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泽亮:书院情怀

 黄泽亮耘文居 2020-04-26

  

:黄泽亮

    我们所处的时代,充满激情而又躁动不安,人的心灵磁场时刻被熙来攘往的人群干扰,被世俗污染,需要净化自己的心灵和身体。岳麓书院是块精神高地,你可以感受到强大的磁场,那是文化先贤们灵魂散发出来的力量!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让自己的心灵游走在泉石斋舍之间,有如春风拂去心灵的尘埃,有如细雨洗涤我们的精神,更似导师,引领着我们的思想⋯⋯

    踏进岳麓书院,走进一个极具人文气息的空间,大到园林建筑,小到一桌一椅一花一木,彻底的浸透着中国精神气韵。远离了城市的躁动和喧嚣,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思维透明,呼吸都是诗意的。

    记得第一次主动去岳麓书院竟是为了创作和写作的需要,老师和我讲绘画创作中的诗意问题,不知疲倦地教导我应该多去岳麓书院,说那里每一处空间都是诗意的。在那里诗意是大雪纷飞的冬天挂在树上的几点石榴;是虫鱼都安排了住处的庭院里的几声鸟鸣;是深秋偶尔凌空飘逸的火红枫叶;是穿越千年的诗篇。

    是的,岳麓书院的每一处空间都是诗意的!不经意之间,你的心弦就被拨动,似乎有所启迪,使人在冥冥中有了对文化的体悟和诗意的审美。

    诗意闲适的读书氛围是儒家士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理想。书院的园林建筑精心营造诗意的空间,比如书院八景,(八景分别为:柳塘烟晓、桃坞烘霞、风荷晚香、桐荫别径;花墩坐月、碧沼观鱼、竹林冬翠、曲涧鸣泉。)是为了开启性灵,对文化艺术有更好的理解,而不是享受。书院的园林与皇家园林、官府园林的精神内核是不一样的,如果到了皇家花园你会被其华丽吸引,荣华富贵之乡,会坐下来不想走的,甚至有想到占有它的欲念。书院的后花园典雅朴实,是为了读书养性。这里溪水静流、鸟鸣虫啾、树影叠嶂,心底便生出一丝丝清凉的诗意。在岳麓书院体味艺术的空间是怎么形成的,诗意是怎么形成的,当产生些许心灵的悸动、读出一点永恒、若有所悟时候,身心就达到了某种修炼。

    当代信息社会,人们享受全球化繁荣与梦幻的同时,个体生命被消解,正在悄然经历着诗意在生活和内心的双重失落。但生活在当下,游离出当代秩序之外的生活又不太可能,我们如何追求从容的生活和诗意的栖居?形成诗意空间?我想岳麓书院的修身养性思想也许能为身处困窘的现代人产生某些启示。通过营造出自己的人文生活空间,以及适当的隐逸(中隐)情怀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片精神的港湾。漫步书院,徜徉于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 体会从容与闲适,人的气质定会流淌出非凡雅韵,知道诗歌挂在书院的哪一个位置,知道如何去营造自己的人文生活空间:大则兴建园林、叠山理水、植花艺木,小则布置书斋、摆几设榻,营造茶寮,懂得“空间有道”,现代社会也可以有诗意的追寻!人与自然要和谐,人的内心也要和谐、闲适 ,心灵要超越世俗的樊笼,才能获得诗意栖居。

    我对岳麓书院的认识,就这样从书院的园林建筑景观中寻找诗意开始,在膜拜中依稀看到一代又一代文化先贤前呼后拥地向我们走来,千年相继的人文景观才是俘虏我的真正原由:给人无穷的文化力量。

    每每品味书院里一块匾额、一条碑文、一副对联、一句诗词时,能感觉到一种精神的推动,有一股鼓舞人心的力量,使人对未来充满展望与激情。

    读书人的理想在于书院中那块“学达性天”匾额,“学达性天”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主要是指通过教育,通过做学问,通过“养性”达到“性命合一”,达到“性”与“天”齐,达到“性”和“天”的统一。这即是儒家所推崇的理想人格,也是中国几千年不变的教育目标。我的老师朱训德对“学达性天”的理解有所不一样,有个人独特的理解:‘学’是学问、‘达’是心怀博大、‘性’是性格与品格、‘天’是与自然合一。他说书院的后花园目标指向很明确,清晰,即“学达性天”,使学子能保持宁静的、充满生机的的智慧活力,是精神后花园。“学达性天”把读书人整个所有的追求全部归纳在这四个字中,如果你一生做到了学达性天这四个字,你就会不负此生。

    清末程颂万题岳麓书院二门楹联是我喜欢的对联之一:“纳于大麓,藏之名山。 横批:名山坛席”。一千多年来,众多博学鸿儒在这里开坛设讲,湖湘文化也由此形成。此联意为岳麓书院被浩瀚的林木所掩映,藏在地阔物博的岳麓山中,是岳麓书院名家云集、人才辈出的真实写照。古往今来,书院培养的士子不计其数,一方面可以经世致用,一方面可以学达性天,一方面治理社会,同时能自我反省;岳麓书院培养的人,不会成为纯粹的达官贵人、资本家,而是有所担当的文化人,如魏源、曾国藩、左宗棠、蔡锷、毛泽东、蔡和森、黄兴、陈天华⋯⋯

    朱熹所题写的石碑“忠孝廉节”到“实事求是”匾额,灵魂的脉胳始终清晰明了,张栻说“盖欲成就人才,以传道而济斯民也”(《岳麓书院记》)“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思想指明书院教育的目的不是清谈游乐、不是科举利禄,不是一味钻研文辞,要面对现实、时局变化,知识才有用。湖湘文化里培养的岳麓书院,其学子具有血性、有担当精神。一旦把传统优秀文化拿到民间,对社会就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老师朱训德说:“读书院的对联、匾、碑文就会促使你去办事、去读书学习,而不会坐在那里不动,我去岳麓书院呆不了多久,一下子得回来做事,这就是书院的环境。”

是的,深信文化的力量,我们才会更有力量!吸收其厚重的人文力量,小可以改变个人命运,大可以改变世界命运。这种力量可以潜移默化、流衍互润,也可以翻天覆地、摧枯拉朽。每一个人只有二万五千天到三万天,我们要追求永恒,追求博大追求崇高,这样民族才有希望,文化才有意义。

2016年1月27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