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访者“爱”上咨询师是什么感觉?

 昵称535749 2020-04-26
发布时间:2020-04-23

文:薄荷糖存点微凉
来源:杨凤池心理工作室(ID:gh_1b32bb27fe09)

有体验过心理咨询的人一定听说过“移情”这两字。那么移情是什么鬼?移情是心理咨询中常见的现象,是来访者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投射到咨询师身上的过程。

其实咨询师也会投射到来访者的身上啦,只是合格的咨询师能很快的觉察到是自己的移情还是反移情,在心理分析中咨询师就是通过自己的移情和反移情来了解自己和来访者以及这段咨访关系的,移情是心理分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移情的种类有多种,说说我在咨询中体验到最深刻的一种——情欲性移情。下面就说说我在咨询中体验到移情的感受吧。

我第一次找到J(咨询师简称)就是想处理对前咨询师移情的问题。在咨询中我觉得他很会倾听,能听懂我说的话,能理解我,跟他讲话我很舒服,时间过的很快一下子咨询就结束了。

说来也奇怪,自从跟他倾诉后,居然把前咨询师忘的一干二净了,我内心一喜,这种感觉好舒服呀!因为之前对咨询师移情一点也不舒服,就像《蒹葭》里所写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可望却不可及啊。

可是好景不好,我对J也产生了移情,这搞什么鬼呀,我从对前任的咨询师的移情转移到了现任咨询师了吗?为什么我总是那么容易对咨询师产生移情。关键是我还不好意思跟他说呀,我就是因为不好意思跟前任咨询师说才逃到现任咨询师的嘛。

平常我给人感觉是一个比较理性的人,可是过于理性就会给人一种距离感,缺乏温度,甚至还可能给人一种高高在上,很有架子的感觉。

可事实是理性其实是我的一种防御机制,我是通过保持这种理性与人保持距离,拒绝亲密。这样说好像我不需要亲密似的,与其说拒绝亲密,倒不如说是恐惧亲密。

在咨询的过程中,J对我的倾听、理解、接纳、积极关注给了我平常没有得到的感觉,渐渐的我发现我也喜欢上J了,这种感觉让我很不舒服。站在道德角度来讲,我不允许有这样的念头和感觉,因为我已经结婚了。从价值感角度来说,我觉得我配不上,因为他各方面都很优秀,而我却有很多的不足。

但是这种感觉就是产生了,我想让它消失,但它不听从我的控制,它一直出现,让我很奔溃。由于我与J有类似的经历,所以在匹配度方面还是挺高的。J的真诚与专业让我不自觉的信任他,我把我的感受告诉他,发现他并没有瞧不起我,而是接纳了我的感受,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我的羞耻感。

虽然如此,但我还是会有“我不好、我不配、自我价值感低等感受”,这就造成了我在咨询过程中不敢进一步的移情,一直压抑自己的情感、隔离自己的情感。

可是人是有亲密需求的,并不是我压抑了、隔离了它就会消失,而是会在生活中影响着我。这种本我与超我的冲突让我内心感觉特难受,于是在意识层面我决定要去面对它了,但在潜意识层面我仍然没有准备好。

以往我都是咨询一次交一次咨询费,但这次我是先预交了4次咨询费。为什么呢?通过觉察,我发现我还是在逃避,我不想去面对,我怕我咨询中途会逃跑,而影响咨询效果,所以我得找一个人来管我、监督我,帮我承担一大部份的责任。

因为咨询亲密关系,常常会让我觉得有羞耻感,这种羞耻感比别的情绪更难耐受,如果我愤怒可以控制一下,委屈可以哭一场,我允许这些情绪呆在我身上,因为我觉得其他情绪虽然难受,但是可以见人,可是羞耻感让我觉得无脸见人,我一秒钟都不想让它在我身上出现。

随着咨询的次数增加、咨询的深入,我觉得我会越来越关注他,记得有一次在咨询之外我给他发了信息,可是他没有回复我,那种被忽视、被抛弃的感觉一直都在我身上出现,导致我那两天什么事也做不了,我觉得这样太耽误其他事情了,于是我想放弃咨询。

人在痛苦时总喜欢逃避,或者通过减少一些需求的方式来避免这种痛苦,比如亲密关系让我觉得很痛苦,我就会启动防御机制,情感隔离来告诉自己我不需要亲密,这样我就可以正常的生活了。

这种防御在短期时间内确实可以缓解我的痛苦,但是在生活中触景生情的例子总是很多,当我看到其他夫妻或情侣很恩爱时、很亲密时,我就会倍感失落,所以证明我是有亲密需求的。

记得在一次咨询中,咨询师让我画了房树人,我画了三朵白云,却没有太阳,我画了草坪,却没有水源,这代表了我有被爱的需求,但是我得不到阳光和露水的滋养。

这不得不让我想到,为什么每次咨询完我都得花很长时间来消化它。因为咨询时,咨询师的倾听、共情、接纳让我感觉特舒服,我想保留这种感觉,但却会影响我的现实生活,会导致我咨询完两天之内情绪情感都无法从咨询室里抽离出来。

所以我意识到了,我真的得去面对它了,我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丢给咨询师,我要让咨询师协助我一起去面对它。

于是我去识别我的情绪,去倾听情绪背后要告诉我什么,当我真正做好与自己的情绪、身体连接时,我发现我的内心会告诉我想知道的答案。

在觉察中我发现我的情绪里包含着丰富的信息,我决定把它庖丁解牛,并把每个信息贴上标签,进行整理归纳,看哪些是可以改变的,哪些是无法改变的,可以改变的我需要做些什么努力,不可以改变的我就学会接纳。

在整理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东西我都可以改变,比如我很想跟他分享我取得了哪些成就或者让我感觉很不好的事、再或者很羞耻的事;还有在咨询时我可以允许自己在他面前脆弱、不优秀、敢依赖,我要学会卸下防御,展现真实,因为只有真实了,咨询师才能更了解我,才能在咨询中对我起到真正的帮助。

以前在咨询时,我总是很被动,我总等着咨询师问我一句,我才答一句,但现在我发现,如果通过自己的诉说,咨询师的倾听会更有效果。当然当一个人还没有准备好时,还真的得咨询师先提问,我再回答,等之后发现咨询师能接纳我这些种种不好之后,我就会对咨询师更加信任,更愿意敞开心扉。

说说不可以改变的吧,由于咨询时那种被人倾听、共情的感觉太好,所以让我迷恋,我想一直拥有,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的。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能满足我,我也无法满足别人,所以我得学会接纳。我得学会换位思考,真正的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而不是一直叫别人一直提供源源不断的爱给我,那样别人会耗竭的,我也得不到成长。

经过我这样的觉察、整理,我发现我不再通过情感隔离的方式隔离自己的情感,我告诉自己,我可以喜欢我的咨询师,喜欢他并不丢人,我也告诉自己我不会占有他,我希望他过的好,我也会好好的去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我相信我未来的生活一定会比现在更好。

近期,我还有一个新的发现,我并不是真正的爱上咨询师,我只是喜欢他给我舒服的感觉,而这种舒服的感觉只有在特定的关系里才会得到,也就是咨访关系,因为这种关系与一般的社会关系不一样。

我喜欢他是喜欢我理想中的他,而不是现实中的他,因为我并不了解现实中的他是怎样的,如果离开了这个咨访关系我还会喜欢他吗?我想应该是不会的。

作者介绍:薄荷糖存点微凉,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杨凤池心理工作室(ID:gh_1b32bb27fe09),提供一流的大众心理学服务;构筑高端人士的精神家园,打造专业人士的黄埔军校(杨凤池唯一授权官方公众号)。
责任编辑:小鲸鱼 耐高温淀粉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