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0年代的甘肃兰州老照片 一座最懂黄河的城市

 坏人彭 2020-04-27

80年代的甘肃兰州老照片 一座最懂黄河的城市

〔兰州拉面馆门前〕兰州拉面号称我国的“最强饮食IP”、“中华第一面”,人人皆知,面馆遍布全国。一碗好的兰州拉面讲究“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即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三红(辣椒油红)、四绿(香菜、蒜苗绿)、五黄(面条黄亮)。

80年代的甘肃兰州老照片 一座最懂黄河的城市

〔蹲着吃拉面的兰州人〕据史料记载,兰州牛肉拉面始于清朝嘉庆年间,创始人为陈维精,陈维精在京城国子监读书时阅读了大量的膳补食疗著述,精通酱、卤、烹、炸及多种烹饪技法,有“怀庆食圣”之称。

80年代的甘肃兰州老照片 一座最懂黄河的城市

〔中山桥附近的黄河〕兰州市唯一的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她的很多东西都黄河有关:羊皮筏子、水车、黄河母亲雕像、中山桥等等,没有人比兰州人更了解、更亲近黄河。

80年代的甘肃兰州老照片 一座最懂黄河的城市

〔中山桥与白塔山〕中山桥俗称“黄河铁桥”,曾名镇远桥,被世人成为“黄河第一桥”。2006年中山桥被定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成100余年的它,经历了无数次的洪水冲击、风雨侵蚀、车船碰撞,还经历过两次大规模的战争洗礼。

80年代的甘肃兰州老照片 一座最懂黄河的城市

〔兰州街景〕街边偶遇打招呼的妇女、带着白帽子清扫的环卫工人、自行车道上通勤的上班族、机动车道上为数不多的车辆,曾经的日子在简单中美好。

80年代的甘肃兰州老照片 一座最懂黄河的城市

〔广武门街道附近〕广武门街道位于兰州城关区中心地带,东至平凉路,西至静宁路,南至庆阳路,北至黄河沿中心线。广武门街道名称由明代修建的一座城门“广武门”而来。

80年代的甘肃兰州老照片 一座最懂黄河的城市

〔张掖路街景〕张掖路很久之前就是兰州的城市名片和中央商务区的核心地段,一直被认为是兰州的“王府井”,也是兰州人心中最有历史文化底蕴、最繁华的街道。

80年代的甘肃兰州老照片 一座最懂黄河的城市

〔兰州无轨电车〕图中第二辆公交车上边放着一个“31”的牌子,应该就是原来的31路公交车。兰州的无轨电车最早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而精品线路31路公交车备受大家喜爱。

80年代的甘肃兰州老照片 一座最懂黄河的城市

〔在街边休息的环卫工人们〕勤劳智慧的兰州人深深地爱着黄河两岸的这片土地,这里有太多的让兰州人眷恋的东西和情怀,兰州拉面也只有在兰州的土地上才更有味道、更好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