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树立民族自信心,靠攀附西学是不行的!

 tjboyue 2020-04-26

我是不喜欢把“自信心”挂在嘴边上的,无论是民族自信,还是文化自信。理解“文化自信”,我采用的是“合脚”的理论,鞋子好不好,脚说了算。这个标准是客观的,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对于“民族自信”,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是网友们给我上了一课。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毛主席对中国文艺事业的批评。是辩证法在文化领域的运用,不理解辩证法,便不能理解这八个字。古人也曾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文化主张。古代的文化大概可以分为优秀的和腐朽的,西方的文化大概可以分为先进的和落后的。我们需要取得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先进的西方文化。对于其他糟粕是要批评和抵制的。

树立民族自信心,靠攀附西学是不行的!

“学贯古今,兼学中外”这八个字是我孜孜以求的目标,对此制定了终身学习的计划,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做这件事情。同时还寻找了理论依据来支撑自己的目标,即清华大学提出的“古今贯通、中外贯通”。还有季老提出的“文理贯通”。于是在学习计划中,把“文理兼修”也加进去了。书不能只看文科的。理科的所谓的“博物学”也要看看,不求精通,只求博览。

以上是我要介绍的讨论背景,百度上的文字不是要给谁写的,而是自我知识梳理后的笔记分享。在留言中,有批评,也有赞成。看到有些网友骂人骂不到点子上,我是真着急。我曾系列发表过中西的学习笔记,主要是中医的哲学理论基础内容。有人骂是迷信,有争辩是中医是科学。

树立民族自信心,靠攀附西学是不行的!

“中医是科学”我觉的这种说法站不住脚,类似的说法还有“易学是哲学”,“孔子是哲学家”等等。这些个说法统统犯了一个错误,就是用西方的概念来标榜中国土生土长的事物,用西方的学术体系来评价中国固有的文化。我虽然是国学和西学都在学习,但是不太喜欢这种“攀附”。文化比较是可以的,但是用一个概念来评论另一个不属于概念范围之内的事物,这很不合理。

驳“中医是科学”论

之所以说“中医是科学”,无非是因为流行科学。科学是个纯粹的外来事物,是在新文化运动前后引进中国的。包括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精神、科学的观念、科学的理论知识体系等等。中医理论里面有很多内容是不符合科学知识体系的,比如“阴阳五行”,比如“元气论”。如果非要说这些是科学的话,这令玄学和道学都很尴尬。道学有着数年前的历史,内容更是包罗万象,总有很多东西不在科学体系之内,难道这些东西都是“不好”的?

树立民族自信心,靠攀附西学是不行的!

驳“易学是哲学”论

之所以说“易学是哲学”,无非是因为哲学地位看上去要比易学地位高而已。然而事实究竟是不是这样的?周易从上古社会传承至今,贾湖遗址和裴李岗遗址等考古已经说明易学思想在七八千年前就已经萌芽了。哲学起源于古希腊,能追溯的也就公元前600多年。这中间还差着五千年文明史呢,说它是个弟弟,都是抬举它。怎么能说易学就是哲学呢?

驳“孔子是哲学家”论

之所以说“孔子是哲学家,无非是因为哲学家在西方世界地位比较高而已。但是你换位思考一下,“至圣先师”在中国人的心中地位不高吗?古希腊最出色的哲学家,被称为“希腊七贤”,而孔子自北魏的时候已经称“文圣”了,为什么要“屈尊降贵”来符合西方人价值观呢?

树立民族自信心,靠攀附西学是不行的!

有些人说我如上观点,不利于民族自信心,更是更文化自信的号召唱反调。这个帽子扣得够大,可惜脑袋小戴不了。貌似在这些人眼里,用西方的价值观来判断中国固有的事物,用西方的概念来论述中国的历史上的存在,这才是所谓的民族自信心?很多人爱国的逻辑是不对的。

圣人讲要”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最讲我买了很多天文学的书。西方的很多,中国古代的也有几本。有一个事实令人心里很难受,西方科学家写的科普内容,重点是介绍西方天文发展的历程,几套理论的更替过程,以及古人所面对的问题和已解决待解决的事项。那是真的在科普。而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几本书,都是在“比较”,我们的黄道概念要比西方早多少年,我们的历法要领先西方多少年。我感觉这个很胡扯,看完之后只觉得中国遥遥领先,可是没学到什么知识。

树立民族自信心,靠攀附西学是不行的!

因为介绍中国古代天文的书本来就少,我买的也不多。或许这是个别现象。但是这种现象足以看出,骨子里的自卑不仅在于民间,学术圈内也未能例外,即便是个例,也能证明至少这种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作为读者,我买书是为了知识,而不是要被论证古代天文如何领先世界。这是一种很没用的论证,天文望远镜出现之前,中国是全面领先世界的。这个不需要论证,而作为被科普的对象,我比较好奇的是古人究竟如何观星,遇到了哪些问题,提出了哪些理论?如果靠攀附西学来论证民族自信心,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