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材施教”就是根据学生不同学习能力给予不同的教导

 育邻人 2020-04-26
“因材施教”就是根据学生不同学习能力给予不同的教导

育邻梦

“因材施教”就是根据学生不同学习能力给予不同的教导

常言道“天下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独立而独特的。虽说,孩子自带学习能力,是天生的学习“专家”。但是,每个孩子拥有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展现的时间却是不完全相同的,这也就是同卵双胞胎都会存在成长发育细微差距的根本原因。那么,为什么同一个老师教课的班级会出现学习成绩高低分差距呢?

同班同学处于不同的成长发育阶段

同班同学中几乎不存在同年、同月、同日、同时出生的孩子,同样同班同学之中也不会有两个成长发育完全相同的孩子。同岁孩子时常会处于不同发育阶段,人们能够普遍感觉到男孩儿的成长发育时间晚于女孩儿,从孩子们的身高上我们能够轻易的发现这一自然现象,低年级孩子普遍女生高于男生。另外,男女成长发育差异还体现在整体思维能力上,比如男孩儿更偏向于逻辑推理型,由此很多班级的理科普遍男生排名靠前;女孩儿则更善于文科,或许是 他们更愿意花时间阅读的缘故。总之,同一班级的同学总会呈现出不同的成长发育水平,因此他们从身体上就产生了学习能力的差别。

同班同学生长在不同的家庭环境

家是人生成长、成才的起点,是幸福生活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的基点。每个人的学习成长活动都是从家庭起步的,家庭是一切学习成长活动的基础,家庭赋予每个孩子不同的学习成长习惯,这些学习习惯将伴随孩子学习成长的一生。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在父母的帮助下长大,成长行为模仿父母,于是父母对待学习的态度和方式就自然成为孩子模仿、学习的内容,进而对孩子的学习成长造成影响。

孩子完成系统性学习成长的必备条件是:成长环境、耐心督导、及时实践反馈,学校为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统一的学习环境。但是,在学校之外的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生活环境、家长具备的文化素质和对孩子学习成长的关注程度,都直接影响每个孩子的学习成长。生活环境好的家庭,家长更有能力和意愿为孩子的学习成长提供帮助,而家长自身不具备辅导孩子成长能力的家庭就只能完全依赖学校教育或者将孩子托付给校外培训机构。古人云:“为将者,可以不懂兵,但必须懂得将兵。”家长同样可以没有渊博的智慧知识、可以不懂怎么辅导孩子学习,但必须懂得为孩子们创造适宜学习成长的环境,用言行给予孩子们真、善、美、丑的言行示范,“狠心”引导、监督孩子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成长习惯。也就是说,家长可以没有能力帮助辅导孩子的学习,但是一定需要有监督孩子学习、引导孩子养成积极向上学习成长习惯的能力。

“因材施教”就是根据学生不同学习能力给予不同的教导

有同学善于学习文化课

同班同学拥有不同的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包括好奇心、探索兴趣、语言能力、记忆力、理解力、现象力等综合学习认知生活中新鲜事物的能力,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容易被看见和理解。那么,您可以换一个关注孩子们成长的方式,您注意观察一下孩子们的身高、体重,在同一个班级之中您几乎找不到两个身高、体重完全相同的同学。这就是孩子们学习能力不同的根本所在,每个孩子成长发育的进度是不一样的。因此,他们展示的成长能力也就自然会有所不同,比如有些孩子在运动协调能力方面发育领先于其他同学、有些孩子在语言能力上表现的更优秀、有些孩子更善于想象......

广告说:“新闻总在发生,你有你的观点、我有我的看法。”人们对同一事件总会由于个人喜好、关注点的不同而产生认知偏差,对同一事件在与个人形成不同利害关系或个人心情好坏不同时也会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偏差。就如同相对而坐的两个人看到的风景总是另一个人所不能看见的那部分,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相对事件的观察视角、利害关系、当事时的心情形成不同的认知观点。同班同学对于同样老师讲解的课程内容自然也就会根据过往的成长经历产生不同程度的理解,最直观的说法就是同一个班级坐在不同位置的同学所能接受到老师讲课传递过来的声波数量都是不同的,况且坐在教室里的同学还会有不同的课堂兴趣集中度呢。当然,同一个老师能够教出不同的学生,那么学生也会出现调换老师之后会获得不同学习成长的情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某些人彼此之间会更对胃口。所以,老师期待更多同学学好自己讲授的课程,基础就是要与更多学生取得信任、引起更多同学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因材施教”要求老师尽可能采取多种授课方式

“因材施教”就是采取多种方法择优教导,“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因此,老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根据班级孩子成长特性“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对同样的知识点尽可能借用两种、三种方法进行分析讲解,满足绝大多数孩子的成长认知水平。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家孔子就已深谙“因材施教”之道,在教导其弟子过程中就常因弟子的不同秉性而教。

《论语·先进篇》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译文: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

不同孩子生活在不同的家庭、拥有不同的行为处事能力和认知事物的经验,孩子们拥有各自不同的学习成长兴趣。因此,“因材施教”就是需要老师正对不同孩子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以满足更多孩子们的学习成长兴趣,特别是对于学习上明显吃力、后进的同学,更需要多包容、多“偏心”辅导。

“因材施教”就是根据学生不同学习能力给予不同的教导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以邻里互助,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一项公益普惠的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

“因材施教”就是根据学生不同学习能力给予不同的教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