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要静养,脾要淡养,肾要懒养!多年临床实践的总结

 鲶鱼上画壁 2020-04-27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藏象生理学》、《中医养生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小文章,文君然老师想和您聊聊,中医养生的事儿。

   中医养生怎么样?养生学里头的道理一大堆,说起来,让人如坠五里雾中。

   所以,文老师今天就想用大白话给你讲一讲。

   先说说上焦的心吧。

   我告诉你,心一定要静。静下来的心,才是有助于养生的。

  

   心为什么要静啊?你看,中医讲,心五行属火。它是阳脏。它一天到晚都在不停地搏动啊。我们每一天的所有心思,欲望、思考、记忆,无不是动用心阳。所以这心阳,常常是越来越旺的。尤其是总思考,总担忧的人,你看时间一长,他就爱上火。这是心阳被过度撩拨、动用的结果。

   这个时候怎么办,你就要养阴,让心阴始终能“管摄”住心阳。你的心阳才不至于过亢。同时,心阴还会蕴育你的心阳,这就好比灯油可以支持灯火常燃不灭一样。所以说,你要想让心好好的工作,就必须养心阴。

   心阴怎么样?静养。静,就是阴性的。不要熬夜,不过多思虑,不去过多地担忧,让心脏多休息,多保持心境的恬淡和悠然。这样的人,心脏病的发作几率会小一些。

   再说说中焦的脾。

  

   脾怎么养啊?脾到淡养。这个淡,指的是你吃得东西要淡。它不仅仅是说你要少吃盐,还意味着你要少吃甜,少吃辛辣,少吃油腻。总之,你吃到嘴巴里的东西,应该是越淡越好。

   为什么啊?淡,能健脾,能避免给脾造成过多地负担。清淡的食物,脾在吸收运化的时候,相对容易。它变成水谷精微以后,输布得也相对容易。而且,淡能利湿啊。中药里头,凡是淡味儿的,一般都利湿。脾,喜燥恶湿。所以味道一淡,人体就少了很多水湿之气。

   其实,你想想,我们中国人的脾,本来也不是给肥甘厚味准备的。人在最初吃东西的时候,哪有那么多调料啊?哪有那么多油水啊?所以,我们中国人的脾,从来都不堪肥甘厚味,根本没那个基因!只是最近这些年,饮食习惯变了,我们的脾不堪重负,慢性病才井喷而出。可见,这是我们对中医不了解,不尊重人体规律的结果啊。

   最后,再说说下焦的肾。

  

   你记住,你要是想养肾,必须得悟透一个“懒”字!少熬夜,少过劳,别不要命地赚钱,别不要命的卖力气,更不要想起来就纵欲偷欢。你越是过度地消耗自己,越难以养肾。因为肾,是主封藏的啊。

   你知道肾这个字儿,从前怎么写吗?繁体的肾字,上半部分也是一个字儿,叫做“jian”,一声。它当坚固讲。就是说,肾的本来意义,就是要坚固地封藏。封藏我们的肾精、肾气,使之不至于过耗。只不过,现在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

   肾的封藏,对我们很有意义。你之所以现在小便排泄有常,想撒尿就撒尿,想憋尿也憋得住,这是肾封藏的功劳。男性朋友,你的生殖之精,之所以不外溢,疏泄正常,也是肾在起作用。还有女性你的白带,之所以正常,不至于过多,月经之所以定时定量,也是肾在起作用。女人坏孩子,胎儿固摄在腹中,这是肾在起作用。包括我们寻常身上出的汗,之所以不会过多,伤了我们的正气,也是肾的固摄作用在影响着。另外,像我们的呼吸,之所以绵长,不喘不促,你要归功于我们的肾。因为肾主纳气啊!

   然而,当你不去好好养肾,过度扰动它,最后的结果,一定是上述功能受到影响。你就收不住你一身的精华啦。

   总之,心要静养,脾要淡养,肾要懒养。这是大实话,我请你好好揣度。

   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