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六步法辨治许叔微医案

 chi_ping 2020-04-27

十三陵水库

再看最后一个医案。宋代许叔微《伤寒九十论》:庚戌五月,李氏病伤寒,身热头痛无汗,浑身疼痛,脉浮大而紧。予投以麻黄汤,数服终不得汗,又多用张苗烧蒸之法,而亦不得。予教令刺阳明,少间汗出遍身,一时间是夕身凉病退。

按照前面的六步法分析一下。1、先采集四诊信息。发热、身疼痛、无汗、脉浮大紧。2、辨病位。依据表证诊断标准,属于表证。3、辨病性。脉紧,正气不虚,属于实证、阳证。4、六经归属于表阳证的太阳病。5、治法是汗法。6、辨方证。因为脉紧、无汗,用麻黄汤。

于是许叔微给了麻黄汤,但是服了麻黄汤之后,汗出不来,终不得汗。给麻黄汤的目的是解表发汗,吃完药不得汗,表就不解,病就不好。最后许叔微采取的针刺阳明的办法,最终汗出遍身,汗出热退。

说明这是一个病重药轻,不除外跟许叔微开的麻黄汤剂量偏小有关。这时候一个表证,假如15g麻黄才能出汗,你上来给他开个10g,汗就出不来。大家再想想前面曹颖甫先生的医案,为何到了晚年开麻黄汤的剂量越来越大了?能开到五钱(15g)?如果许叔微这个案例,生麻黄的剂量足够,再配合上辅汗法,就不会终不得汗,也不需要再针刺阳明的办法。在《伤寒论》中也有类似的描述,比如第24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也是一个病重药轻,服桂枝汤汗出不来。

所以解表的时候再次强调,剂量适当偏大一点。注意达到汗出则止后服,就不会出现过汗亡阳的弊端。

经方很简单,辨证论治,经方辨什么?辨三个病位、两个病性。

漫言变化千般状、不外阴阳表里间。只要把阴阳和三个病位的五个诊断要点牢牢掌握住,不敢说所有疾病,但大部分疾病,你就能诊断了。诊断出来了,对应的治法是唯一的,方药的范围是明确的。

举例而言,从三个病位的角度来看,世上三分之一的病是表证,表证就解表,代表药物主要是麻黄桂枝两个,代表方主要是是麻黄汤、桂枝汤两个。掌握了麻黄、桂枝,基本上三分之一的疾病都能够解决。

学中医就要有体系的学,而经方的六经辨证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系,这也是张仲景被誉为医圣的缘由,不在于给了我们113个方,而通过113个方、通过398个条文,帮助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经方辨证论治的体系。告诉一个打渔的方法,要比给你一条鱼效果更好,这就是中医在线开设了《详解398条、113方》课程的缘由,最后再次感谢新绿药搭建了学术交流平台,能够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也欢迎大家关注胡希恕经方医学微信订阅号,下次再见。

推荐:经方辨治六步法

推荐:胡老六经辨证体系,思路清晰,有理有据,是中医走向临床的捷径!

推荐:胡希恕经方体系核心的不能再核心的表

推荐:作为学院派的出身的学生,如何学好六经体系?

上篇:慢性荨麻疹,中药如何'抗过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