术”,就是把先秦主要思想糅合在一起的,虽然名义上叫“儒术”,其实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料,将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阴阳家(道家之流)的阴阳五行思想、法家的法术思想等等,熬成的一锅大杂烩。因为汉代大儒认为,任何一种单一的文化都不可能作为国家长治久安的大政方针,幸好中国文化众流纷呈、源远流长。

中国自汉代兴起儒学,诏令全国兴办官学,官家子弟所学教材就是新儒学,这不只是国家层面上给孔孟之学以肯定,更是给整个齐鲁大地一份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随着历代帝王的推崇而更加深入和持久,作为山东人,会以身为山东人,生为孔孟之乡而自豪。

但是,中国近代儒家的主要流派是在宋代才真正成形,而儒家思想最具革命性的思想是在明代诞生的。宋代朱熹在白鹿洞著书讲学,标榜“道学”,被后世王朝奉为正统“理学”。陆象山则建立了与朱熹“道学”不同,而以“尊德性”为宗旨的“心学”,这种“心学”经明代王阳明重新解释儒家经典后,加入一些思想解放的元素,迎合了明代蓬勃发展的市民阶层需求,因而快速成为社会主流。

两千多年来,山东人以孔孟之乡自居,骨子里流淌着儒家文化的血液,对于传统儒家思想有着一种刻骨铭心的尊崇和自信,明清小说的产生,又把儒家文化的民间流行推到一个更高的位置,《水浒传》里,大头领晁盖是个要和大宋皇帝做个对头的江湖大侠,他侠肝义胆,仗义疏财。晁盖死后,宋江一上任就把带有墨侠思想的“聚义厅”改成更符合儒家道义的“忠义堂”,打出“替天行道”政治纲领,对上明其忠君爱国之志,对下施行等级观念灌输,同时号令天下尊皇帝反贪官,既符合历来士大夫安邦治国的家国情怀,同时给天下义士留下一条生路。

统治阶级的推崇和民间文学的普及,使儒家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影响更加深远,因此才有了山东人敬君爱国、质朴友善、行侠仗义、豪爽直率的文化品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